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主體街恨華爾街
美國《時代》(11月9日)
美國“主體街”(泛指小企業和平民百姓)和華爾街之間正開始第二輪對戰。很多人討厭華爾街,但主體街在此次危機中也不是無辜的,它的貪婪之心對于金融危機的惡化也起到不可推卸的責任。如今,如果我們要重回經濟復蘇之路的話,那主體街和華爾街必須要學會相互理解,共渡時艱。
思想者
美國《新聞周刊》(11月9日)
權威、理性、博學、邏輯性強、遵循教科書式的道路去追尋清潔能源和減排環保之路,這就是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一直在我們心中的最好印象。但他也有不盡人意的一面:他實際上認為,只有議員和商業領袖才能解決全球氣候問題。隨著氣候問題的不斷發展變化,如今的戈爾對于全球變暖的認識也在迅速深入。
下滑的出生率
英國《經濟學人》(10月31日)
在工業化進程中,發達國家人口出生率都在急劇下降,人們變得更富裕,而家庭規模則變得更小。如今,部分發展中國家也出現了類似的出生率下降趨勢。出生率的大范圍和快速下降,讓發展中國家得以減輕負擔,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大空間。不過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人口仍然在不斷增加,仍會對地球環境造成潛在的破壞。所以,如何讓發展中國家在控制人口的同時,不再走浪費大量資源和破壞環境的歐美式經濟發展道路便是當務之急。大致上說,有三種方式能用來限制人類活動對于環境的沖擊:人口政策、技術和政府管理。由于出生率逐步下降,人口政策所能起的作用在未來將比較有限,所以人類只有靠高科技,將世界經濟轉向更清潔的發展之路。而各國政府的減排和鼓勵投資環保產業的政策,也將為維護地球生機起到重要作用。
養老金劇震
日本《東洋經濟周刊》(10月31日)
對養老金制度的不信任已經到了極點。日本人中有至少一半以上的人認為養老金制度已經崩潰,或者是在不久的將來行將崩潰。對養老金制度的不信任,這是老齡化及經濟增長轉緩的發達國家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但只有日本走向了極端。民主黨取得政權后,養老金問題更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
真實的希拉克
法國《新觀察家》(10月29日)
法國總統希拉克在自傳中回憶了他漫長而起伏的一生不過,他已經說盡了一切嗎?《新觀察家》的記者試圖揭示希拉克在自傳中沒有說出的東西。比如,他在書中闡釋了自己的個性,但正如他女兒說的,他是一個謎。細心、慷慨、樂觀、熱情的總統,在自我保護時也會像一個兇狠的自私自利者。
通話費:10元
美國《福布斯》(11月16日)
一頭灰白的頭發,舉止像個老祖父,71歲的全美第五大手機運營商MetroPCS通信公司總裁羅杰·林奎斯特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手機這個千億行業的狙擊手。在雄心勃勃打算重塑這一行業的他的眼里,手機就是一個便宜的數碼產品。雖然“產品”這個詞很沒有格調,但機會也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