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成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前提在于學習,關鍵在于實踐。近年來,西林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從西林實際出發,堅持政府推動和市場拉動相結合、自力更生和借助外力相結合、改造老企業和發展新企業相結合,一手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鋼鐵工業做大做強;一手抓培育發展接續產業,促進有色冶煉基地加快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延伸兩大產業鏈條,積極推進原材料產品向深加工產品轉變,加速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著力打造伊春工業重鎮。
一、推進鋼鐵工業做大做強,著力打造主動接軌龍江鋼鐵前沿高地
經濟振興靠工業,工業振興看鋼鐵。素有“龍江鋼鐵脊梁”之稱的西林鋼鐵集團坐落在伊春市西林區。如何把鋼鐵工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主動接軌龍江鋼鐵前沿高地。近幾年,西林區積極采取“滿貫逼叫”的方式來贏得戰略機遇期。打橋牌的人都知道,拿了一手比較好的牌,但是牌底并不很高,只有通過與伙伴的互動,才能打出一個滿貫,取得最好的成績。換言之,政府和企業互動的好,在重要的機遇期內就能贏得更多的先機,搶先發展。一是主動不缺位,幫企業減負服務。二是幫忙不添亂,為企業加油助力。三是助推不懈怠,保鋼鐵龍頭地位。
二、促進有色冶煉業加快發展,著力打造伊春經濟轉型升級示范基地
作為運動員,在激烈的比賽中,總習慣用一種跑步姿勢,不會根據場上瞬息萬變的形勢來分析判斷自己,就很難超越對手,取得好成績。作為政府總是依靠一種思維、一種眼光、一種產業,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只有適時調整跑步姿勢,從單一的產業結構解放出來,用戰略的思維、全局的眼光、率先的勇氣,擴展產業,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極,才能實現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一是調整“姿勢”,放大產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潛力,大力發展接續替代產業,明確提出了促進有色冶煉業加快發展目標。二是發揮優勢,建立基地。目前,8萬噸鉛冶煉項目建設正在有效全力推進,今年硫酸和焙燒生產線將建成。與此同時,10萬噸鋅冶煉項目可研報告和環境評價已經完成,立項、審批等工作進度正在運作中。三是打造強勢,引領發展。按照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經營的要求,實現產品多元化,開發一批“高精尖優”新產品,推進有色產業升級。
三、大力發展工業循環經濟,著力打造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經濟重地
眾所周知,“彎道超車”在交通法規中是明令禁止的,但在競技賽車中,高水平車手多選擇對手在拐彎減速、危機四伏之際,加踩油門搶道勝出。正是基于這一賽道制勝的黃金定律和成功啟示,幾年來,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發展工業經濟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方針,大力發展工業循環經濟,著力在打造小興安嶺經濟重地上實現“彎道超車”。一是建立孵化器,集約發展。目前,工業園區已落戶企業35戶,其中投資超千萬元的企業8戶、超百萬元的企業10戶,循環經濟龍頭企業3戶,有市級以上新產品及定型產品7種。二是放大顯示器,集群發展。我們依托大企業,采用集約生產、循環生產技術,著力開發高附加值下游產品,堅持走產業鏈延伸拓展之路。認真調查企業生產剩余物和廢棄物的數量、成分、可利用價值、市場前景、技術工藝、科技含量,摸清鋼鐵生產所需的原附材料的質量標準、產地、生產工藝、用量等基本情況。并同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相關企業建立廣泛聯系,對項目逐一分析論證,嚴格篩選立項,確保項目立項有根基、技術有含量、開發有價值、產品有市場、企業有效益。目前,共立項吃配項目61項,已開發30項,儲備31項,為循環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三是引進助推器,科學發展。按照生態功能區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礦區環境綜合治理,針對不同規模的尾礦庫,利用綜合手段開展實驗性攻關,從技術可行、市場需求、勞動組織、經濟成本等多方面進行工程化實踐。采用先進技術綜合利用好采掘、選礦、冶煉過程中含重金屬砷及硫等有害元素的廢水、廢氣、廢渣,使其變廢為寶。加強礦山環境調查、監測和災害防治,加大非煤礦山沉陷區、廢棄礦山和老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力度,推進礦產資源科學有序開發,加快生態功能區建設步伐。
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著力打造新型工業化先行之地
我們堅持把軟環境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全力打造“創業樂園、發展樂園、生活樂園”的新型工業化先行之地。一是努力營造更加親商的投資環境。我們提出不論歸誰所有,有貢獻就行;不論規模大小,能發展就行;不論業主來源,有作為就行,敢于攀高結貴,實現“借時、借勢、借力”發展。抓住項目落地這一根本,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多次率團赴江西、湖北、河北、河南、遼寧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二是努力營造更加高效的服務環境。三是努力營造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四是努力營造更加公正的法制環境。五是努力營造更加優越的人文環境。不斷營造“親商、重商、愛商、敬商、護商”的良好氛圍,全面加強信用社會建設,進一步提高了全區經濟發展的“軟實力”。□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