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燕
近年來,南車資陽機車公司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企業改革發展的各項重點工作,牢牢抓住三個文明建設,保持了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有力地推動了企業健康和諧發展。2009年年初,被國家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領導重視,狠抓責任落實

抓思想統一,明確創建意義。歷任公司領導均認為文明單位創建是公司實現和諧、健康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全面提高企業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是綜合提升職工隊伍素質的重要手段。因此,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始終被視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抓機制建設,落實創建責任。公司建立健全了創建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成立了由黨委書記、總經理任組長的文明單位創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具體工作。工作中,公司堅持以黨委為核心,以行政為單位,黨政工團分工負責,層層抓落實,將創建活動納入每年工作目標,做到“五同步”,即與生產經營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形成了人人參與、齊抓共管、共同創建的格局。
抓典型引路,堅定創建信心。公司每年都要表彰一批標兵部室、標兵車間、標兵班組。公司把文明單位創建的各項標準納入對先進單位評選的重要條件,并明確否決指標。被評選上的先進單位既有過硬的生產經營成果,又有過硬的精神文明成果,他們的經驗作法對其他單位抓創建起到了典型引路的效果,更進一步堅定了大家共創文明的信心。
龍頭先行,發揮示范作用
創建四好班子,提升領導團隊素質。公司扎實開展了“四好”領導班子創建活動,努力促使兩級領導班子成為“學習型班子、創新型團隊、實干型集體”。按照“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先后兩次公開選拔副職領導干部,兩批11人次通過公選走上公司副職領導崗位,切實優化了班子結構。結合改革改制,著力打造了一支具有較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創業能力、較強開拓創新和奉獻精神的現代企業家團隊。
創建長效機制,穩定發揮黨建作用。公司從建設長效機制出發,堅持加強黨的建設,始終把促進發展、維護穩定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黨委政治核心、黨支部戰斗堡壘、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公司認真學習貫徹《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企業黨建工作的意見》編制了《黨建工作規范實施細則》,確保了黨委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確保廉潔自律。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努力構建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防體系,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搞好源頭治理,加強對重點工程建設、重要設備采購、重大經費開支等重大活動的監督,嚴格執行招標管理制度,較好地堵塞了管理漏洞。
塑造文化,凝聚發展合力
培育企業價值觀,提升企業執行力。公司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按照中國南車文化戰略的要求,制定了“十一五”企業文化發展規劃,將企業文化作為公司發展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加以認真實施。公司大力倡導“股東第一、用戶至上、員工為本”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堅持正反結合樹典型。對選樹的各類勞動模范,不僅制作燈箱廣告宣傳其先進事跡,并組織他們出國健康休養,努力激發職工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對干部作風、質量管理、生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則通過廠報、電視等載體,開辦《車城亮劍》專欄,進行廣泛曝光。
創建學習型組織,不斷深化職工素質工程。公司積極推進學習型企業建設,不斷深化“職工素質工程”。公司廣泛開展了《細節決定成敗》、《贏在執行》、等讀書活動和技術運動會、名師帶徒、技術觀摩、先進工作法征集等活動,著力提升職工整體素質,先后涌現出陳昌華、劉義偉、何華文、張偉等一批“全國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勞動模范”、“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運用月評好事傳統手段,彰顯普通員工風采。公司在大力選樹一批國家級先進典型的同時,運用已經堅持30年的“月評好人好事”制度,每月評選表彰好人好事,及時抓住身邊小典型激勵、教育、引導職工。這種方式既調動了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又展現了車城人的精神風貌,較好地推進了隊伍建設。
展示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知名度。企業充分利用新產品推廣會、形象展示會等契機,大力宣傳企業形象,推出的“車城杯”鐵路記協異地采訪活動、百臺出口機車下線剪彩、成立周年慶典等文化活動,著力加強對外宣傳,提升企業知名度,使企業文化建設有聲有色、入耳入心,對內增強了職工的認同感、歸屬感,提升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外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創新舉措,強化民主管理
堅持職代會建度,抓好源頭管理。公司各級工會組織堅持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按期召開職代會,認真聽取和審議年度行政工作報告、年度財務預決算報告及工效掛鉤的情況說明以及年度福利費使用、職工教育培訓計劃、堅持召開職代會半年質詢會,檢查督促行政工作落實情況,充分行使職工代表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
注重廠務公開,促進管理規范。公司堅持開展廠務公開,將其作為創建的重要舉措,維護職工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被評為“四川省廠務公開先進單位”。各級工會組織建立了公開欄、廠情發布會、會議公開、網絡公開、內部媒體公開相配套的公開、議事、考核緊密相連的運轉機制,保證了公開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和有效性。堅持開展職工代表提案意見征集活動,拓寬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渠道。
依法維護權益,內部關系健康有序。建立健全了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出臺《勞動保險工作制度》、《勞動爭議調解實施辦法》等制度,每年就勞動合同、工作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福利(保險)、勞動安全衛生、職業技能培訓等涉及職工權益方面的內容進行平等協商,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集體合同》,切實維護了職工合法權益。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環境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發展推力。公司注重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美好的愿景激勵人,用發展的成果鼓舞人,將思想教育融入生產經營全過程,滲透到管理各個方面,努力營造健康向上、文明進步的輿論氛圍,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通過每季一次的經濟活動分析會、每月一次的政工例會、行政例會,及時向干部職工通報情況,形成以會議、廠報、電視、網絡為主體的立體宣傳平臺,確保職工聽得到、聽得進、聽得明,促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實現既定目標。
實事實辦,員工共享發展成果。公司堅持每年投入資金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使廣大職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連續幾年實施“惠民工程”,員工住房得到大幅度改善,第三期容納千余戶的電梯公寓已經封頂,年內將竣工。此外,公司建立了職工健康休養制度,3年來,先后組織1 600余名職工到九寨溝、海南健康休養;堅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切實維護職工身體健康。
建全幫扶機制,培育員工向心力。建立“送溫暖”長效機制,堅持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一年四季送關懷”活動。堅持扶貧濟困,設立“車城愛心日”,建立送溫暖基金,建立健全特重困職工檔案和生活狀況報告制度、領導干部聯系困難職工制度,形成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主辦、黨政工團各級組織踴躍參加的“送溫暖”行動。3年走訪慰問員工家屬5 930余人次,補助困難職工2 530余人次,共發放慰問金117萬余元,把黨的溫暖及時送到了困難職工心中,有力地促進了公司各項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履行社會責任,深化創建內涵
加快自身發展,擔當地方經濟“火車頭”。公司自覺履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切實推進企業科學發展,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2009年,公司成功平移了六軸大功率電力機車制造技術,進入了世界先進機車的制造行列,成為推動國家鐵路裝備現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成功躋身隧道掘進機等重型工程機械新領域,填補了我國大直徑硬巖掘進機制造的空白,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具備硬巖掘進機和軟土盾構機制造技術的企業;成功進入燃氣發電領域,推進國家煤層氣開發利用和促進國家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公司的機車、發動機、隧道掘進機三大產業,較好地帶動了四川省20多個配套產業發展,對四川省加快災后重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公司年年成為地方納稅大戶,先后被評為四川省“誠信納稅單位”、“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加快改革改制,培育產業集群。公司按照國家文件精神積極推進輔業改制工作,改制后的晨風工業公司、晨風西鐵公司、晨風天勤公司以蓬勃的生機和活力,成為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近5年的精心培育,公司形成了以企業為中心的機車、發動機配套產業鏈,公司的快速發展惠及地方,為地方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注重公益事業,展示企業作為。公司注重公益事業投入,先后捐資修建資陽431南津希望小學、樂至帥鄉希望小學,并鼎力支持城市改造和扶持貧困地區經濟發展;3次組織向那坡、靖西兩個貧困縣群眾獻愛心活動,共募集資金33萬余元;多次組織開展向資陽貧困市民、達川洪澇受災群眾捐款捐物活動。特別是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公司向災區捐款100萬元的同時,第一時間組織了一支30人的抗震搶險救援隊,代表中國南車奔赴重災區綿陽安縣參加搶險救災,充分展示了大型國有企業的良好形象,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譽。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