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成
想讓球員聽到你瘋狂的吶喊?想讓球星簽名變得觸手可及?想讓賽事主辦方聽到你的心聲?請進,菁英球迷俱樂部能給你這樣的特權。
觀賽特權
從開賽日到決賽日,旗忠網球中心外場區域大師1 000菁英球迷俱樂部的帳篷始終保持著很高的人氣。每次經過那里,都能看到排隊等候的球迷和篷內忙碌的四五名志愿者。這些球迷的目的都一樣:沖著一張菁英球迷俱樂部的高級會員卡而來。
“生意怎么樣?”
“還不錯。”面對路過的同事拋來的問題,菁英球迷俱樂部的負責人李靖笑著回答。
“菁英球迷俱樂部這幾天來這么受歡迎,主要還是因為我們的高級會員卡可以讓球迷享受到一些觀賽特權。首先,高級會員卡本身就相當于一張上海大師賽的外場票,有了它無須再購買門票就可以進入旗忠網球中心。其次,也是我認為菁英球迷俱樂部最具特色的地方,我們的高級會員能夠以看臺票的價格獲得一個中央球場內菁英球迷俱樂部的專屬席位。”李靖轉頭對筆者介紹道。
菁英球迷俱樂部的專屬座位在哪?通過中央球場的包廂入口,穿過包廂區域來到球場邊,你就會看到這些菁英球迷俱樂部的專屬席位。座位和中央球場上的球員之間,只有一塊擋板。球場兩側一共設了120個這樣的席位,在中央球場里安排如此近距離的目副立,這在全世界的職業網球賽中尚屬首創。李靖還幫球迷算了一筆賬:“專屬座位后面頭排包廂的價格是8人8天總計32萬元,平均下來每人每天是5000元;而我們專屬席位提供給會員的價格是一般比賽日200元、半決賽日400元、決賽日800元。”
上海ATP1000大師賽能夠推出這樣一項造福球迷的舉措,還是受到了費德勒在去年大師杯期間一則建議的啟發。“從2002年到去年,費德勒參加了全部五屆上海大師杯。雖然他去年在小組賽階段就被淘汰,但費德勒并沒有忘記熱情的球迷。他主動找到我們的執行總監呂華勇,表示幾年以來中國球迷的激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希望上海ATP1000大師賽中主辦方能夠把最好的球迷請到最前排,縮短選手和球迷的距離,讓賽事更親民,讓球迷得到更多。”李清繼續說道,“經過周密的策劃,我們決定為上海賽事忠實的球迷成立一個俱樂部,而專屬席位則成為了提供給俱樂部高級會員的特色服務。”
大師1000菁英球迷俱樂部成立以后,為了挑選真正的球迷,俱樂部管理者在會員認證方式上想足了辦法。通過網絡申請的球迷,需要提供他們三次國際網球賽事的現場照片,以及喜歡的男子球員、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比賽等信息。針對大師賽現場的觀眾,申請的方式則相對快捷一些,他們必須在現場至少答對10道問題里的5道,然而這些問題對一般球迷來說并不簡單。在購買專屬座位方面,菁英球迷俱樂部也做出了詳細的要求,一名高級會員在每個比賽日只能擁有一個專屬座位,還必須憑購買后收到的邀請函當天換票。制定這一系列的規則,就是要把菁英球迷俱樂部的會員資格和觀賽特權留給那些真正的球迷。
菁英球迷俱樂部帶來的福音在球迷之間口口相傳,在網絡上被關注。總共九個比賽日,菁英球迷俱樂部的帳篷前時常會排起長長的隊伍。等到達維登科從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手里接過首屆上海大師賽的冠軍獎杯的時候,大師1000菁英球迷俱樂部已經吸納了1600多名高級會員。
不只是看球
10月16日星期五,這是汪曉青第一次坐在菁英球迷俱樂部的席位上觀看今年的上海大師賽。一天下采,關于拍照、簽名這些菁英俱樂部專屬席位上的優勢,她的體會特別多:“從那里拍照真的很好,離球員特別近,和那些穿著馬甲的專業攝影師的位置都差不多了。”
汪曉青是費德勒的鐵桿球迷,本次比賽瑞士天王的缺席讓她覺得有些惋惜,但她還是嘗到了菁英俱樂部席位的“甜頭”。“在那里要球員簽名特別方便,雖然我并不好這個。可是納達爾的比賽結束后,我身后包廂里的兩個小球迷就拼命地沖我喊,讓我幫他們要納達爾的簽名。幫這個忙我還是很樂意的,兩個人我都幫著要到了,看著他們興奮的樣子,我心中也挺開心的。”
其實在上海六師賽開始之前,汪曉青就成為了菁萸球迷俱樂部里的幸運兒。她參加了菁英俱樂部組織的票選上海大師賽獎杯活動,最終幸運地贏得了前往馬來西亞見證大師賽獎杯制作過程的機會。“我投票的時候一點也沒想著要中獎,就是想給自己喜歡的獎杯增加點支持率。”汪曉青微笑著回憶。
在馬來西亞,汪曉青和其他幾位熱愛網球的同行者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他們一起見證了上海大師賽獎杯制作組裝的過程,也一起交流著對于網球的種種感受。“大家都是喜歡網球的人,玩得特別開心,整個行程安排得也很好。”
在上海ATP1000大師賽的官方網站上,“為什么要加入菁英球迷俱樂部”的第一條就寫著:“豐富的俱樂部活動”。這些活動有在賽會期間舉行的,也有在賽會之外的各種交流活動。
汪曉青年初的時候前往墨爾本觀看了澳網的比賽。她明顯地感覺到,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網球氛圍有著很大的差距。“澳嘲期間,墨爾本的每家賓館都有關于澳網的服務指南,這讓我有點吃驚。”汪曉青說道,“當然,職業網球在中國的推廣時間只有十幾年。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像菁英球迷俱樂部這樣的創意,把球迷和賽事連接起來,建立一個長效的溝通平臺。”
頭號菁英
在菁英球迷俱樂部的成立儀式上,上海ATP1000大師賽的兩位賽事總監孫雷和呂華勇一同上臺,將菁英俱樂部1號會員的榮譽頒發給了超級球迷宣建新。
作為一名球迷,宣建新的超級之處體現在他的收藏上。宣建新上世紀70年代就接觸了網球,打過網球的他從1998年喜力公開賽起就對上海的職業網球賽事特別關注。雖然現在已經不打球了。但他用另一種方式表達著對網球的狂熱喜愛——那就是收藏。只要是網球相關的紀念品,哪怕是上海大師杯組委會激請他出席活動的請帖、球票、對陣表,他都會小心翼翼地塑封好,更別提有著球員簽名的本子、帽子和海報了。
身為某知名顯示器供應商上海地區的經理,宣建新對職業網球賽事在上海的發展歷程有很多自己的見解。“當我知道2002年大師杯將在上海舉辦時,我就認為這從城市發展角度看是極具戰略眼光的。”因此,從那年開始,宣建新就有意識地收藏網球紀念品。
如今,宣建新的收藏已不計其數,單是費德勒的簽名他就有30多個,其中最有意義的一個就是在2002年大師杯期間獲得的。“那天下午在希爾頓酒店,我看到費德勒過來了,跟他打了個招呼,后來又聊了幾句。過了一會兒,他問我,哪里有酒吧。我跟他說,對面就有。”宣建新陪著費德勒在希爾頓酒店對面的酒吧里坐了一會,他拿起一張印有8張大師照片的報紙,給費德勒簽名。結果兩個人發現上面有兩張費雷羅的照片,但卻沒有費德勒的。瑞士人并沒有介意,還是在這張報紙上簽了名,宣建新看到報紙上沒有費德勒的英文名,又問費德勒:“你的全名怎么拼呢?”于是費德勒在吧臺上抽了一個杯墊,一個一個字母地把自己的名字寫了上去。“這絕對是世界上少有的費德勒簽名。”宣建新對筆者感嘆道。
今年的上海ATP1000大師賽,宣建新天天都在賽場,平時工作繁忙的他把這里當做休假的地方。只要見到有值得收藏的東西,他一樣也不會放過。“我的收藏比他們賽事主辦方的還要多,有的時候他們做展覽還要問我借東西呢。”宣建新笑著說道。
談起自己收藏的目的,宣建新解釋說:“我收藏這些東西并不是因為我喜歡追星,我覺得我只能算是一個有心人,把這些有意義的東西保留下來,也算是為賽事主辦方代保管這些東西吧。”
2005年大師杯,宣建新第一時間排隊買了第一張票,從那以后,年年如此,賽事主辦方的人也逐漸認識了宣建新。有機會一起交流的時候,宣建新還常常為主辦方提出一些意見。
正如賽事總監孫雷在菁英球迷俱樂部成立儀式上所說:“我們決定為忠實的球迷成立一個俱樂部,一方面是想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也為他們創造一個和賽事的交流平臺。”和賽事溝通交流,宣建新很早就開始這么做了,對于菁英球迷俱樂部1號會員的榮譽,他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