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些豬肉、羊肉……天哪,饞死我了,讓我先吃一根臘腸!啊,好硬啊!這根本不是臘腸?那這是什么?
是肉石!肉石是什么東東?顧名思義,肉石就是長得像肉的石頭唄!
肉石不常見,卻能被一些愛好者收集成“宴”,真是high到家了!
這些石頭之所以能長成肉的模樣,是因為它們的成因與其他石頭不同。鈣質的肉石一般形成于縫隙或者比較大的孔洞里。硅質的肉石則大多形成于石英礦附近,它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到含鐵物質的浸染,就會變成肉紅色,天長日久,石頭表面被風化成有光澤度的表皮,從外觀上看,就是一塊有皮有肉的肉石了。
有價值的肉石必須有肉有皮,如果從外表看來品相很好,就更有價值了。當然,前提是它必須是天然的,如果經過了哪怕一丁點兒的人為修飾,都會損失它的價值。現在,一起來看看收藏家們的藏品,來見識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