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陽 趙國華
長壽山下育桃李,螞延河畔出英才。延壽縣玉河鄉擁有一所50多年建校史的農村初級中學——玉河中學。玉河中學是延壽縣農村中學的佼佼者。這所學校占地面積22 500平方米,建筑面積 3 700平方米,有教職員工46人,10個教學班400多名學生。從2006年開始升學率逐步攀升,2008年升入高中學生38人,名列全縣農村中學前列。
走進玉河中學,整潔寬敞的操場,排列有序的甬路,布局合理的校舍,現代化的管理,標準化的微機室,多媒體電教室……現代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令人流連忘返,出色的教學讓玉河中學聲名遠播,高質量的管理讓玉河中學引來了四方學子。
好校長領路
大教育家陶行知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領導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她的校長。”人們也常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樸實的語言道出了學校最高管理者——校長的關鍵作用。也意味著校長肩負著管理整個學校的責任。玉河中學校長曹鋒是一個思想先進、知識淵博、膽識過人、心胸寬廣、同時還具備多種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曹鋒1986年從事教育工作。他先后當過班主任,工會主席,2005年5月被組織上由延安中學調到玉河中學任副校長,10月被提拔為黨支部書記校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是實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物質基礎。改善辦學條件,專項資金不夠用,為了節約開支,曹鋒就身先士卒,吃住在學校,帶領教職工參加建校勞動。幾年下來,玉河中學的辦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變,新建宿舍1 033平方米,新建食堂300平方米,維修校舍2 000平方米,瓦蓋換上鐵皮蓋,木制窗換上塑鋼窗。新建了微機室和多媒體教室。學校達到了標準化,增加固定資產200多萬元。他團結一班人,全面打開了工作新局面,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師生們高興地說:“有曹鋒做我們領導,學校今天好,明天會更好!”
好教師敬業
辦好學校靠校長,支撐學校靠教師。辦好學校的關鍵要有敬業的老師。玉河中學目前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相對穩定而又富有奉獻精神面貌,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全校高級教師7人,中級教師15人,市級骨干教師5人,縣級骨干教師6人,科研骨干教師6人,先進工作者20人。
班子成員是校長的助手,也是最優秀的教師。玉河中學的領導班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使學校的整體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教導主任欒煥秋主抓教學工作,她提出了以教促研,以研興教的口號,大興教育科研之風。鼓勵廣大教師在教中研,在研中教,達到“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長流水”的時代要求。為此她以身示范,要求教師每學期讀一本專業書籍,寫一篇讀書心得,寫一篇高質量的教學論文,寫一本好教案,上好一節公開課,寫一份考試分析,寫好計劃和總結,每周聽一節交流課,每周開展一次師生談心活動,這些都鞭策了教師們學以致用。“十一五”期間,玉河中學在縣科研所立項課題17項,全結合實際教學結題,取得可喜成果。例如:《課堂教學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升了全校課堂教學質量,并被全縣中小學推廣。教導處副主任張和主抓常務工作,他根據上級要求,制定了相應的紀律制度,并監督全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風清氣正。工會主席趙忠誠盡心竭力從工作、生活上幫助師生,著力營造了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成為員工們的貼心人。總務主任宋曉峰負責后勤工作,他兢兢業業為學校增收節支,被大家稱為“紅色管家人”。團總支書記張敏麗為全校團隊工作增光添彩,多次受到團縣委表彰。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玉河中學有一群工作出色的教師。市級骨干教師柳寶晶是數學組組長、班主任。她不僅在班級管理方面很嚴,而且嚴中有愛。她說過:“愛是最好的教育語言,對學生的愛,就是要尊重理解和關心學生。”她從教十幾年始終用愛心滋潤著班里的每一名學生。一些頑皮的學生在她面前轉化了。年輕的數學教師張國慶,追求上進,不僅虛心向同行請教,也苦讀書本知識,現已成為縣級骨干教師。類似的教師該校舉不勝舉,“以校為榮,育人為先,真愛學生,終生無悔”的教育風尚在玉河中學已蔚然成風。
好成績見證
教學質量的高低是家長社會衡量一所學校“好”與“壞”的重要標志,也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玉河中學在校長曹鋒的領導下,近幾年來向縣一中輸送品學兼優的學生近百人。今天在校的玉河中學全體師生為他們高興,為他們自豪。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所學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標兵,先進黨組織榮譽稱號;多次被評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先進集體,被縣工會命名為“模范職工之家”;8次受到縣教育局表彰獎勵;連續兩次被哈市授予安全和諧校園稱號。信息技術、體育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勞動實踐基地建設、思想教育基地、信訪工作,分別被哈市評為先進集體。
在成績面前,曹鋒校長很是謙虛,他說:成績和榮譽已成為過去,未來的路任重而道遠,我們會在立足實際的基礎上爭取更大的進步。
這里書聲瑯瑯,這里朝氣勃勃。有這樣一個求真務實的領導班子,有這樣一群敬業的老師,陽光下這些嬌嫩的花朵,更有理由茁壯成長,更有理由競相綻放!□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