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瑩
2008年天津達沃斯召開時,正值金融危機剛剛爆發。時隔一年,全球經濟已在經歷夢魘后出現積極復蘇的跡象,本屆年會以“重振增長”為主題,對“后危機時代”的全球經濟復蘇進行探索。
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非官方經濟論壇,達沃斯主要是通過與會者的思想碰撞給予各國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和企業負責人啟發,進而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為期3天的本屆年會密集地安排了70多場討論會,與會者圍繞五大前瞻性議題展開激烈討論。
這五大議題分別是:“去杠桿化”世界中的新型商業模式、綠色經濟中蘊藏的機遇、重新思考亞洲發展模式、以科技進步推動經濟增長、以創新滿足社會需求。其中,綠色、科技、亞洲是三大關鍵詞。
綠色經濟——下一個引領經濟潮流的力量
在IT泡沫之后,金融業成了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行業。此次危機后金融業的規模將會萎縮,因此引領下一個經濟增長的主導行業成了全世界討論的焦點。在本次夏季達沃斯年會中,綠色發展成為主要的議題之一,綠色經濟引領下一步經濟的發展成為與會精英探討的熱點。雖然沒有明確的界定,但是綠色行業,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生化等將會形成一個新的產業集團,總體來說就是更健康、更綠色的消費模式將成為新的主導產業。
G7國家(G8前身,西方7大工業國)的重要經濟刺激計劃都認為,通過投資以低碳經濟為核心的綠色經濟以解決全球環境問題能夠創造新的科技、商業和就業機會,從而提高國家的長期競爭力,與此同時全球經濟結構也將實現緩慢轉身。
具體來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其核心在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轉變。在本次夏季達沃斯年會上,清潔能源、信息技術,以及生物科技,都成為與會嘉賓關注的焦點。
在“綠色”科技產業方面,中國有條件成為全球領袖。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技術和制造實力雄厚以及政府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意愿,將對中國綠色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提供動力。
在外部,日益明顯的全球化趨勢也將對中國綠色科技產業發展提供環境助推。在2009達沃斯夏季論壇上發布的《中國綠色科技報告》顯示,中國政府從2000年開始就啟動了12個面向未來的重大科技專項,比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的應用,生物制藥以及下一代無線通訊網等,綠色科技市場開發潛力巨大。報告預計,綠色科技解決方案的市場潛力可高達每年1萬億美元,規模約為中國2013年預計GDP的15%。
綜上所述,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綠色科技、產品和服務市場之一。但在發展綠色科技中存在兩大不足:首先,綠色科技的發展需要有相應的市場規模與之配合,而市場的開拓不僅取決于政府監管層面,還要有能力引發企業與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這意味著發展綠色科技市場需要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之間展開有效合作;其次,目前與綠色科技相關的創意有許多,但這些創意的繼續發展乃至成為重要技術產品還需要一個堅實的基礎,那就是創意擁有相對強大的競爭力,這兩方面的不足是中國綠色經濟發展的硬傷。
中國經濟增長備受期待
此前,倫敦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剛剛閉幕,會上熱議話題也在本屆年會上有所延續。倫敦會議達成的一項重要共識是:在世界經濟走向復蘇的關鍵時刻應繼續采取經濟刺激措施,同時著手準備制定有效的“退出”策略。
但是,在“退出”時機的把握和具體操作方面,各國尚存爭議,但各國對中國在應對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復蘇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關注中國經濟增長及動向是當前壘球判斷經濟形勢、政策走向的風向標。
總體來看,中國經濟的長期持續增長能力得到了全球經濟界精英們的認可。本次論壇的一項現場調查顯示,有67%的與會者認為,未來十年“大中華區”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更大貢獻。
世界經濟論壇9月8日發布的《2009-2010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經濟體中的總體競爭力排名首次躋身全球前30位并繼續領跑“金磚四國”。
在各國謀劃著退出策略、商量加息之際,在去年11月適時而堅決出臺總額高達4萬億元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的中國選擇繼續走下去。在年會上溫家寶總理演講的主題詞——堅持:“堅持努力,毫不動搖,毫不退縮。”中國將繼續在刺激經濟、促進復蘇方面擔當大國責任。“目前肯定不是中國積極財政政策的退出時機,中國要保持當前宏觀經濟政策取向不變,同時號召主要經濟體應該維持其經濟政策。”
在達沃斯年會上的講話中,溫家寶總理表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我們不能也不會在不適當的條件下改變政策方向。”
結合當前股市發展情況來看,此“六不”實際上明確了當前中國經濟復蘇還需要進一步確認。一方面肯定了中國經濟出現復蘇,另一方面則是經濟復蘇仍不穩固,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因此在下階段,對支持市場和經濟發展的政策相信不會有太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