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公訴是國家刑事訴訟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確保辦理的案件不偏不倚,不枉不縱,使有罪的人得到法律的制裁,使無罪的人免受刑事追究,是我們公訴部門的重要職責。規范執法行為,保證公訴案件的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到檢察工作整體水平,關系到檢察機關的執法形象。公訴部門要樹立辦案質量是生命線的意識,規范公訴工作,努力提高辦案質量,促進檢察機關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的全面提高。
一、高素質的公訴隊伍是保證案件質量的基礎
一流公訴隊伍,才能創一流公訴業績。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公訴隊伍是規范執法行為,保證案件質量的基礎。在新形勢下,要充分認識到公訴隊伍建設對公訴工作特別是保證公訴案件質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配強公訴隊伍。把政治覺悟高、道德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善于鉆研、勇于探索、精通法律知識的干警調入公訴部門,為公訴部門增添新鮮血液,并作為后備力量予以培養,以適應新時期公訴工作的需要。
2.抓學習,提素質。公訴人員的基本素質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包括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文化素質。要通過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樹立現代執法理念、培養公正嚴明的司法品性和職業操守為目標,不斷加強對政治業務理論和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用先進的理念指導辦案,做新型的公訴人。通過庭審活動來活化公訴人掌握的知識,這不僅是對公訴案件質量本身的檢驗,也是對公訴人業務素質的考驗。并要實施檢察長出庭觀摩活動。對檢察長出庭公訴,或者比較復雜的案件,組織本院干警對公訴的情況進行庭審觀摩、庭后評議,來提高庭審應變和指控犯罪能力,以真正達到提高公訴人素質的作用。
3.抓養成,強素質。公訴部門要充分認識檢察機關的權力是人民的權力,我們是受人民的群眾委托來執法,作為公訴部門的檢察官,為人民服務、執法為民是我們職責的本質要求。根除特權思想和霸道作風,情為民所系,法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堅持公正執法,嚴格執法;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依法辦案。通過作風養成,強化綜合素質。
二、規范化執法,是確保公訴案件質量的核心
公正、合理的程序是現代法治的重要基石。沒有程序的公正,就沒有實體的公正。案件質量的高低,包括兩個方面,即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作為檢察機關,要公正首先就得依法辦案,即在現行的司法體制下,按照現行法律規定,既追求實體公正,努力做到每一個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量刑適當;又要追求程序公正,嚴格保障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二者并重。因此作為公訴干警,要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思想,強化法治意識,特別是程序意識、人權意識、證據意識、時限意識等,嚴格依法辦事,努力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切實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確保公訴案件的質量,切實維護人民的利益。
1.規范辦案流程。公訴部門要制定辦案流程圖,把規范意識貫穿于辦案的每個環節,層層把關,使公訴工作的辦案流程清晰,各個環節責任明確,案件質量管理得以加強。第一,要規定公訴案件各自受理的條件和不受理的情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要規定起訴案件的審查由主訴(主辦)檢察官辦理。對審查的內容、審查的程序、審查結果的處理均要作行之有效的規定。第三,從庭前準備和出席法庭兩個方面規范主訴檢察官提起公訴的活動。第四,規定主訴(主辦)檢察官引導公安機關和自偵部門偵查取證的任務、內容和程序。第五,從偵查監督和審判監督兩個方面加以規范,保障公訴部門法律監督職能的充分發揮。
2.規范執法行為。執法行為是執法水平的必然體現,也是確保公訴工作質量的重要環節。首先要對出庭用語進行規范。提倡公訴人、助手出席法庭使用普通話,要具體規定宣讀起訴書、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和鑒定人、表示反對、要求舉證、質證、法庭辯論、量刑建議等各項活動的規范化語言。其次對接待辯護人及訴訟代理人進行規范。要求承辦案件的主訴(主辦)檢察官及助手嚴格按照程序會見辯護人及訴訟代理人,嚴禁私下會見。同時,接待人員應當做到熱情服務,禮貌待客,用語規范,謝絕接待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應當講明法律規定和理由,禁止態度生硬。通過全面的規范執法行為,使公訴干警基本做到文明執法、秉公辦案,尊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杜絕打罵侮辱當事人現象的發生。
3.規范監督機制。公訴部門要強化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和完善外部監督機制。對內,主訴檢察官在審查起訴的時候,對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上重改輕的案件,對改變罪名的案件和不起訴的案件均應經部門負責人審核后報請分管檢察長決定;對其他案件則賦予主訴檢察官充分的自主權。第一,加強對退回補充偵查案件的管理。實行第一次退查部門負責人備案審查,第二次退查向分管檢察長匯報制度。第二,實行事前備查制度,對主訴檢察官在職權范圍內做出追訴漏犯決定的活動進行規范。第三,實行部門負責人提起討論制度。部門負責人在案件備查過程中,認為主訴檢察官的處理意見不正確或不同意主訴檢察官的處理意見,有權向分管檢察長或者檢委會提起研究或決定的程序。對外,我們也要強化外部監督機制。對偵查機關的定性及偵查程序是否合法進行監督和審判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
三、科學化管理,是確保公訴案件質量的關鍵
科學化的管理機制,是確保案件質量的關鍵。公訴機關的工作主要包括審查起訴、提起公訴和出席法庭支持公訴三項互相聯系而又以提起公訴為核心的訴訟活動。通過對犯罪的追訴,為審判和處罰犯罪奠定基礎,以實現國家對犯罪的追究和制裁,保護國家、社會和公民的權益。
1.深化公訴機制改革,推行主訴檢察官辦案責任制。通過主訴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建立和推行,形成一套符合訴訟規律的公訴管理機制,培養一支穩定、高素質的職業化公訴人隊伍。建立主訴官案件質量管理、評價機制,利用科技手段,暢通信息,完善發現、糾錯機制,將辦案質量、業績與職稱晉升、提高待遇結合起來。使每位主訴官都能思想上樹立起質量意識,把案件質量作為審查起訴工作的重中之重。使主訴檢察官意識到,如果沒有質量,就沒有一切。使檢察官在接到案件后,要細致閱案,吃透案情,通過對事實和證據的審查,對案件進行全面分析和比較,從而做出起訴或不起訴的決定,真正做到公正、嚴格。
2.創建以引導偵查為核心的監督制度。公訴工作在刑事訴訟中處于承上啟下的樞紐地位,偵查環節案件質量的高低和審判環節法官對事實證據定性的認識,都可能成為無罪判決的關鍵原因。在偵查環節,重點是健全公訴引導偵查機制。一是通過適時介入,對偵查機關的定性及偵查程序是否合法進行監督,同時引導偵查人員按庭審要求收集完善固定證據。二是通過偵訴聯席會議,分析研究協調商討對重大、復雜、疑難案件的處理及當前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向對方通報上級有關會議精神,以達到統一思想、協調行動的目的,共同圍繞案件質量做文章。三是規定對擬減少犯罪事實、改變定性、作絕對、存疑不起訴的案件,都要聽取偵查人員的意見,以在研究決策時參考,通過主動征詢偵查人員的意見,雙方就案件事實、證據、適用法律等方面的情況深入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業務素質與辦案水平得到共同提高,同時也使偵查人員切實感受到公訴人對偵查工作的尊重,進一步激發了偵查人員協同配合的積極性及共同保證案件質量的責任感。提高偵查的目的性、針對性和證據質量,為提高公訴質量和效率奠定基礎。
3.以強化法律監督為平臺,拓寬刑檢工作新領域。法律監督是憲法賦予檢察機關的主要職能。檢察機關在人大的監督和黨委的領導下,行使法律監督權,就應當充分利用黨委(政法委)、人大、信訪資源。對于在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其他機關的問題,在必要時,完全可以而且也應該通過黨委、人大糾正、解決。要不斷拓寬監督的視野,特別是要把偵查監督作為強化刑檢法律監督的重點。逐步將監督環節前移,延伸到對一些司法行為、行政行為的適時監督上,拓展監督的空間。進一步提高法律監督在整個刑檢工作中的地位,從而真正貫徹憲法賦予的監督職責,也使憲法規定的人大監督權通過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落到實處,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執法公正,保證公訴案件的質量。□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