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寒
商品市場出現審“美”疲勞,表明商品“金融屬性”主導的行情有望結束,下一步將重新向供需基本面為主導的商品“屬性回歸”。
美元達創新低并沒有進一步刺激大宗商品期貨集體走高。9月12日,除了黃金期貨獨自創下歷史收盤價新高外,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等期貨品種紛紛出現審“美”疲勞,不僅對美元的“六連陰”熟視無睹,且各大品種期價全線出現回落。
分析人士認為,出現這一少見的商品與美元共振現象,意味著前期以“金融屬性”主導的商品“資金市”基本結束,大宗商品有望重新向“商品屬性”主導的“供需市”回歸。
黃金“孤獨”創新高
國際金價9月12日創下歷史收盤價格新高,因美元兌歐元下跌至一年新低點,且美元指數已經是連續第六日收陰,提升了黃金的投資吸引力。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黃金收高9.50美元,至每盎司1004.90美元,創新近月合約收盤高點,前次記錄高點為2008年3月18日所創的1003.20美元。12月合約上漲9.60美元,收于每盎司1006.40美元,當日高點為1013.70。
外匯方面,美元連續第四天下跌,歐元盤中上漲至1.4634美元,創去年9月以來高點。美元指數下跌0.2%至76.636。分析師認為,美元進一步下跌,支撐了黃金上漲。由于SPDR黃金信托基金(全球最大的黃金ETF)9月11日持有黃金仍為1077.63噸,連續第四天持平,市場普遍認為是美元指數的作用。
不過,黃金創下收盤價新高以及美元指數的下挫,并沒有“呼應”大宗商品跟風走強。原油、有色金屬的品種反而出現了下滑。9月12日,紐約商業交易所10月原油期貨下滑2.65美元,收每桶69.29美元;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收報每噸6250美元,下滑44美元/噸;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1月大豆期貨2.53%,至903美分/蒲式耳收盤。
國內市場方面走勢同樣疲弱,9月12日僅有上海黃金期貨、鄭州白糖和棉花期貨以及大連塑料期貨上漲,其余各品種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挫,滬銅鋅等主要工業品期貨更是跌幅居前。
重歸“商品屬性”
業內人士認為,商品市場出現審“美”疲勞,表明商品“金融屬性”主導的行情有望結束,下一步將重新向供需基本面為主導的商品“屬性回歸”,但這并不意味著商品漲勢就此見頂,宏觀經濟有利形勢仍將對商品構成支撐。
“短線調整并不意味著大宗商品漲勢結束,較為充裕的資金面和有利的經濟數據將支撐商品,尤其是工業品重新挑戰新高”,長江期貨上海營業部總經理施興祥說。
9月12日,中國公布了8月份各項經濟數據,其中,CPI與PPI的8月同比數據同時出現企穩回升,而且,在監管部門反復強調銀行須提高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審查資金流向的前提下,信貸規模仍然增加4104億。對此,巴克萊資本中國經濟研究主管、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博士認為,8月份數據表明經濟恢復增長的基礎拓寬。
彭文生表示,相比低于預期的7月份數據,8月份各項數據普遍強于預期(貿易量除外),表明主要活動指標增長的基礎拓寬。這個現象與巴克萊對第二季度經濟持續恢復增長的預期一致。由于去年經濟狀況不甚樂觀,導致各項數據基數值較低,這預計將推高即將在未來數月中統計的2009年經濟年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