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江輝
提高油田注水質量,關系到油田最終采收率,關系到油田能否持續有效發展。提高注水井洗井質量是提高注水質量,進而確保油田注好水、注夠水的重要環節之一。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注水井洗井液嚴禁向外排放,注水井洗井只能采取罐車洗井或者密閉除砂裝置洗井,洗井液最終回到油氣集輸系統中循環使用。罐車洗井和密閉除砂裝置洗井,由于洗井條件的限制,洗井時間和洗井排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這樣就會出現一部分水井洗井后達不到洗井效果的問題。因此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摸索和改進現有注水井洗井方法,發揮好洗井作用,進而提高注水井洗井質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
一、關井降壓時間的探討
目前,注水井洗井前要求關井降壓30分鐘。關井降壓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地層壓力下降過快,在套管壁形成較大壓力差,從而引發套管變形損壞。但在實際關井降壓過程中,由于每口井所在的層系、有效厚度等因素不同,水井壓力變化情況也不同。有些井壓力下降很快,如果關井降壓時間過長,就會不利于下步的放溢流和洗井。為了確定合理的關井降壓時間,我們將試驗的90口井降壓過程中每2分鐘錄取一次壓力值,將錄取的壓力與時間對應關系繪制壓力——時間關系曲線,依據曲線上壓力下降轉折點的特征將注水井關井壓力下降情況分為以下四類:快速下降型(壓降明顯變化時間在3分鐘左右),初期下降型(壓降明顯變化時間在10分鐘左右),中期下降型(壓降明顯變化時間在30分鐘左右),基本不降型(40分鐘以內壓力無明顯變化)
動態洗井法關井降壓時間確定的具體操作方法:在關井降壓過程中,由洗井工在井口安裝壓力表,同時每2分鐘已錄壓力值,當連續3個壓力值之間壓力波動不超過±0.2MPa時,視為壓降變化趨于穩定,此時可以轉入放溢流階段操作。

二、放溢流時間的探討
井底溢流是將井底臟物排出井筒的力法。目前,注水井洗井時要求溢留時間為10分鐘。但隨著油田井網的逐步增加,井況日益復雜,每口注水井的溢流量也不盡相同。溢流量的大小與地層壓力、啟動壓力等有關。有的注水井溢流量0~3分鐘就能放盡,有的注水井溢流量較大,放溢流30分鐘后噴量仍然為9.3m3/h。對并底壓力較高、溢流量大的井來說,適當延長放溢流時間,靠溢流作用將叫:底臟物帶出地面,效果比正常洗井要好。對溢流量較低的井,容易發生洗漏的現象,洗井前應保持一定的地層壓力,即保證溢流量。
動態洗井法放溢流時間確定的具體操作方法:
1.無溢流量井:應馬上轉入洗井過程。
2.溢流量較小井:當放溢流木期達到5m3/h,即可轉入洗井,因為在溢流末期應保留一定的溢流量和地層壓力,以保證洗井過程中不出現洗漏現象。
3.溢流量較大井:應適當延長放溢流時間,靠溢流將井底臟物帶出地面,效果比洗井效果要好。當放溢流末期達到5m3/h,即可轉入洗井,或者是目視觀察水質與來水一致也可轉入洗井。
三、洗井排量的探討

目前注水并洗并時采用升排量法,即15m3/h、20m3/h、25m3/h三個固定排量洗井。但在實際洗井過程中,三個排量固定洗井方式有時與出口排量大于進口排量的原則相矛盾。筆者認為,在溢流階段溢流量小或無溢流井,相對井底壓力較低,通過溢流無法將井底臟物吐出,需采用大排量洗井方式,將井底臟物帶出。對溢流量大的并采用長時間低排量洗井方式,借助溢流本身將井底和管壁臟物沖出井口。
動態洗井法確定洗并排量的具體操作方法:
1.無溢流量井:采用降排量法,先20 m3/h洗井0.5小時,然后15m3/h洗并1小時。
2.溢流量較小井:采用降排量洗井,先25m3/h洗井0.5小時,然后20m3/h洗井0.5小時,再15m3/h洗井0.5小時。
3.溢流量大的井:15m3/h持續洗井2小時。

四、洗井效果
2008年,我們對90口井進行了洗井試驗,從表2我們可以看出,動態洗井法由于針對刑每口注水井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洗井方法,針對性和適應性都明顯好于常規洗井方法,洗井無效井比例為2.22%,明顯低于常規洗井無效井比例。90口井平均油壓下降0.4MPa,水量上升21m3,洗井效果也好于常規洗井。
五、幾點認識
1.注水井動態洗井方法是在目前條件下提高洗井質量,同時能夠節省洗井水量的一種有效方法。
2、動態洗井法核心是洗井時應該依據單井的實際情況,確定每口井各自不同的關井降壓時間、放溢流時間和排量。
3、具體關井降壓時間、放溢流時間和排量可參照本文提出的做法,并在實踐中進一步摸索確定。□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