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青 李云霞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轉化為老年癡呆的可能性明顯高于正常老年人群,平均每年有10%~15%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會轉化成癡呆,3年后約50%,6年后約80%。
小李的母親退休前是單位的會計,年輕時只要是經手的帳目從來沒有出過差錯。退休以后也是精明能干,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但近一年來,經常丟三落四,剛做過的事,剛說過的話就記不得了。醫生初步檢查后告訴小李,他母親得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小李很緊張,什么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它與癡呆是什么樣的關系?如何有效治療和預防呢?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簡稱MCI)是癡呆(主要指老年癡呆)和正常衰老之間的一種臨床狀態,主要表現為記憶減退,并與年齡不相稱。
患者記憶檢測成績低于相應年齡和文化程度;總體認知分級量表輕度異常,一般認知功能正常;日常生活能力保持正常;在排除癡呆或任何可以導致腦功能紊亂的軀體和精神疾患后,需考慮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認知功能障礙與癡呆癥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就是早期老年癡呆癥嗎?研究發現,有些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并不發展為癡呆,保持現有的狀態。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轉化為老年癡呆的可能性明顯高于正常老年人群,平均每年有10%~15%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會轉化成癡呆,3年后約50%,6年后約80%。而沒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人每年僅1%~2%的人轉化成癡呆。
所以,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人群是癡呆的重點防治對象。如果老年人記憶減退的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是否存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最佳干預時機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階段是臨床干預的最佳時機。重視這個階段,積極進行干預,可以避免或者延緩癡呆的發生。
怎樣才能避免或延緩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發展為癡呆呢?首先,要對早期生活方式進行干預。保持良好的飲食、起居和健康的心理狀態。飲食上可采用高維生素、優質蛋白質、富含卵磷脂的食物;預防高血壓、血脂紊亂、糖尿病、肥胖、吸煙、缺少運動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老年人應多參與社會活動,學習新事物,勤于用腦,保持大腦活力。
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性的應用一些促進智能恢復的藥物,爭取及早干預治療。這類藥物有:
1.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臨床常用的藥物有雙益平、安理申、艾斯能等。
2.改善腦循環代謝的藥物如尼莫地平、尼麥角林、雙氫麥角堿等。
3.中藥制劑如銀杏制劑等。
(詹青主任每周一下午、周五上午有專家門診,每周二下午有特需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