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應榮
依法對“一府兩院”進行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組織代表對“一府兩院”年度重點工作進行分組監督,是2008年浙江省溫嶺市人大常委會為強化代表主體作用發揮、強化工作績效監督、強化重點難點問題監督而探索開啟的一條新渠道。通過這樣一種“一對一”監督的方式,既可以整合代表資源、形成監督合力,又可以加大監督力度、增強監督實效。從實際效果看,代表分組監督工作的深入開展,有效加強了對“一府兩院”的監督,促進了相關問題的落實解決,同時也使全市人民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實惠,踐行了監督為民的承諾。
年初:啟動“一對一”監督
2008年年初,市人大常委會根據年度工作安排,組織市人大代表對“一府兩院”2008年重點工作實施分組監督。將“一府兩院”在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提出的工作任務,篩選梳理出21項重點工作,由全市374名代表分成的21個代表小組進行“一對一”跟蹤監督。農村危舊房改造、安全生產、東部產業集聚區建設、石松一級公路建設、職務犯罪案件督查……從民生問題到經濟建設以及干部的作風問題,無一不在監督的范圍之內。
為保證代表分組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專題研究,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案。4月14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動員會,全面部署代表分組監督工作。工作部署之后,各代表小組按照分組監督工作要求,綜合采取專題視察、走訪座談、聽取匯報、明察暗訪等多種形式,及時掌握聯系重點工作的進展情況,跟蹤監督各項工作的推進落實。同時,注重摸清情況,有的放矢地給相關部門建言獻策,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敢于提出批評意見。
“2008年6月份,我們組織對石松一級公路建設項目進行視察,發現碎石、油等原材料的上漲影響到了工程進度。”第九代表小組組長金學富說。在發現問題后,代表們馬上與交通部門取得了聯系,要求在抓好工程質量的同時保證工程進度,然后,代表們又多次“光顧”石松一級公路建設現場,確保督查建議的落實。
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各個代表小組根據自身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履行監督職能,重點在知情、溝通、反饋三個環節上下工夫,全力當好觀察員、調研員、評論員和督導員,努力體現監督與支持相結合,幫助相關部門排憂解難,做到以“旁觀者清”來使“當局者明”,力求監督取得實效。
年中:開展“面對面”考評
2008年8月7日,市人大常委會在各代表小組分組跟蹤監督的基礎上,結合半年工作通報會,組織全體代表分成7個大組,對21項重點工作進行年中“會審”、集體“考評”。分組審議會上,“一府兩院”各分管領導親自就重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匯報,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有關問題做出說明解答,各個代表小組結合前期跟蹤監督情況開展討論審議。
“零地”技改、交通重點工程、東部產業集聚區建設、電網工程,第二組人大代表聽取的四項匯報,事事關乎經濟發展要素保障問題。副市長邱士明匯報說,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市政府正全力破解要素制約,為經濟發展鋪設更為順暢的通道。
代表們普遍提到,大石一級公路改造已喊了多年,但進展十分緩慢。“都說‘溫嶺到,汽車跳,現在修了這么多年的路還是這個情形,影響溫嶺形象。”
對此,交通部門負責人解釋說,大石一級公路改造和車道拓寬問題,市里早已列入計劃,只因資金緊張沒有展開,2009年市長辦公會議已同意大修,目前正委托設計。
審議會結束的時候,代表們結合前期調研及審議情況,對21項重點工作按52個分項,就工作進展情況和下一步的工作措施逐項進行了滿意度和可行性測評。從測評結果看,“一府兩院”2008年重點工作總體進展良好,下階段工作措施切實可行,52個分項中,代表們對上階段工作進展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的有40個,對下階段工作措施表示可行或基本可行的有47個。
會后,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及時匯總整理了《21個代表小組分組監督情況匯總表》及《“一府兩院”2008年重點工作進展情況測評匯總表》,分送“一府兩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學明約見市長葉海燕,專門就代表分組監督及審議、測評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為體現監督公開原則,增強監督效果,市人大常委會還對活動進行全程錄像,協同新聞單位制作成“人大視線”電視專題片和《溫嶺日報》專版進行深度報道,并在溫嶺人大網(www.wlrd.gov.cn)上實況視頻展播,原汁原味反映代表的意見、建議,公開各部門反饋的代表審議意見落實情況,引起全市人民的高度關注。
“一府兩院”高度重視代表分組監督及審議、測評情況,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并就有關工作落實情況,多次與市人大常委會、各個代表小組進行溝通、協商,主動接受監督。2008年9月1日,市政府專題召開政府重點工作落實會,就代表測評滿意度較低的11項政府重點工作一一做了再落實,力促相關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年末:進行“實打實”問效
臨近年關,21項重點工作最終落實情況如何?2008年12月17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代表小組會議,由各個代表小組依次對21項重點工作辦理情況進行匯報和點評。根據各個代表小組匯總的情況,2009年1月8日,市人大常委會與政府舉行年度工作對接會,向市政府通報了2008年21項重點工作分組監督情況。至此,代表分組監督工作圓滿畫上了句號。
一年來,在各個代表小組的持續監督之下,分組監督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石松一級公路、76省道復線城南段順利建成通車,農村60戶困難群眾的危舊房改造順利完成,長潭引水新河、濱海段管線全線接通,固廢拆解場、造紙企業、小冶煉企業等整治力度不斷加大,司法救助工作成效明顯……21項重點工作總體完成情況良好。
“東門路的拆遷啟用了全新的‘市場+保障+陽光的模式,不僅考慮到了拆遷戶的利益,特別是保證了每一戶貧困戶至少能住到50平方米的安置房。”監督舊城改造的第一小組組長王于呈對經過大半年的跟蹤監督終于有了實效表示滿意。他認為,通過代表分組監督這個平臺的搭建,有效激發了代表的監督熱情,集中了代表的智慧、力量,從而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監督合力,促使“一府兩院”重點工作的落實到位。
“這是發揮代表閉會期間作用的有效舉措,參與分組監督工作,既有使命感,又有成就感。我們覺得這種形式很好,監督起來很充實。”市人大代表江根德如是說。
作為受監督方,一位政府部門的負責人道出了心聲:“由于多個人大代表盯牢一件事情,無形中對我們工作產生了壓力和動力,這種氛圍對我們推進工作很有利,這樣的監督我們歡迎。”
代表分組監督工作以完美的“收官”,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普遍認可。
“有血有肉、有板有眼、有聲有色”,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學明用了三個詞來概括“一對一”監督新政。“從監督效果看,它不僅推動了政府工作,促進了相關問題的落實解決,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使廣大人民群眾得到了更大的實惠。毋庸置疑,這正是各級人大常委會在制度層面、監督形式上、探索創新的最終落腳點和歸宿。”張學明說。
2009年上半年,溫嶺市人大又啟動了新一輪代表分組監督工作。根據各方面的反映和呼聲,2009年著重做好被動監督與主動監督、贊揚與批評、明察與暗訪、階段性監督與全程跟蹤監督、分組活動與集中會審、發揮代表作用與借助組織力量等六個結合,以進一步強化監督效果。看起來,“一對一”監督新政將在溫嶺這座“曙光”之城持續推進下去。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嶺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