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鋮坪 史維學
只有開拓才能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只有發展才能創造輝煌。北安民政局領導班子緊緊抓住開拓創新這一工作理念,不斷加快民政發展步伐,使民政建設環境有了全新的變化,領導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向心力得到加強,干部職工素質全面提升,團結向上氛圍空前濃厚,民政事業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近年來,北安市民政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為宗旨,緊緊圍繞改善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實現了民政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先后被授予“黑龍江省民政工作先進市”、“黑龍江省民政系統先進集體”、“黑龍江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黑龍江省地名勘界先進單位”、“黑河市民政工作先進單位”、“黑河市民政工作創新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局黨總支書記、局長李安晶同志也獲得“全市十佳公仆”的殊榮。
一、健全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全面提升社會救助水平
堅持從解決困難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積極探索創新,強化管理,切實加大城鄉困難群眾救助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了統籌城鄉、責任明確、管理規范、保障有力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一是不斷完善城鄉低保制度。堅持把做好城鄉低保工作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來抓,認真抓好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建設。創新動態管理模式,連續三年復查,共取締9 258人,低保人數凈減少4 526人。創新低保管理體制,堅持低保審批三級管理體制,建立了低保局工作人員責任追究制度,最大程度上杜絕了“關系保”、“人情保”等現象的發生。積極推進低保工作信息化管理,率先研制開發了管理軟件,應用了城鄉低保信息化管理系統,建立了困難群眾和低保對象電子檔案數據庫;成立了低保服務大廳,實現了“一站式”服務。創新分類施保管理機制,對現有享保人員進行了分類,為重病重殘、“三無”人員、70歲以上老人、單親學生家庭,相應每月加發80元、50元、30元,把有限的資金向最需要救助的群眾身上傾斜。目前全市享受低保對象人均補差全部達到或超過省里規定的標準。近三年,累計發放低保資金及各項補貼2.6億元。二是全面建立城鄉醫療救助體系。切實做好城鄉醫療救助工作,制定了城鄉《醫療救助工作實施方案》,確定了救助對象、明確了救助程序。資助9 325名貧困人員加入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對患有大病的647人進行了醫療救助,救助金額近300萬元。在農村醫療救助工作中,取消了起付線,將封頂線由4 000元提高到6 000元。同時,為切實解決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制定出臺了《北安市自然災害救助預案》和《北安市災民轉移預案》,提高了災害緊急救援和應急響應能力,保證了災民的基本生活。成立了慈善協會,廣泛開展慈善募捐活動,近年來接收各界捐贈款物折合人民幣500余萬元。汶川地震發生后,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募捐活動,累計接收社會各界賑災資金292萬元,衣被3 100件,充分體現了全市人民對災區人民的深情厚誼。三是積極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積極探索實施“公辦、民營互動,集中、分散供養結合”的社會養老新模式,實現了社會福利社會化。2006年,投資340萬元,興建了占地15 000平方米,可容納200人入住的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的中心敬老院;2007年,投資840萬元,籌建了占地 10 000平方米,建設面積4 0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廣泛吸納社會資金,鼓勵、支持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全市社會辦養老機構已發展到21家,養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二、認真落實優撫安置政策,扎實做好優撫安置工作
堅持以落實政策法規為重點,以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為突破口,大力推進安置改革,確保各項優撫安置政策有效落實。一是切實解決重點優撫對象的“三難”問題。建立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使重點優撫對象的定補標準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2008年,在國家發放180元生活補貼的基礎上,為重點優撫對象每人一次性加發500元生活費,并將重點優撫對象全部納入低保范圍;投資89萬元,為158名重點優撫對象維修、改造住房;積極解決重點優撫對象醫療待遇問題,將醫療補助標準由原來的2 000元提高到3 000元,患癌癥的一次性補助由原來的5 000元提高到6 000元,將每人每年280元的門診補助提高到720元,資助農村重點優撫對象全部加入新型合作醫療,享受大病救助待遇。二是認真解決1998年以來安置未上崗退役士兵的遺留問題。針對1998年以來安置未上崗退役士兵人數多、就業渠道窄、安置難度大的突出問題,一方面利用多種渠道向退役士兵宣傳政策,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目前已為145人辦理了自謀職業手續。解決了1998年以來安置未上崗退役士兵的后顧之憂。三是妥善化解1993-1999年復員干部的不穩定問題。高度重視涉軍信訪工作,建立了包保責任制,為5名符合條件的復員干部辦理了基本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手續,并且為其每人每月發放450元生活費,使復員干部的生活問題得到了較好解決,消除了不穩定因素。
三、扎實推進基層政權建設,不斷提高群眾自治水平
始終把加強基層政權建設作為民政工作的重要職責,不斷加強村民自治建設和社區自治建設,努力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一是創新推進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村務公開方面,在每個鄉鎮確定了村務、財務“兩公開”試點,下發了《鄉村“兩公開”目錄》,在公開內容上,把村級財務收支、集體資產及其處置、工程項目投資和各類專項資金使用等情況作為公開的重點;在公開模式上,鄉(鎮)設置公開園地,村設置公開專欄,屯設置公開點;在公開時限上,設立公開日定期公開,對于“三重一大”事項和群眾應及時了解的其他事項隨時公開。民主管理方面,組建了村級民主監督委員會,加強了對村級執行政策情況、廉潔自律情況和村級財務等情況的監督。黑河市在北安市召開了新農村建設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現場會,推廣了北安市經驗。二是切實加強新型社區建設。研究制定了加強社區辦公用房建設政策,加強了標準化社區建設力度。對在職社區干部的生活補貼標準進行了調整;多方籌措資金,高標準完成了標準化社區建設任務;有計劃地開展了村改社區試點工作;改善了社區基礎設施,完善了社區服務功能,增進了社區服務水平。
四、切實加強社會事務管理服務,有效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加大殯葬改革工作力度,轉變經營理念,兩個殯儀館成立了殯儀服務中心,增設服務項務,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降低收費標準,制定了低保戶、農村居民減免收費政策,減少了喪主負擔,使北安市市區及周邊鄉鎮的尸體火化率達95%。軍供站堅持平戰結合,為過往部隊提供優質的服務,在全省軍供工作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被評為“全省軍隊飲食供應先進站”。救助站堅持“自愿求助,無償救助”的原則,近三年累計救助過往求助人員2 600余人次,被評為“全省救助工作標準站”。敬老院被確定為“免檢單位”。認真執行《婚姻法》和《婚姻登記條例》,扎實做好婚姻登記工作,登記合格率達到100%。
五、積極爭取黨委政府重視,民政工作整體地位得到提升
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對民政工作的重視和領導,有效提升了民政工作在社會上的整體地位,推動了北安民政事業創新發展。一是積極爭取將民政事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召開的黨代會、人代會、經濟工作會等重要會議,民政局都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將民政工作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一同部署、一并安排。近年來,北安市歷次全委會講話、市政府工作報告都對民政工作進行了重點部署,并且每年都把民政事業建設項目納入發改委年度規劃,為增加民政事業經費投入開辟了新渠道。二是積極爭取將部分民政工作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內容。近年來,民政局爭取市政府先后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加強社區建設”、“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內容納入了為民辦實事的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部門工作變成了政府中心工作,變民政部門獨家操辦為有關部門共同協辦。三是積極爭取將民政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增長快車道。對每年的財政預算申報,民政局都早研究、早思考、早安排,對新增項目的申請理由、測算說明等具體情況進行反復調研和論證。平時,民政局也積極邀請財政部門參與民政工作調研等活動,使財政部門增進了對民政工作的認識和了解,加大了對民政工作的財力支持力度。
輝煌的業績已載入史冊,面對著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新時期民政工作,北安民政局決心要以爭創一流的業績為目標,實現工作創新、思路創新,使民政工作實現新發展、新跨越。□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