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阿秋
提高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是我們黨執政以來常抓不懈的一個根本性任務。提高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其中的實踐和監督是其重要環節。鑒于這方面已多有論述,筆者就不再贅言,謹從以下方面做進一步的分析和探討。
一、提高依法執政能力,把執政能力和執政方式納入法制軌道
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必須增強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成效。各級領導干部應進一步提高依法執政的意識,不斷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帶頭知法、懂法、用法、不斷提高自己依法辦事的能力。
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必須大力改進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從黨的歷史方位和時代任務出發,用法律規范和調整執政的方式,善于把黨的關于國家重大事務和主張,經過法定程序變成國家意志。只有依法執政,按照法律法規指導自己的工作,才有利于貫徹黨的主張,體現人民的意志,黨的方針政策才能從制度上、法律上得到貫徹執行,不斷實現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二、提高民主決策能力,確保決策正確性科學性
提高民主決策的能力,重要的是堅決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民主集中制是根本的領導制度和組織制度,是保證決策科學、合理、有效的制度。提高民主決策的能力,就要認真貫徹“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十六字方針。凡是帶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要經過黨委集體研究決定、不能倉促決策,也不能久拖不決,更不能違背集體領導的議事程序和規則擅自決策。特別是在決策熱點敏感問題時,更要強化集體領導的作用,堅持沒有調查研究不決策、未經咨詢論證不決策、自覺把自己置于集體領導之中。要善于把不同意見和矛盾化解在會下,切實使醞釀過程成為學習政策規定、溝通不同意見、比較各種方案的過程,在思想碰撞中尋求最佳決策。
三、提高群眾工作能力,不斷鞏固和擴大執政根基
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密切聯系群眾,是各級領導干部提高執政能力的根本紐帶。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就要牢固樹立執政為民、國以民為本、黨以民為基、萬事民為先的觀念,堅持相信群眾毫不動搖、依靠群眾堅定不移,時刻關注群眾生產生活、群眾創造和群眾情緒,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必須時刻保持與人民群眾患難與共、生死相關的深厚感情,把這種真實情感傾注到做群眾工作的過程中,堅持用政策解疑心、用保障穩人心、用解困感人心、用真情換真心、不斷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水平。
四、提高選人用人能力,造就高素質領導干部隊伍
提高用人選人的能力,應建立一整套科學完善的干部管理制度,做到選賢任能。只有建立一整套科學完善的干部管理制度,才能用制度的規范不斷提高選賢任能的水平。在和平建設時期,應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要求、干部崗位職責、選拔的標準統一起來,當做“賽場”,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要在建立健全有利于國體政體根本建設、有利于事業發展、有利于干部成長的機制上下功夫,研究、探索、制定出良好機制,才能用“馬場賽馬”的辦法選好人。要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用科學的制度、民主的方法、嚴密的程序、嚴格的紀律,把干部選準用好,把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建設好。
提高選人用人的能力,需要樹立責任意識,保證使用好、管理好干部。實踐證明,搞好干部的經常性管理,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要注重抓好干部的實際鍛煉和思想教育,為干部的成長創造有利條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把干部放到環境艱苦、矛盾集中、困難突出的地方去磨煉,以實踐為課堂,崗位為平臺,在實際工作中培養、選拔和使用干部,真正做到既管思想又管作風,使黨的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健康和活力。
五、提高修身從政能力,增強執政凝聚力和感召力
提高修身從政的能力,應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權利觀問題也是世界觀問題,是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視作為人民服務的手段,還是把它當做謀取私利的工具,這是衡量權力觀正確與否的分水嶺。權力觀問題解決不好,就談不上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提高執政能力就無從談起。只有看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才會秉公用權,以天下為己任,把精力傾注在黨的事業中,為官從政一任,修身養德一生,不辱使命,鞠躬盡瘁,惠澤千秋萬代。
提高修身從政的能力,應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做到清正廉潔。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是領導干部執政的素質要求和道德規范。做到這這一點,就要牢記“兩個務必”,率先垂范,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分之想,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用好的思想、好的能力、好的作風、好的形象、帶動和凝聚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奮斗?!?/p>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