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大川隆法 張石編譯
良師益友,是人生中一股向上的力量。
在青春時代,比如懵懂的學生時代,“尊誰為師,與誰為友”對每個人來說,意義都十分重大。
在這個階段,我們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愿望都十分強烈,可思想卻又宛若天地之初,混黃一體,尚未有清晰的邊界。面對橫亙在面前的千萬條岔路口,何去何從難以分辨。這時,我們亟需一個積極向上的力量來做指引,讓人生走上更加光明的路途。
在2600年前,釋迦牟尼佛就反復告誡人們:“莫與愚人為友,莫與惡人為友。”“與愚人惡人為友,不如像犀角那樣獨來獨往。”
要與比自己優秀者為友,要與走真理之路者為友。若不能交良友,不如像犀角那樣獨來獨往。
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中,常會出現“犀角”這個比喻。想像一下犀牛挺著一只角而獨來獨往的姿態,確有“孤高之人”的感覺。
寧可獨來獨往而不隨便交友,這就告訴我們,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確是需要慎重選擇的。因為,對一個人的人生觀乃至未來起決定性影響作用的,正是師和友。
沉沉夜色中,有了北斗星的指引,人們就不會迷失方向。好的老師,正是我們人生路途中的北斗星,心中惶惑不明時,望一眼那明亮的星宿,立刻就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選擇朋友也是如此,交了品性不良的朋友,就會很容易誤入歧途。
“近朱者赤,近圣者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人際交往中,朋友和老師的影響力不可小看。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5種,有害的朋友也有5種。正直的朋友可以指出自己缺點,誠實的朋友不會暗害自己,多聞的朋友可以使自己增長見識,這5種是謂益友;而那些心胸狹窄、缺乏主見、喜歡阿諛奉承的朋友則需近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