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浪
新中國成立以后,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在中央設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檢察署、公安部和司法部,分別行使國家審判、檢察、偵查和司法行政等職能。1954年制定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正式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的根本政治制度,并作出“一府兩院”的憲政體制安排,即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人民政府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并對其負責;“一府兩院”地位平等;國家檢察權和審判權職能分別由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行使,并且,檢察機關獨立行使檢察權和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同時,這部憲法規定了人民陪審,公開審判,回避、辯護、兩審終審、死刑復核以及審判監督制度。從此,新中國的司法制度建立和發展起米。然而,自1957年下半年開始,由于犯“左”的路線錯誤,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遭到嚴重破壞。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進行撥亂反正,刑法和民法三大訴訟法先后頒布,又先后修正;審判制度不斷細化、專業化、刑事、民事、行政、海事、房地產、知識產權等審判制度和審判機制逐步建立健全,檢察機關工作不斷緊貼時代要求,提升法律監督專門化水平,加大反腐敗力廈,在有力的推動和保障社會公平和正義的現實中發揮了重要職能作用。
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的根本政治制度,國家權力統一由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在國家權力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下設立行政、審判、法律監督和軍事四個機關,分別行使行政權、審判權、檢察權和軍事權。我國檢察機關的設立于法院相對應,也分普通檢察院和專門檢察院兩類。檢察機關主要職責是行使職務犯罪偵查權、刑事偵查監督權、公訴權、刑事審判監督權、刑罰執行監督權、民事訴訟監督權、行政訴訟監督權、司法解釋權等職權。
檢察機關上下級之間屬于領導關系,并且,實行“雙重領導”,就是各級人民檢察院由本級國家權力機關生,并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同時,又對上級檢察機關負責。二是遵循司法原則上,法院和檢察院主要遵循司法獨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保障被告合法權等司法原則。三是司法人事制度上,法官和檢察官主要從政法院校畢業生、轉業軍人中選用,早期也在其他單位選用過。1995年法官法、檢察官法頒布后,對選用法官、檢察官的資格要求大大提高。2002年我國還舉辦第一次全國司法考試。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在任期上,連續不超過2屆,即10年,其他法官、檢察官的任期沒有限制。在審判制度上,如,公開審判、電視直播,在我國則剛剛開始運作,管理上還不夠規范,在檢察制度上實行“國家追訴主義”,大多數刑事案件由檢察官提起公訴,比較輕微的刑事案件,由受害人或者有關自訴人提起。檢察機關偵查制度,在我國法律有明文規定。目前,我國現行法律尚未規定證據開示制度,但是,我國現代司法制度正大量吸收發達國家司法制度,并逐步向國際規則化的趨勢邁進。□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