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菲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是“另類”的。如果不是那次毅然決然的選擇。“靈芝大王”李曄可能走的將是另外一條路,每天按時上下班,坐在辦公室里喝茶看報,過著大多數中國人向往的公務員生活。
或許是年輕、激情、沖動……但是,細節成就人生。如果單純從李曄不做公務員,選擇下海這件事來判斷,他可能有些武斷,但某個側面也反應出他是一個不循規蹈矩、不言棄言敗的人。
作為在傳統中藥文化中素有“仙草”美譽的靈芝,自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市場開始普及以來。就頗有“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神秘色彩。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對靈芝的功效有詳細的極為肯定的記載。現代藥理學與臨床實踐進一步證實了靈芝的藥理作用,并證實靈芝多糖是靈芝扶正固本、滋補強壯、延年益壽的主要成分。
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增強。綠色有機保健食品受到了熱捧,儼然成了健康飲食的代名詞。尤其是通過生物高科技進行栽培加工的靈芝,比起傳說中的野生靈芝,有著更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成分,而其平價的定位也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近年來,福建省名牌產品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仙芝樓)生產的靈芝系列綠色有機產品,開始為國人所知。從之前的唱響國外市場轉為開拓國內市場,這個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是如何揭開靈芝的高貴面紗,將其展示給尋常百姓呢?以十幾年的技術沉淀,“仙芝樓”在短短5年內突飛猛進具備哪些厚積薄發的因素?本刊記者專訪了仙芝樓董事長李曄先生,聽他為我們講述創業的艱辛、收獲的喜悅和管理者的感悟。
倔犟青年不走尋常路
初見李曄,有一絲驚訝。金絲邊眼鏡、專注的眼神、潔凈的淺藍色襯衫,周身散發著儒商的氣質。底蘊深厚的民營企業。竟是這么年輕的領頭人在掛帥?他真的是中國靈芝行業的翹楚,二十年來致力于推廣靈芝養生文化的“靈芝大王”?
1971年,閩浙贛三省交界處的一個小縣城,李曄在此出生。長大。
1987年,16歲的李曄考入寧德農、業學校微生物專業,系統學習食藥用菌的栽培及加工技術。因為學習的關系,李曄時常接觸靈芝,但和多數人一樣,對靈芝一知半解。有一次,李曄的小腿被摩托車排氣管燙傷,膿水不止,疼痛難忍。學校的潘副教授拿來靈芝粉撒在他的傷口上,沒想到疼痛感頓時減少。傷口也很快地愈合了。當時,同學們都不知道看起來才50出頭的潘教授已經60多歲,當潘教授“自曝”自己保養的秘方是每天晚上喝一杯煮開的靈芝水時,李曄在心里驚叫,“靈芝還有這種神奇的功效!”
畢業后,李曄分配回家鄉,成為當時全省最早最大的靈芝人工種植基地的農技員。鄉里根據李曄的專業特長,安排他抓全多的靈芝生產。
1995年,受靈芝市場不景氣的影響,鄉鎮主管部門最終決定解散靈芝場,并將人員分流到各個部門。李曄卻選擇放棄了報考分管科技副鎮長的機會。在外人看來這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妄為之舉。李曄心里卻堅定如磐石——自己投入諸多心血的靈芝場即將倒閉,9年的學習研究成果就這樣付之東流?他不甘。
為了了解靈芝市場的現狀,李曄自費參加國內各大展會,進行靈芝產品調查。經過近一年的調查與思索,他做出了讓旁人大吃一驚的決定:傾入僅有的5000元資本,舉債3萬元。把靈芝場的重擔接了過來。
這一年,李曄25歲,銳氣方剛。
是什么讓他選擇放棄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公職,選擇繼續種植靈芝的?“我是學這個專業的,我喜歡研發、種植靈芝,每當看著長勢喜人的靈芝,再苦再累都化作烏有。”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這個道理很簡單。
帶企業走高新技術之路
從鉆研技術到開拓市場,或許李曄的決定很簡單,但過程卻充滿艱辛。憶當年,李曄沉思半晌憋出一句話來:“那段時間,的確挺難。”
當時,由于國內靈芝市場尚未打開。金子賣著泥土價。靈芝的價格上不去,不少人開始扣屋堂鼓。李曄把芝農滯銷的靈芝原料全部收購進來,搞起了靈芝的初加工,同時開始兼顧拓展靈芝的營銷渠道。
試銷市場看好后,李曄包了一片基地做示范,便開始挨家挨戶上門動員。人工栽培靈芝場建成后,李曄以“公司加農戶”的方式重新帶領當地農民種植靈芝。
1997年,靈芝場的“仙芝樓”商標注冊成功,靈芝初加工產品在市場打響了,吸引來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外國客商。通過對市場的考察、調研,李曄敏銳地覺察到靈芝的產品增值關鍵在于產品的深加工,可是靈芝深加工的技術在日本人、臺灣人手里。“他們尤其注重養生,靈芝消費市場很大,臺灣也是靈芝初加工產品的主要出口地之一。”
為了填補靈芝深加工的技術空白,李曄開始四處拜訪專家,從北京的中科院到福建中醫學院,他的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曄帶領團隊終以孢子粉破壁技術為突破口,開創了例如孢子油萃取等一系列靈芝深加工高新技術。
歷經十二年的蟄伏,李曄將靈芝有機產品帶入產業化道路。2001年,李曄在福州成立了省內第一家集栽培、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專業從事靈芝類健康產品經營的高新技術企業。從此,仙芝樓不僅在福建武夷山脈浦城原始林區擁有通過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有機認證的靈芝栽培基地,并在福州建立了亞洲一流的靈芝深加工產品研發中心。2009年,在國際經融危機的背景下仙芝樓逆勢上升,銷售額和出口額都有所增加。
李曄從未忘記,正是技術上的成功,讓仙芝樓的靈芝深加工產品站到了市場的頂端。他一直深信:吸引人才、引進技術,是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企業競爭的主體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目前,仙芝樓已構成了專家領航,博士、碩士為骨干的寶塔式科研開發機構,保證其在靈芝行業中的科技領先地位。企業也陸續被評為“福建省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食用菌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并承擔了靈芝孢子粉的國家標準制定工作。
“百年老店”夢
“年內,公司預備在全國一線城市設百家直營店。”李曄很堅定地說,“我的目標是將‘仙芝樓建成‘百年老店。”
今年8月,投資1.8億、占地228畝的仙芝樓仙芝產業園奠基。規劃中的仙芝產業園項目分三期建設,第一期規劃建設藥用菌工廠化培養車間和靈芝等天然產物萃取車間等項目;第二期規劃建設主要用于靈芝、蟲草、薏仁等天然健康食品的生產及健康飲品的開發;第三期規劃建設全國最大的靈芝博物館,依托地處武夷山旅游周邊的地位優勢,打造集靈芝觀光、靈芝養生文化傳播、藥膳食療、休閑度假于一體的休閑生態旅游項目。以有機靈芝系列產品開發為主的產業基地,李曄希冀,“將之打造成全球頂尖的靈芝產業航母。”
面對市場上靈芝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李曄深感責任重大,“社會上眾多打著‘靈芝包治百病、專治腫瘤的幌子,都是鉆消費者知識面欠缺的空子,進行欺騙的虛假宣傳。在臺灣、日本,靈芝的保健品所占的市場份額最大,而在國內,大家對靈芝的作用了解還不多。我們希望通過‘傳承千年養生文化,讓靈芝產品進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公司研制開發的靈芝產品已有‘原木靈芝片、‘珍靈靈芝茶、‘靈芝孢子粉、‘靈芝孢子油等20余種,適用于不同人群。”通過“仙芝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靈芝。保肝解毒、抗衰老、抗神經衰弱、治療高血壓、對心血管系統良好的防治作用……“在仙芝樓的產品中,總有一款適合你。”李曄自信地說。
如今,李曄早已被成功、榮耀、財富所包圍。技術出身的他仍然質樸無華。在籌劃更大的產業基地之余,李曄將自己的財富更多的投入到慈善事業。2006—2009年間。仙芝樓公司為勞動模范、退休老藥工、白血病患兒和汶川災民、愛心助殘、愛心助學捐款和物件近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