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調宏觀經濟走向保增長仍是首要任務
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9月18日在北京發布全體會議公報指出,中國經濟發展仍處在保增長的關鍵階段,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充實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認為,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公報對下一階段的經濟政策也作出了非常明確的界定,下一階段,繼續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也就是說,下一階段保增長還是首要任務,充實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但不僅要注重保增長,同時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改善民生,以及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更加注重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等。
統計局詳解8月數據CPI環比拐點初現
處在三季度中段的8月份數據,是在中央定調下半年經濟政策以來,第二份月度數據。專家認為由于近段時間以來一直處于“政策靜默期”,這份數據將是各界進一步觀察中國經濟復蘇的窗口,也是決策部門調控布局的依據。“今年以來,整個國民經濟企穩回升的趨勢進一步明顯,在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表示。
從數據來看,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兩指數同比降幅都在收窄,CPI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縮小0.6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7.9%,降幅比上月縮小0.3個百分點。環比數據顯示,CPI上漲0.5%,為6個月以來首次由負轉正;PPI上漲0.8%,已連續5個月環比上漲。
對于下半年投資拉動會否減弱,李曉超表示,今年以來,經濟增長之所以啟穩回升,并且回升趨勢日益明顯,主要靠國內需求(投資和消費)拉動,其中,投資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87.6%,拉動GDP增長6.2個百分點。
規模無限制銀行發力中小企業貸款
就在大企業、大項目貸款增速減低、貸款規模增長料將受限時,中小企業貸款卻是別有天地?!爸行∑髽I貸款不會算在銀行需要控制的信貸指標里。”在9月15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博會銀行業參展通報會上,銀監會銀行監管一部主任楊家才表示,即使銀行下半年收縮信貸,也不會波及中小企業的信貸量。
盡管中小企業貸款成本較高,銀行年內仍將大力發展中小企業信貸和融資業務,無論是規模還是資金都會不作出限制,優質的中小企業更成為銀行爭搶的對象。去年四季度到今年8月,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經歷了一個從快速的下滑到回升的過程。上海分行中小企業業務部寧瑞潔表示,但從2季度開始,中小企業貸款的增速明顯提升。
從被動的政策驅使到主動的摸索發展,不少商業銀行已將中小企業業務視為新的戰略重點。其背后的驅動力與尋常無異——追求穩定的業務和更高的利潤回報。上半年,許多銀行主攻基礎項目設施和大企業客戶,但在這些項目上銀行的議價能力變低,利潤空間變小,加上存貸款利率不對稱加息,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均出現下滑。而中小企業的貸款則能帶來穩定的業務,并改善盈利結構。
聲音
只要央行M2(廣義貨幣供應量)目標不變,央行調控流動性的行為就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的變化,股市不應把央行調控行為的變化作為波動理由。
——對于頗受關注的貨幣政策取向問題,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目前表示。
“創業板的制度建設安排中強調了退市的相關條款。創業板是一個全新的市場,作為退市這一制度的試點,應該沒有主板市場所謂歷史問題的障礙,應該堅決地實施一退到底的規定?!?/p>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日前表示,管理層目前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完善創業板的制度建設,例如在定價等各方面擬定更科學的流程等,同時嚴格執行。
“當供給無法滿足時,就抑制需求,但需求只是潛伏了,而沒有被消滅,因此政策放松之后就反彈報復?!?/p>
——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最近在中國房地產走勢高峰論壇上堅稱,有一些樓市的“真相”被虛假的表象所遮掩。
“現在在美國和許多國家,大到不能倒閉的銀行規模更大了,問題較2007年金融危機發生前更加嚴重?!?/p>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斯蒂格里茨日前接受巴黎傳媒訪問,批評美國政府經歷次貨危機及雷曼兄弟倒閉,仍不能解決美國銀行體系的基本問題。
“明年在房地產全面重振、企業擴大投資和出口回升等因素推動下,中國經濟2010年起將走上V型反轉的上升期,中國經濟增速如能持續保持8%~9%的幅度,中國經濟將重新進人正常發展軌道”。
——經濟學家樊綱日前提出自己對金融危機最新發展的看法。他認為明年如按照今年的赤字規模刺激經濟,仍以“保八”為目標,那么政府投資拉動對GDP的貢獻將呈下降趨勢。
“這種危機還會重演,但會和上次不一樣。金融危機的形式各種各樣,但都有一個基本的根源,那就是人類的本性:當人們處于長期的繁榮之中時,我們自然會認為繁榮會繼續下去。”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最近接受專訪時說。
“金融市場已恢復海嘯前的水平,金融與經濟扭曲關系故態復萌,令很多人再度心慌。如這種扭曲關系持續下去就不好,因為金融沒有自己的生命,需經濟發展支持才可以?!?/p>
——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志剛9月14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數字
10家
10家創業板公司9月21日發布招股說明書,開始路演和發行。這些公司都將在當周內進行初步詢價、路演和申購。招股說明書顯示,這些公司都將在9月26日前集中完成初步詢價、路演,并定于25日進行網上、網下申購。業內人士表示,創業板公司都是集中報送、集中反饋意見、集中上發審會,導致發行也比較集中。創業板公司融資規模普遍不大,集中發行不會對市場造成大的沖擊。目前,已經有13家公司通過創業板發審委的審核。根據證監會安排,證監會9月26目前還將審核11家公司的創業板上市申請。
131.3%
近日,央行發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稱,截至第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嘗信貸總額57.73億元,與第一季度相比增加8.03億元,增長16.2%,同比增長131.3%。深圳某信用卡中心風險管理部人士表示,上半年經濟形勢多少對消費透支人群的還貸能力有所影響,從一月份開始,逾期個案逐月有所抬頭。各家銀行的情況類似,因此,一季度開始各家行都同時收緊了信用卡的審批門檻。然而,與一般貸款不同的是,信用卡核銷制度較為嚴格,礙于此,逾期貸款實際上是逐年積累的。國信證券分析師邱志承認為,由于零售貸款和信用卡業務發展迅猛,未來逾期額和逾期率有進一步上升的壓力,這些逾期貸款相當部分可能轉變為不良貸款,這將增加銀行潛在的信用成本,但程度仍較輕微。
9.4%
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9月15日在第二屆博鰲亞洲論壇國際資本峰會上說,鑒于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步伐較快,今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9.4%。奧尼爾說,他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比較樂觀,明年中國經濟還有望獲得11.3%的兩位數高增速。他表示,對全球而言,金融危機是一場可怕的危機,但是對中國而言,金融危機是一場帶來機遇的危機,這次金融危機進一步突出了中國經濟會更加健全和更加可持續的這一趨勢。雖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經濟增速很大程度上依賴出口,但是中國已經進入了依靠內需拉動經濟的階段,這個階段將更有平衡性和可持續性,中國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將會發揮更大、更為重要的作用。
30.8%
國資委9月18日公布2008年央企總體運行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央企共計141家擁有國有資產總量55574億元,比上年增長8.6%,實現利潤6961.8億元,比上年下降30.8%。報告顯示,自2003年以來,央企國有資產總量逐年遞增,五年增加2.6萬億元,年均遞增13.7%。
去年,央企中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企業有122家,占86.5%。在全部央企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超過110%的企業有54家,占38.3%。此外,2008年央企實際上交稅金總額10426億元(含石油特別收益金1077.9億元),比上年增長18.6%,比2003年增加6862.9億元。2008年實際上交稅金總額超過百億元的央企有22家,比上年增加8家,比2003年增加14家。
名刊導讀
就業突破的緊迫性
該刊發文指出,美國經濟衰退導致的失業速度遠高于政策制定者參照的預測值,數據顯示,10年中實際就業規模未曾擴張。但人們失業的時間越長,返回工作的難度就越大。傳統策略認為,通過增長創造更多需求,廉價資金和大規模政府開支,由此帶來工作崗位,同時提供就業再培訓,但低端的工作崗位無法產生能夠保持競爭性增長的勞動力。就業將是美國、乃至世界各國面臨的下一個嚴峻問題。
中美關稅戰對兩國都有害
針對美國對中國輪胎征收高額關稅,該刊評論員指出,奧巴馬的行為激起了人們對他關于自由貿易承諾的嚴重懷疑,而中國正在考慮對美國出口的汽車零件和雞肉征收報復性關稅的行為則很容易地產生更寬的貿易戰爭,對兩國的經濟都造成傷害。雖然各國有權以增收關稅回應來自中國的“進口激增”,但無助于自由貿易。不過全球合作在鼓勵經濟恢復的努力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中美因為輪胎和雞肉而產生貿易戰,就會造就一個巨大的悲劇。
美國經濟不振但中國在加速復蘇
該報評論員Hilda Wang指出,僅僅8個月前,全球經濟下滑時導致數以千計的工人失業,而現在中國的工廠已經重振旗鼓。比較而言,美國經濟出現好轉的跡象,但失業率繼續向上加快爬升。中國的經濟刺激方案、寬松的銀行貸款和中國政府對出口的廣泛支持給其民眾以巨大信心。中國的貨幣和貿易政策盡管有效,但難以被美國仿效,盡管美國用納稅人的錢挽救美國的銀行,但這并沒有迫使銀行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貸款。
中美貿易戰隱憂打擊投資者信心
該社分析師Kumar指出。如果貿易摩擦的增加繼續發展,中國可能通過直接減少美國國債購買量甚至在最壞的情況下出售現在持有的部分美國國債報復美國,從而美元將面臨下跌壓力。牽涉到其中的具體生產商可能受到沉重打擊。但爆發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看來很低。中國對美國做法的反應是必要的,否則可能鼓勵美國對中國出口采取更多行動,讓其他國家效仿美國。緊張關系增加帶來的壓力和威脅感可能令市場感到擔憂,打擊投資者的信心。
幸運之輪轉向中國
該報經濟評論員Wolf指出,中國已成為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后最大的贏家。對一個本幣不斷走強且完全融入世界經濟的經濟體而言,過度通脹的幾率微乎其微。即使不良貨款上升,中國也完全有能力對其金融體系進行資本重組。中國經濟刺激計劃最大的驅動因素是固定資產投資,這帶有三重風險:產能過剩導致中國需要更大規模的刺激性支出或更大規模的出口,創造就業并不理想,同時可能會阻礙中國轉變為一個消費驅動程度更高的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