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玉芹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尤其是新的《會計法》的出臺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為經濟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會計,必須抓住機遇,適應新形勢要求,提高工作質量,加速會計現代化進程。
一、現代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
1.原有的產權理論及制度加劇了股東、經營者和員工之間的利益沖突。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上的經濟,它使傳統的以廠房、機器、資本為主要內容的資源配置結構變為以知識資本為主的資源配置結構。在現有的市場經濟中,創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識技術的員工在企業財富的創造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傳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時期,現代企業已不再僅僅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問題,現代企業實際上是財務資本與知識資本這兩種資本及其所有權之間的“復合契約”,是“利益相關者”的產權合作。在這種情況下,財務人員有必要進一步明確應該以誰的利益最大化為企業的理財目標。
2.風險理財已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問題。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企業會面臨更多的風險:①由于經濟活動的網絡化、虛擬化,信息的傳播、處理和反饋速度將會大大加快,倘若內部和外部對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時,或者企業當局不能及時有效地選擇利用內部和外部信息,會加大企業的決策風險。②由于知識積累和革新的速度加快,倘若企業及其員工不能及時作出反應那就不能適應環境的發展變化,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風險。③高新技術的發展,使產品壽命周期不斷縮短,這不僅加大了存、貸風險,而且加大了產品設計、開發風險。④由于“媒體空間”的運用,使得國際資本流動加快,由此使貨幣風險進一步加劇。⑤在追求高收益驅動下,企業將大量資金投放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無形資產上,使投資風險進一步加大。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種風險及危機,使企業更好追求創新與發展已是財務管理需要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3.現有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內容已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投資決策需要。傳統工業經濟時代,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廠房、機器、資金等有形資產;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產結構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計算機軟件、人才素質、產品創新等無形資產所占比重將大大提高。無形資產將成為企業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資對象。但現今財務管理的理論與內容對無形資產涉及較少,在現實財務活動中,許多企業往往低估無形資產價值,不善于利用無形資產進行資本運營。傳統的工業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內容已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投資決策的需要。
4.現有的財務機構設置與財務人員素質嚴重妨礙著信息化、知識化理財。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以快、準、全的信息為導向。企業財務機構的設置應是管理層次及中間管理人員少,并具有靈敏、高效、快速的特征,我國現有企業財務機構的設置大多數是金字塔形,中間層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創新和靈活性;財務管理人員的理財觀念滯后、理財知識欠缺、理財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識的主動性,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一切與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相去甚遠,嚴重妨礙了信息化、知識化理財的進程。
二、知識經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創新
1.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與經濟發展緊密相聯的,這一目標的確立總是隨經濟形態的轉化和社會進步而不斷深化。世界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化,企業知識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識的不斷增加、更新、擴散和應用加速,深刻影響著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使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向高層次演化。
2.融資管理的創新。企業融資決策的重點是低成本、低風險籌措形式的金融資本。知識經濟的發展要求把融資重點由金融資本轉向知識資本,這是由以下趨勢決定的:知識資本逐漸取代傳統金融資本成為知識經濟中企業發展核心資本,金融信息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運用,加快了知識資產證券化的步伐,為企業融通知識資本提供具體可操作的工具。
3.資本結構的優化創新。資本結構是不同資本形式、不同資本主體、不同時間長度及不同層次的各種資本成分構成的動態組合,是企業財務狀況和發展戰略的基礎。知識資本在企業中的地位上升,使傳統資本結構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識經濟的要求優化資本結構。優化創新資本結構的原則是通過融資和投資管理,使企業各類資本形式動態組合達到收益、風險的相互配比,實現企業知識占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4.風險管理方法的創新。風險是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重要因素。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本經營呈現出高風險性和風險表現形式多樣化的特征:一是知識產品價格中物質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小,而研究開發的固定成本急劇上升,使經營風險多倍擴大;二是因金融市場和內部財務結構的變化使財務風險更為復雜和多樣化,如技術債務資本的流失、泄密、被替代或超過保護期可能導致企業的破產,人力資本產權的特殊使用壽命和折舊方法會增加現有資本結構的不穩定性;三是開發知識資產的不確定性水平提高,擴大了投資;四是作為知識資本構成要素的企業信譽、經營關系等變化使企業名譽風險突出。為此應以現代手段創新風險管理方法:一方面要對風險的各種表現形式進行有效識別,確定風險管理目標。另一方面要建立風險的計量、報告和控制系統,以便采取合理的風險管理政策。
5.財務分析內容的創新。財務分析內容是評價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診斷企業現在財務狀況、預測企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有效手段。隨著企業知識資本的增加,企業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和發展趨勢越來越受制于知識資本的作用,對知識資本的分析也因此構成財務分析的重要內容。一是創新指標,如知識資本創新力;二是效率指標,如知識利用率、知識資本利潤率;三是市價指標,如每股知識資本賬面價值、知識資本與每股盈余比率;四是穩定指標,如知識資本增長率,知識資本損耗率等。設立知識資本與物質資本匹配指標和綜合指標。
6.財務成果分配方式的創新。財富分配是由經濟增長中各要素的貢獻大小決定的。隨著知識資本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知識資產逐步轉變為財富分配的軸心,財務分配方式的創新需要:確立知識資本在企業財務成果分配中的地位,使知識職員及利用知識的能力在總體上分享更多的企業財富,改革以工作量為基礎的業績評估系統,建立因人付薪、以個人所創造的價值的合理比例為基礎的分配機制。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