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是上海市普陀區唯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院內設施完備,學科齊全,其中神經內科是國家批準的神經內科藥物臨床試驗基地,上海市神經內科質量控制中心專家組成員單位。科室承擔和參與了包括國家自然基金和“十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
科室現有腦血管病、神經重癥監護、神經系統感染與免疫性疾病、周圍神經病與肌病、癲癇、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認知功能障礙與癡呆、睡眠障礙等八個專業組,并以腦血管病的綜合診治為突破口,建立了腦血管病綠色通道和集神經急診、神經重癥監護與卒中單元、神經內外科、神經影像、神經介入和中西醫結合等多學科于一體的卒中醫療系統,開展了超急性腦梗死的早期動靜脈溶栓和蛛網膜下腔出血早期病因干預治療等特色醫療項目。
專家簡介
詹青主任醫師,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同時任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腦電圖與神經電生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醫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虛癥與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虛癥與老年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周二下午(特需),周五上午
小貼士
歐洲抗風濕聯盟對痛風治療的12項建議
1. 痛風最佳治療需藥物和非藥物治療手段相結合。
2. 患者教育和良好生活方式。肥胖者控制體重、飲食控制及減少飲酒(尤其是啤酒)是治療的核心部分。
3. 應重視合并疾病和發病相關的危險因素,如血脂紊亂、肥胖和吸煙,并作為痛風處理的重要部分。
4. 急性痛風全身治療的一線用藥是口服秋水仙堿或非甾體類抗炎藥。如無禁忌,非甾體類抗炎藥是一種方便且易于接受的選擇。
5. 大劑量秋水仙堿會帶來副作用,而低劑量秋水仙堿(如0.5毫克,一日3次)足可控制某些急性痛風。
6. 關節內穿刺和注射長效激素對治療急性痛風有效和安全。
7. 急性痛風反復發作、關節病、痛風石或有放射線改變的痛風患者應行降尿酸治療。
8. 降尿酸治療的目標是促進晶體溶解和防止晶體形成,這就需要使血尿酸水平低于尿酸單鈉的飽和點(360微摩爾/升或6毫克/分升)。
9. 別嘌呤醇是一種合適的長期降尿酸藥物。應以低劑量開始(100毫克/天),如有需要,則每2~4周逐步增加100毫克。
10. 對于腎臟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使用排尿酸藥,如丙磺舒和苯磺唑酮替代別嘌呤醇,但有尿路結石者為相對禁忌。
11. 在使用降尿酸治療的第一個月可用秋水仙堿(0.5 ~1毫克/天)或非甾體類抗炎藥來預防急性痛風的發作。
12. 如痛風與使用利尿劑有關,應盡可能終止用利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