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欣
摘 要:會計法規是高校會計專業比較重要的一門課程。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諸多問題,文章通過教學過程中的體會,發現舉辦知識競賽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法,并對如何搞好會計法規的課堂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會計法規 知識競賽 案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9-123-02
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其本質是對一定單位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并通過所提供的會計資料,作出預測,參與決策,實行監督,旨在實現最優經濟效益,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而要保證會計工作準確、順利地開展,必須要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約束和指導。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會計法規的重要性一方面體現在指導著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讓會計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一方面也保證著會計信息的口徑統一,保障了可靠性、相關性、及時性等不可或缺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實現。
在高校開設會計法規課程,讓“準會計人才”接受會計法規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高校會計教學體系的建設上,會計法規可以稱的上是一塊“短板”。從具體的課程設置來看,許多高校將會計法規課程設置為限選考查課,課時較少,一些高校甚至不開設這門課程。從教學效果上看,由于涉及的法律法規很多,法律條文的解釋顯然不能引起學生太大的興趣,另外高校會計法規教學的參考書目比較少,這也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筆者經歷了兩次摸索,品味過學生對于法條教學的無奈眼神,嘗試著將案例教學和知識競賽引入課堂,發現案例的課堂討論、角色扮演和知識競賽能夠較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關于如何搞好會計法規的課堂教學,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明確會計法規體系包含的內容
對于會計法規的理解,應該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指國家頒布的有關會計方面的各種會計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和地方性會計法規等,其中會計法律處于領導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考慮以會計法為主線,穿插介紹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學習,學生應當明確我國的會計法規體系、法規的建設歷程、現行的法律法規名稱及主要內容。對于會計法應當要求全面細致地掌握。對于現行法律法規的具體法條規定可以不對學生做強制性要求(強制性地要求掌握也是不大現實的),但是應當讓學生明確各法規的名稱、頒布時間、適用范圍及主要內容。以下是課程教學中應當涉及到的會計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1993),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2000),總會計師條例(1990),會計基礎工作規范(1996),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2005),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2006),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2000),會計檔案管理辦法(1998),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2001),代理記賬管理辦法(2005),代理記賬管理辦法(2005),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1994),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1996),企業財務通則(2006),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06),企業會計制度(2001),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1997)。
應該指出,我國的法規體系目前還存在著一些欠缺,會計法已經實施了較長的時間,違法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已經不能形成足夠的威懾力。同時當前是準則、制度并行的階段,上市公司已經于2007年實行新的企業會計準則,而非上市公司還有很多仍在實行2001年的企業會計制度,課程教學中應把準則、制度的適用范圍作出明確解釋。準則的全面鋪開實施是趨勢,重點可以對準則進行比較詳細的介紹,突出介紹企業會計準則的框架結構、特點、應用時應注意的要點等內容。
二、注意學生的課堂參與,調動學生積極性
首先從教學方法的選擇上看。案例教學(含課堂討論和角色扮演)、知識競賽相比較傳統的講授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每堂課程中選擇難易適度、與現實聯系緊密的案例,讓學生分組討論或各抒己見,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學內容。另外一些簡短的小型案例也可以幫助學生對重點知識點的理解。對于一些違法事件可以采取模擬法庭的形式,由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設置法官,原告,被告,律師等角色,讓學生在模擬中加強對相關法規的理解。
另外,知識競賽也是參與度較高、學生反映比較好的一種教學方法。舉辦知識競賽要作出比較周全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題目的篩選、參賽隊伍的組織、主持人、記分員、計時員的選擇等,還要注意場地的設置。對于優勝代表隊可以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商學院會計系
第一屆會計知識競賽
一、參賽隊伍

二、裁判長:主持人(兩人):
記分員(三人):計時員(兩人):
三、競賽程序
每支代表隊基準分為100分。
第一環節 個人必答題(每題10分)
答題規則:每參賽隊派一名代表抽簽決定答題順序。首先由每參賽隊1號隊員回答,其他隊員不能以任何方式進行提示,答對得10分,答錯不得分,限時30秒,回答完請說“回答完畢”。
下面請每參賽隊2號隊員回答,請2號隊員聽題
下面請每參賽隊3號隊員回答,請3號隊員聽題
第二環節 團隊共答題(每題30分)
答題規則:每參賽隊派一名代表抽簽決定答題順序。按照抽簽順序答題,代表隊選某一名隊員回答,其他隊員可以補充,答題時間限時60秒,滿分30分,評委從0分、10分、20分、30分中酌情給分。答錯或不答不扣分。此題題型為案例分析題。
第三環節 限時速達題(每組10分)
答題規則:本環節共90道判斷題,每題1分,分為9組。由各代表隊隊員依次選題。參賽選手根據提問回答對或錯,須在90秒內完成所有回答,超時答題無效,答錯不扣分。
請一班代表隊一號隊員選題,…1號隊員請聽題…一班代表隊1號隊員得分××分,給一班代表隊加上××分
請二班代表隊一號隊員選題,…1號隊員請聽題…二班代表隊1號隊員得分××分,給二班代表隊加上××分
請三班代表隊一號隊員選題,…1號隊員請聽題…三班代表隊1號隊員得分××分,給三班代表隊加上××分
下面請三班代表隊二號隊員選題,…2號隊員請聽題…
…
第四環節 觀眾參與題(每題10分)
答題規則:由觀眾自愿報名參與答題,得分記入班級代表隊成績。6題60分。
第五環節 術語表演題(每題10分)
答題規則:每參賽隊派一名代表抽簽決定答題順序。由班級成員自愿報名進行表演,參賽選手猜,表演時可以用肢體表演或語言描述,但不得出現與會計術語相同的字,否則該題無效。每題10分,每隊5題,限時2分鐘。
第六環節 知識連線題(50分)
答題規則:根據大屏幕所給信息完成連線。滿分50分,根據答題情況酌情給分。限時60秒。
知識競賽可以讓學生在巨大的動力下自主地進行學習,同時通過賽場的演練,在緊張激烈的競賽氣氛中,學生可以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對于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亦有很大的幫助。
在作業布置方面,可以考慮通過布置作業讓學生自主地去收集會計法規知識。在講授某項具體法規之前,可以讓學生先在課下收集相關信息,鼓勵學生作出統一的方便查詢的資料(如word或電子書)。提示學生關注會計法規建設的最新動態,如目前正在進行的準則解釋、內控制度、會計信息化等相關的法規,通過布置作業、作業提交與檢查,要求學生把握最新動態。
三、將教學與職業資格考試結合
從事會計工作,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必須經過考試取得,《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其中的必考科目,將課程學習與考證結合,增加了學生就業的砝碼,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課堂教學效果的實現。
以上是筆者教學實踐中的一點心得和體會,會計法規在課程建設中應當作為一門重點課程來進行設置,以保證學生可以掌握最新、最全的法規體系,適應不斷變化的會計工作的需要,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商學院 山東威海 264209)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