黃蓓蕾
Ipsos調查顯示,2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車是有市場的,特別是11萬元~20萬元,但目前這一區間還處于空白。
國內油價又殺了一個回馬槍。
正當許多人都在預測此輪油價調整將在國慶之后時,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自9月2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30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22元和0.26元。每次調價“節點”到來之前,特別是在有上調預期的時候,車主們的神經繃緊,在價格上調之前,不少車主連夜去加油站排隊“搶油”。
應該說,此次油價上漲確實已經箭在弦上,許多人也已經在8月27日做好了準備。但預料之中的上漲并沒有來到,而國際油價則在9月1日出現了暴跌,似乎油價上漲漸行漸遠,發改委在這個時候再出調價公告,無疑讓市場大呼意外。
消費者對于油價調整是比較敏感的,油價上升他們其實也有預期,油價攀升,國家正不斷推進節能減排的政策,研發新能源汽車的話題一直處于汽車行業議論的熱點和焦點。
國際權威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基于目前油價,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六城市的普通網民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問卷606份。
調查數據顯示:91%的消費者認為當前油價偏高,高油價會促使消費者傾向于比TA預期排量低一至兩個級別的汽車,而未來購買更環保、更節油的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混合動力車)的意愿也非常高,但新能源汽車需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排量小型化趨勢
“油價太高!”消費者說。在被問到能接受的油價是多少時,被調查者認為合理的油價要比目前油價平均低二成左右。以北京93號汽油現在市場價為6.19元/升來計算,62%的用戶認為合理的價格或能接受的價格應該為5元/升左右。
未來石油資源的稀缺已是毋庸置疑,高價油的現象或將持續。這種態勢下,消費者多會考慮購買排量相對較小的汽車。從總體來看,排量小型化將是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
從小排量轎車歷年的實際市場份額也可以看出,2005年~2008年小排量轎車的市場份額基本沒有明顯變化,2009年初由于國家鼓勵小排量汽車的政策出臺以及油價不斷上漲等因素,小排量轎車的市場份額也明顯上升。
雖然是大勢所趨,但是目前主力的小排量汽車售后服務也成為投訴焦點,Ipsos認為,讓利于民也要保質保量,否則二、三線市場的銷售動力不能長久,消費者的購買熱度會隨之下降。
20萬元以下“混動”空白點
高油價勢必將提高消費者用車成本,Ipsos調查發現:七成多的車主將促使平時提高節油意識,采用一些常規的節油手段,如減少開空調的頻率和時間等,減少急加速、急剎車等激烈駕駛的頻率,長時間停車等候時熄火等;另外,五成多的車主表示會減少用車頻率或用車里程,四成多的車主表示將考慮使用符合本車規定的最低標號的汽油。
除此之外,鼓勵發展新能源車成為可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純電動和燃料電池短期內難以擺脫成本、技術的影響,混合動力車對現有汽車技術的改進相對較少,成本也較低,在高油價時期具有更好的燃油經濟性,且滿足高排放標準,將是廠家現階段的最佳過渡選擇。混合動力車也成為消費者未來最有可能購買的新能源汽車,這與其量產數量相對較多有關,目前市場上已經推出的豐田普銳斯、本田思域等,這些車型對用戶認知和考慮購買混合動力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但是這些量產車型的價格都在20萬元以上,Ipsos在調查中發現,有36%的消費者將選擇2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
可目前看來,自主品牌汽車比亞迪、長安杰勛、奇瑞A5混合動力車都在這一區間,但還未量產。而消費者最為認同大眾、豐田和寶馬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實力。
消費者認為,大眾是銷量最多的品牌,在中國的高保有量,豐田及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薩斯在混合動力車型開發和制造方面的成功(如豐田普銳斯、雷克薩斯Ls600hl等),寶馬也在數年前就已經推出自己的氫能源動力汽車。這些都為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做了很好的鋪墊。
Ipsos調查顯示,消費者最擔心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成熟,從而影響車的性能和安全,其次價格也比較敏感,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也都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
Ipsos認為,2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尚屬空白,特別是11萬元~15萬元和16萬元~20萬元這兩區間的需求比例分別占到21.8%和23.9%。消費者確實是有需求,但他們還是更看重廠家品牌的實力,自主品牌汽車如能量產,消費者是否認可也不得而知。但越來越有頭腦的消費者將依然重視品質的力量。
新能源補貼應盡快出臺
國家近年來大力宣傳新能源和環保政策,但真正了解新能源的比例卻不高,近1/3的網民表示完全不了解新能源汽車。Ipsos認為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推廣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發展新能源車、降低石油對外依賴度是現在各國政府都在制定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政策。
對比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新能源的推行力度,我國還需進一步加大,特別是新能源的補貼政策應該盡早推出。
美國計劃將以“生物燃料”為主,到2015年對中東石油的依存度從20%降至5%;而美國政府的政策也很吸引人,至今年12月31日,購買重型混合動力車最高可享受18000美元稅收抵免額度。
歐洲,“清潔柴油”將為戰略核心,法國給予每輛電動車1.5萬法郎補貼;英國免收混合動力汽車進入倫敦市區5英鎊費用。以此政策,到2012年他們將CO2排量從目前的178克減到138克。
而已經走在前面的日本,其政府也推出對電動、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給予50%的減稅;混合動力車和同級別傳統車輛的車價補貼(最高50%)。
當然,中國制定的“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單位GDP能耗減少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但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們的戰略計劃尚不明朗,相關補貼性政策也還沒有。最近,相關政府部門表示,目前小排量的汽車優惠政策已出臺,還將加緊研究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
作為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加之政策的“催化”,新能源車將受到了絕大部分消費者的歡迎。Ipsos調查,有75%的網民表示未來3年內會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有車一族對目前的高油價深有感觸,所以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