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波
2009年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之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快速擴散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我國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的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調整宏觀調控的重點和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省委、省政府也積極采取了相應有效的應對措施,全力“保增長、保就業”,省政府常務會議還專題研究了應對金融危機,促進我省就業的政策及措施。特別是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不管金融危機的影響如何嚴重,即便是經濟發展出現困難,即便是財政收入增長減緩,但對民生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民生工程的覆蓋面只能擴大不能縮小”。這是省政府在民生方面向全省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民政部門作為從事民生工作的重要部門,必須義不容辭地推進省政府工作目標的實現。這里我要強調的是,面對新形勢,民政部門既要把未來的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的措施考慮得更周全一些,更要注重從變化的形勢中捕捉和把握民政工作難得的發展機遇,發現和培育有利于民政工作發展的因素,從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努力開創全省民政工作新局面。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要創新社區建設形式,進—步增強綜合服務功能。在社區建設方面要狠抓全省社區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通過“三個創新”來推動社區建設。首先創新杜區服務方式。要通過社區公眾服務網與政務信息網的整合,推行“一站式”、“一條龍”服務流程,搭建社區快速反應管理平臺。其次創新社區服務載體。要重點發揮社區群團組織、社區民間組織和社會物業管理組織的服務載體作用。創新服務內容,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民間組織參與服務和社區志愿者服務等方式增加服務內容。再次創新資金投入方式。要通過建立社區多元化投入機制,在政府加大資金投入的同時,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流向社區服務業,為提升社區整體功能提供財力保障。在農村組織建設方面,下一步民政部門要認真處理好換屆選舉中的遺留問題,對村委會干部進行一次全面的崗前培訓,并指導各村委會健全工作制度,積極開展工作,打開工作局面。要注意培樹模范村、特色村、優秀村干部等先進典型,通過典型示范,發揮典型的引導作用。
二要構建動態便民機制,進一步改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在社會救助方面,要進一步規范管理和創新便民服務方式,在推進常規救助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物價的變化,建立動態調整困難群眾生活補貼機制。要加大分類施保力度,適時提高低保標準和低保對象補助水平。要做好低收入群體的測算工作,摸清底數,完善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逐步提高城鄉困難群眾保障水平。在救災救濟方面,要打破傳統的救災救濟方式和理念,研究制定我省應對突發、特大自然災害的工作方案和措施,做到救災與扶貧相結合,提高災害救助的快速反應能力。要加強全省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形成比較健全的救災物資儲備保障網絡。要加強防災減災信息化建設,做好各種自然災害的防災減災研究。在工作機制上,要充分調動全社會各界的慈善意識,注重提高社會動員能力,建立反應及時、指揮有效的救災工作機制。在工作程序上,要注重簡化救助困難群眾的程序,并建立相關環節的監督懲處制度,確保各項救助物資和資金及時、足額、公正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
三要探索養老服務模式,推動多種所有制養老機構共同發展。針對日趨嚴重的老齡化趨勢,要在養老理念和機制上積極探索多種所有制養老機構共同發展的途徑,進一步動員社會(下轉7頁)(上接4頁)力量積極參與。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居家養老。居家養老在我國養老服務體系中處于基礎的地位,這是我國的國情和養老傳統觀念所決定的。當前,我們必須順應這一現實,積極拓展對居家老人的服務領域,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通過政府出資、購買服務等方式提供資金支持,推進居家養老發展。社區要發揮對居家養老的支持作用,開展上門服務或定點服務,并拓展緊急援助、日間照料、保健康復,文體娛樂等功能,增強居家養老的社區歸屬感。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社會養老。社會養老將是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要通過發揮國有福利機構的示范作用,全面帶動民辦養老福利事業的發展,促進社會養老。要研究制定相關支持政策,引導企業、民營經濟、個體經營者利用閑置廠房、賓館等設施投資興辦社會福利事業,擴大社會養老機構的數量,提高服務質量,形成社會養老與居家養老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并行發展的良好局面。
四要加大優撫安置力度,進一步鞏固軍地軍民和諧關系。要深刻認識到國內就業的嚴峻形勢給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帶來的困難,重點探索退役士兵社會化安置問題和落實優撫對象優待問題。要在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下,大膽探索市場化安置模式,加大自謀職業力度。要加強對退役士兵的培訓教育,使之有一技之長,在社會再就業中增加優勢。要加大優撫政策落實力度,確保為黨和國家做出貢獻的老軍人、老功臣得到良好的關心和照顧,安度晚年。要進一步做好雙擁工作,為部隊和軍烈屬提供有效的服務,密切軍民魚水關系。
加強領導,努力提高民政工作整體水平
民政工作是一項基礎性,綜合性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需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強化領導,加大投入,擴大社會參與,努力提高民政工作的整體水平。
一要強化領導,加大投入。各級政府要從踐行科學發展觀、執政為民的高度,把民政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強化目標責任,落實工作措施。主要領導要經常過問民政工作,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傾斜。分管領導要投入更多精力,統籌協調,靠前指揮,解決民政工作發展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各級政府要加大民政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民政事業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特別是在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優撫、救災、社區建設等方面的資金投入,要在保持去年的基礎上,實現新的突破。
二是加強協調,形成合力。要廣泛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充分調動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共同推動民政事業的發展。民政部門要切實履行牽頭部門職責,加強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監督管理。各有關部門要樹立大局意識、全局觀念,主動配合、竭誠支持民政事業發展,形成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民政工作,引導社會各界關心和支持民政工作,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民政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是加強學習,提高素質。隊伍建設是根本,也是保證。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把隊伍建設作為關系事業長遠發展的基礎性工作。要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素質,教育各級民政領導干部牢固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堅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的過程中檢驗干部隊伍;在條件艱苦、環境復雜、矛盾集中的地方鍛煉干部隊伍;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實踐中引導干部隊伍奮發有為、建功立業。要加強對各級民政工作者的政策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民政工作者的政策理論水平、組織協調能力,要狠抓勤政廉政建設,用敬業、執著、勤懇、務實的工作作風,樹立民政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編輯/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