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 鈴
網友發帖說,他在杭州汽車東站看到了令人心酸的一幕:一位白發蒼蒼的殘疾老奶奶,拄著兩根拐杖在撿垃圾。看到她拎著兩大袋垃圾很吃力的樣子,他給了老奶奶十塊錢。但有人告訴她,老奶奶家就在附近,家里其實很有錢的,兒子開寶馬車呢!
據記者調查,這位89歲的張奶奶耳朵不聾,思路很清晰。和記者的一段對話也很精彩:“奶奶,你是住在這里的嗎?”“是的,這是我小兒子的房子,我跟小兒子住。”“聽說你天天出去撿垃圾,為什么啊?”“沒事情做,撿垃圾,換點鈔票用。”“你沒錢用啊,為什么不問你兒子要呢?”“兒子只管我吃飯,我沒工作,沒有鈔票用。”
但是通過記者調查證實,老奶奶每月能領500元生活費。兒媳也很委屈,答應每天拿5元錢給老人零用,讓老人不再去撿垃圾,但老人這個“不良習慣”改變不了。所以并非兒子、兒媳不孝。
兒媳說的也許是實情。老人說的“沒鈔票用”,也許是老人自己的認為。“老人撿垃圾的習慣”或許是真實的。因為如今一些老人閑在家里沒事,總想找點事做,掙點錢零花心里踏實,也不要看兒女的臉色。但是老人這種“捧著金飯碗討飯”,有福不享,卻要去撿垃圾的“不良習慣”也值得兒女們去反思。因為這除了老人自身原因外,很大程度上與兒女有關,與家庭善待老人的環境有關。一些兒女們平時對老人關心不夠,理解尊重不夠。認為老人有吃有喝就是享福,給幾個零花錢也就滿足了。其實,老人的想法與兒女有很大差距。他們不但要物質上的富有,更要精神上的富有。老人的不良習慣是能改變的,關鍵是兒女們有沒有一顆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