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力 張 赫 馮志紅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關系我國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穩定的全局。努力為“三農”服務,是檔案部門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重要舉措。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檔案是人們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重要依據,檔案事業是一項崇高的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方面?!边@對廣大檔案工作者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因此,目前在國家高度重視“三農”發展的新形勢下,檔案部門就要圍繞黨和國家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大政方針,深入農村,貼近農民,服務農業,不斷拓展檔案工作服務“三農”的新領域,創新服務的新機制,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一、服務“三農”是完善、創新檔案工作的客觀要求
服務是檔案工作的永恒主題,是檔案工作長遠發展的根本動力。為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和農民增收服務,是新時期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一,檔案工作服務“三農”能夠有力鞏固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檔案部門可以通過加強土地承包和流轉、稅費改革、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科技推廣、村務管理、勞動力轉移等方面檔案的管理,積極維護農民的利益,保障農村的社會穩定,促進黨在農村各方面政策的落實,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第二,檔案工作服務“三農”能夠有力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檔案是人民群眾生產實踐的真實記載,是認識和把握生產發展規律的重要依據。農業和農村檔案的管理舞臺廣闊,負有重要的使命??蔀闇p輕農民負擔、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三,檔案工作服務“三農”能夠有力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檔案部門要針對新形勢下農民的急切需求,通過一手抓檔案建立、一手抓服務,初步形成以鄉鎮、村屯、民營企業為工作主體,以農民為服務對象的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管理體系,深入探索檔案工作服務“三農”的有效途徑,為農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
二、積極探索檔案工作服務“三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創新檔案工作服務“三農”的新機制,強化檔案資源的建設,發揮好檔案工作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的“雙向”職能作用,為“三農”工作服務。
第一,提高檔案工作服務“三農”的水平。服務是衡量檔案工作質量的最重要標準,要讓檔案工作為“三農”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好務。加強“三農”檔案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檔案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檔案業務標準和操作規范,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開展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檔案的服務質量和依法治檔、的能力。要突出服務“三農”檔案工作的地位,加大工作的領導力度和支持力度,為其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要按照統籌發展的要求,將農村檔案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有關部門的目標考核。財政部門在確定年度預算時,把農村檔案工作所需經費和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檔案工作正常運轉。發展改革、科技等部門要對農村檔案的重點科研項目、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給予積極支持,在項目立項、資金投放上統籌安排,優先考慮,買現檔案工作與“三農”同步發展。
第二,做好“三農”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工作。對農村檔案信息資源進行深層次、全方位的開發整合,努力為領導決策和部門開展工作提供系統和完整的檔案資料。不斷改進農村檔案服務方式,采用新技術、新手段,逐步實現農村檔案服務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由實體型向信息型的轉變。充分利用信息網絡、通訊技術等現代手段,大力開展網上查詢業務。抓好科技檔案開發利用,積極參與農業科技信息網建設,提供農業、畜牧、特色種養植、氣象和水利等檔案信息;逐步建立農村科技檔案服務中心、信息站點,形成信息網絡,解決農民所需;引導鄉鎮檔案管理站下載農經網有關信息,利用農村集貿市場現場解答咨詢,為農民發放刊有生產技術和市場信息的宣傳單,幫助農民實現以銷定產;幫助農民建立農產品“身份檔案”和“生長檔案”,打造產地與市場之間的通道,幫助農民了解市場、發展農業生產。
第三,創新檔案工作服務“三農”的形式。著重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繼續加強“三農”檔案工作,真心實意為農民群眾服務。檔案部門要將工作融人科技、文化和衛生“三下鄉”之中,深入農村宣傳館藏檔案,指導種養加專業戶和民營企業建立生產和管理檔案,提高生產水平,增加效益和收入;努力開拓現行文件閱覽室,讓農民及時、準確地了解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有效地抓好貫徹落實;逐步建立“民情檔案”、“文明戶檔案”和“家族法人檔案”,落實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要求,引導農民勤勞致富、誠信守法,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p>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