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

“前兩天我還給陳鋼打了電話,我說我們仍然像五十年前一樣,忘記那些不開心的事情,五十年多不簡單呀……他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了。這樣多好!”
五十年前首演的盛況仿佛近在眼前,最后一聲和弦在空氣中散發的回響若隱若現,“當時,臺下掌聲不像現在又是叫喚,又是跺腳?!焙握己阑貞浀?,“臺下的觀眾就是默默地鼓掌,這是我最難忘的第一次喝彩,真叫不快不慢,經久不息?!?/p>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誠心聆聽音樂者都應該感悟得到,這種純粹的理想化的宣誓才理應是《梁?!纷钤嫉闹髦?,而《梁?!芬步^非是讓人為名利趨之若鶩的小道具。
如今,《梁?!芬讶怀蔀橹袊囊粋€符號。《梁?!纷V寫了太多奇跡,它見證了“業余”作曲家所締造的輝煌。可是,《梁?!樊吘故且魳范钱a品,這種符號化的放大,無形中讓《梁祝》本身的音樂性漸漸弱化。一晃五十年而過,從昔日的共譜輝煌到今日的恩怨情仇、是是非非,《梁?!愤@部國內被稱為“民族的交響音樂”,而在國際上更是被譽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實在承載了太多音樂之外的紛紛擾擾。讓人不禁感嘆:五十年后的《梁?!诽枰胺钦\勿擾”了!
如今,何占豪回想起曾經走過的漫漫長路,那些世俗瓜葛形同渺茫滄海中的一抹浮云,“當年我們這一代青年,代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志氣——要把中國的交響樂推向世界,要將中國的民族音樂推向新的高峰。《梁?!穪淼枚嗖蝗菀?!其中所包含著不是我一個人的汗與淚,孟波院長、已故的劉品教授,還有丁芷諾、俞麗拿等這些小提琴民族化試驗小組成員,包括陳鋼和我的名字,都應該鐫刻在《梁?!返睦锍瘫稀C褡寤⒉皇呛唵位读鹤!纺苡薪裉斓某删鸵炎阋宰屛腋械叫牢浚氲竭@一點,還有什么不平衡的呢?難道我們不應該高高興興地慶賀《梁?!肺迨??”
讓老百姓聽懂小提琴
半個多世紀前,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進修班的一場入學考試,引得全國各地的音樂才子紛至沓來,經過幾輪殘酷而又激烈的競爭角逐,何占豪這個從鄉下來滬,十六歲才看到小提琴,十七歲才開始學琴的“另類考生”,憑借他出眾的才華脫穎而出。
出乎意料地坐進了上海音樂學院的課堂,讓何占豪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國外的優秀作品,可是,這些課堂上學來的優美旋律連自己的母親都不愛聽,下鄉進行慰問演出時老鄉們也不愛聽,認為是西方人故作優雅的“鋸木聲”,這讓何占豪深感困惑。
在當時的音樂學院支部書記、長笛教師劉品先生的啟發與引導下,何占豪和丁芷諾、俞麗拿、張欣等六位同學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這群年輕人也不知從哪里來的勁頭,平日里除了要完成自己的功課作業,還要花很多精力去搞業余創作,同時又得在民間音樂的學習方面花去不少時間——白天時間不夠用,就在深夜“挑燈夜戰”;瞌睡了,就打上一桶自來水沖一下腦袋……不久,何占豪就根據他熟悉的越劇素材創作了一首被他戲稱為《小梁?!返摹读鹤K闹刈唷?。

著名越劇琴師賀仁忠曾提出:小提琴是西洋先進樂器,戲曲中如若使用得當,可以使樂曲更有表現力。不僅如此,他還用《二泉映月》作教材教何占豪各種民族風格的演奏手法。《小梁?!返膭撟髟慈侨谌肓诉@種風格性的演奏手法,在之后的下鄉演出時,老百姓終于聽懂了小提琴的美妙旋律。
試驗小組因此在音樂學院也小有了名氣,何占豪他們“振興民族音樂,小提琴民俗化”的理想也逐漸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當時文化部黨組書記錢俊瑞來“上音”視察時,對實驗小組的創舉大加美譽——“小提琴民族化方向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請大家再接再厲”。在大禮堂的后臺,孟波馬上將這席話傳達給了何占豪,更使得這群意氣風發、雄心勃勃的年輕人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想辦法使中國的小提琴讓老百姓喜歡。
適逢國慶10周年大慶,當時聞名于世的十大小提琴協奏曲中又唯獨少了中國的一席之地,上級領導便對實驗小組布置了更宏偉的要求:“你們這個小組不能小打小鬧地搞,要勇攀國際高峰,要寫出一個大的協奏曲。”大躍進的思潮讓這群抱著“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美好理想,在還沒有奠定理論基礎便自詡為“小提琴民族學派”的年輕人,憑著一腔熱血就豪情萬丈地接下了這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下鄉去往溫州前線采風的船上,一行人久久不能入眠,在甲板上開會商定創作題材?!澳镒榆姟眰兒芊e極,一番熱烈的討論后,馬上就有了兩個方案:第一是“大煉鋼鐵”;第二是“女民兵”;何占豪隨即又根據領導曾經的指示,補充了最后一個方案,提議用越劇風格為《小梁?!穼憘€大的協奏曲。
試想,如若沒有“鼓足干勁,力爭上游,超英趕美”的理想,甚至是接近“堂吉訶德”式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怎會有如今如此完美的《梁祝》呢?“毛主席提倡‘洋為中用,西為中用,說我們要為工農兵服務,為當前政治服務,為大煉鋼服務,錯了嗎?沒錯!大躍進是我們的志氣,中國人趕超世界人民的一股志氣,不能全部否定。我拉小提琴是洋的,但我們要為中用,《梁?!肥钦l出的題材?是農民伯伯,本身就是下里巴人的。我寫《梁?!肪褪且憫獮楣まr兵服務,我何占豪是無心插柳,但沒有大躍進就不會有五十年來陽春白雪的《梁?!返慕浘貌凰ィ菚r代在有心栽花?!闭绾握己赖暮狼閴颜Z一般,寄托《梁?!纺莻€關于“托夢蝴蝶”奇妙幻想的不正是大躍進時代年輕人骨子里泛濫的理想嗎?
然而,《梁?!返膭撟鬟^程卻并非一帆風順。之前經歷了《小梁祝》、《二泉映月》的創作,肚子里東西都被搜刮盡了,真正開始創作《梁?!返臅r候,何占豪卻再也寫不出來了,一種“我是業余的”的惶恐襲來,不禁打起了退堂鼓,不愿意接下創作的任務。這下可急壞了劉品,他把何占豪喊去談話,而何卻仍舊執拗著不肯寫、不愿寫、不想寫。
在這些日子里,劉品為了做何占豪的思想工作,便與他朝夕相處,甚至連睡都睡在了一起,依著枕頭共話音樂。一天晚上,何占豪給劉唱越劇,劉連連贊嘆唱得好聽,還鼓勵著何占豪道,“你不是認為那個是越劇,不是小提琴協奏曲么?難道巴赫他們的音樂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腦子里生來就有的?他們也是從民間音樂中汲取來的。”就這席話頓時讓何占豪打開了思路,從而堅定了民族音樂可以化為小提琴音樂的理念,思想上也完成了從“要我寫”到“我要寫”的轉變。
那年的溫州正是橘子豐收的大好年頭,陣陣芳香隨著婉轉秋風將何占豪從美夢中催醒,奔波于上海溫州兩地的“欽差大臣”劉品早不知上哪兒去了。睡眼惺忪的他瞧見床頭的書桌上擺放著一盤橘子和一個橙子,下面壓著一張字條,上面用鋼筆寫著:“何占豪同學,我們一定要奮發圖強,為小提琴的民族化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組織上相信你,你一定能夠為我們民族化事業做更多的貢獻。”
遙想當年在溫州那一幕,何占豪還是忍不住淌下了激動的淚水:“當時我只是個小小學生,但是從領導到支部到老師都這么重視,我很感動?!?/p>

《梁?!非槊悦褡寤?/p>
何占豪克服了心魔,《梁?!返膭撟鞴ぷ饕舱嚼_了帷幕,創作組實行分工的方案——何占豪與丁芷諾這對曾經合作過《二泉映月》等一批優秀的小曲子的老搭檔,業已磨合出了默契,因此《梁?!纷畛醯膭撟鞴ぷ髡怯珊握己琅c丁芷諾進行的。
然而,劉品還是有些心存疑慮,便向何占豪提議:這么大的曲子,以前都沒人寫過,單靠小提琴專業來完成恐怕有些困難,應該找個真正學作曲的。劉品想到了陳鋼,當時,陳鋼是丁善德院長的學生,如能約他共同參與,《梁?!返耐茝V不但能得到丁院長的一臂之力,而何占豪他們也可以獲得去丁院長門下學習的機會,想到這個層面,何占豪也欣然同意了劉品的建議,立即代表實驗小組找到了之前并不認識的陳鋼,向他發出了邀請。可是,陳鋼卻婉拒了何的邀請,一方面陳鋼那時正在忙著創作畢業作業;另一方面,相較并非“科班出生”的何占豪等人,陳鋼本身骨子里的傲氣也使他不愿和并“不專業”的實驗小組合作。

得不到陳鋼的幫助,何占豪同丁芷諾也只能“自力更生”了,溫州采風的一個月里,兩人對樂曲構思逐步達成共識。在創作主題之前,劉品先生曾很慎重地向他指出:《小梁?!返膼矍橹黝}雖然有,但缺乏深度。也正是有了劉先生的提醒才促使了何占豪能夠重新回到越劇中尋找深情的素材。
于是,何占豪沉浸在了屬于他的音樂海洋之中,苦思冥想,連夢境都注滿了抑揚頓挫的旋律,很快滿卷的音符躍然紙上。根據越劇尹派創始人尹桂芳唱腔中《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聲甜美叫喚“妹妹啊”提煉的《梁?!返闹黝}也油然而生,而活潑的小快板“三載同窗”業已經初具雛形,之后,丁芷諾更對主題旋律作了初步的配器。
1959年2月寒假剛過,丁善德說服了陳鋼加入《梁?!返膭撟麝犖?,消息不脛而走,為此,顧全大局的丁芷諾悄然退出了創作隊伍,想起當年丁出走的情景,何占豪禁不住黯然神傷,后悔不已,“現在想來,真有點后悔,當初我為什么不提出留住丁芷諾,如果三個一起合作,就更能體現這個作品是整個小組的集體勞動成果,或許現在也可以少了許多是是非非??梢钥隙?,丁芷諾身上,正有著當年‘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以及‘吃苦在前,榮譽在后的可貴品質,令我銘記終身!”
陳鋼的父親是著名作曲家陳歌辛先生,當何占豪還在浙江杭州越劇團工作時,就曾得到過陳歌辛熱情的輔導,這也拉近了兩個陌生年輕人間的關系,因此每次何占豪到他家去合作《梁?!范嫉玫搅藷岢赖年P照,兩人之間的合作很快進入了“流水作業線”——以小提琴為主的段落由何占豪先寫旋律,用小提琴演奏給陳鋼聽,兩人再互相商定,當場修改,而其余部分則由陳鋼用鋼琴創作,彈奏給何聽,經過不斷修改直到兩人都滿意為止,再由陳鋼配器,兩人的智慧才情不斷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取長補短、珠聯璧合,無數個無休的日夜融化在《梁祝》的每一個音符中。然而,何占豪卻不無謙虛地表示,“其實說得確切一些,當時我們兩個還是尚未全面掌握作曲知識的青年學生,根本談不上是作曲家?!?/p>
用樂章奏鳴曲式的結構來寫《梁?!肥顷愪撌紫忍岢鰜淼?,雖然與原先情節性的構思存在矛盾,但經過兩人反復思索,終于將兩種思維統一在了一起:充分運用奏鳴曲式中對比、展開、再現等原則使《梁祝》符合了音樂上的邏輯,又盡可能適應老百姓的思維習慣。在《梁?!返牟季纸Y構上也保留了“草橋結拜”、“三載同窗”等以內容命名的方式,這本身就將 《梁祝》烙上了“中國特色”的烙印,正如曲式權威錢仁康教授所言,《梁祝》的確已經“不太像”典型的西歐奏鳴曲式。
當初,孟波促成了“何陳”的聯手,在《梁?!氛麄€創作過程中,孟更是傾注全力。聽了最初再現部表現蝴蝶翩翩起舞的那段旋律后,他感覺在感情色彩上還不夠鮮明,于是提出要重組這個旋律。為此,何占豪大傷腦筋。突然有一天,何占豪想起當年蘇昆演出的《游園驚夢》中“萬年歡”曲牌那段旋律極為優美,大可借鑒,于是跑遍了散落在上海街道各處的新華書店,終于在一本辭書中找到了那段曲子,于是立即提筆將商調式的昆曲音調和徵調式的越劇音樂“移花接木”,寫成了如今那闋讓人只聞其聲便如臨境的“蝶戀蜂飛”之章……
1959年5月27日,《梁祝》作為上海音樂學院參加上海市音樂舞蹈會演的節目,正式首演。
“我說不出自己當時是什么心情,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任務總算完成了。自從實驗小組成立以來,我感到壓力太大了,深怕辜負領導和同學們的期望;觀眾的掌聲,送給我的是一身輕松……”何占豪意猶未盡地談著首演時的感受,無限感慨發自肺腑,“回過頭想想,我和陳鋼只是穿著中山裝的學生,真是兩個學生,純正的學生?!读鹤!分杂猩褪且粋€‘純字,在一個‘純的年代里,兩個很‘純的青年寫了一個很‘純的作品?!?/p>
何占豪的信箱塞滿了來自教師、大學生、工人等各階層群眾寫來的信,“他們信上會這樣說:我是音盲,本來對音樂一竅不通,《梁?!纷屛衣牰耍兄x你們……有的還告訴我,聽到‘樓臺會時,他們忍不住邊聽邊哭。我聽到這樣的消息,心里很高興,因為老百姓聽懂《梁?!?、喜歡音樂不正是我們實驗小組最大的心愿嗎?”那些信件至今仍是何占豪最寶貴的珍藏。
化蝶五十年
《梁?!妨艚o何占豪無數榮譽,同樣帶來了劫世災難。伴隨著“文革”的爆發,《梁?!繁淮虺闪恕胺?、資、修”的典型,文藝“大毒草”,被迫遭到了禁演,何占豪也被打成了“文藝黑線”。在那個最黑暗的年代,何占豪與《梁?!吠使部?,共同沉浮,在他最困難的、最迷茫的時候,給他最大安慰的卻依然是《梁?!贰?/p>
“文革”結束,《梁?!贩路鹉侵晃鑴釉陔姴ㄖ械陌邤毯?,飄然而至。
進入80年代,改革開放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隨之而來的是“物質”與“利益”欲求的膨脹,“名利”二字忽然變得微妙了起來。一本名為《黑色的浪漫曲》的小說,大篇幅地將《梁?!穮f奏曲的創作靈感與陳鋼的初戀緊密相連,而此書的作者正是陳鋼本人。隨后,1992年二胡改編版的協奏曲《梁?!吩诿绹▋然涎?,節目單上卻沒有出現何占豪的名字?!妒澜缛請蟆返耐撇ㄖ鸀懜斐闪藘晌蛔髑沂状卧诤M鈭蠹埳系臎_突。也因此將兩人之間的口誅筆伐推上了又一個高潮。
十年后,陳鋼又以個人名義用《梁祝》去申報蜚聲中外的美國斯卡莫大獎,這是一項個人榮譽獎,令何占豪憤慨不已,“如果陳鋼在四十八年前和我合作時,對越劇一竅不通,我還能理解,時至今日,不僅不懂,還要裝成內行的樣子,以作者的身份,多次到中央電視臺去誤導聽眾,這就不應該了,為了個人成就而抹煞別人集體辛勤耕耘得來的成果就更不應該了?!?/p>
事態愈演愈烈。不久之后,在一場名為“上音優秀交響樂作品”的音樂會上,當主持人在介紹《梁?!窌r,引用了陳鋼在中央電視臺“藝術人生”欄目中所說過的一席話,將《梁?!返膭撟髋c他的戀愛故事相聯系,頓時使何占豪感到非常不滿。坐在二樓前排的他憤然地站起,在音樂會現場激動地喊道:“這是虛構的,陳鋼的愛情與《梁祝》無關,……我把旋律都寫好了,他才加入的……”當主持人表示,這是一個歷史話題,可以展開專題研究時,何占豪繼續喊道:“這根本不需要研究,當事人都還健在,我們可以當面對質?!弊罱K,在現場觀眾一片“我們要看演出”的呼聲中,演出終于得以繼續……昔日因《梁?!方Y緣的好友如今幾乎成了斷了線的風箏一般各奔東西,當年《梁祝》的演奏者俞麗拿情不自禁地用略帶感傷的語調感慨道:“因為《梁?!?,老何和老陳是從過去吵到現在,從國內吵到國外,真不知道該怎么勸啊。”
然而,就在2007年的末尾,事情出現了轉機。由于小提琴家潘寅林的從中斡旋,陳鋼竟在何占豪親自指揮樂隊演奏《梁祝》完畢之后,上臺祝賀,二人在臺上握手示好!昔日的好友盡管并不一定就此徹底放下成見,但卻為《梁?!返奈迨A誕寫下了最絢爛的序章。2008年春天,兩人又再度相聚于“俞麗拿交響音樂會”,共同為當年的首演者獻花,并緊緊擁抱在了一起,引起臺下掌聲不斷……對于這位相交半世紀的老同學、老朋友,何占豪從不否認他為《梁祝》成功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我認為,陳鋼在《梁祝》的構思上面確實很有作用,他把我們的民族樂段很好地同西方音樂相結合,符合旋律發展規律,因此使得整個布局有了新的突破,新的面貌。比如小提琴和大提琴對拉那一段,雖然不是他寫的,但是對我的旋律發展起到了啟發作用?,F在想來,我和陳鋼之間的‘蜜月怎么就不能長過五十年呢?前兩天我還給陳鋼打了電話,我說我們仍然像五十年前一樣,忘記那些不開心的事情,五十年多不簡單呀……他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了。這樣多好!”
五十年《梁?!分氐氖恰昂槊}脈”、“一往情深”。許多人或許一輩子都說不上《梁祝》為何人所作,卻能永遠銘記住玲瓏剔透的旋律,快樂時哼唱助興,悲傷時憑吊情思……或許,只有一雙自由的蝴蝶比翼雙飛,重新譜寫錢塘江畔的浪漫,才能喚起更多人心中的美妙回憶。若得如此,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