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海南瓊海艷陽高照,海南廣播電視大學與職業學校聯合辦學研討會正在這里舉行。其主題是如何通過網絡架設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學歷教育“立交橋”,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培養更多更好的實用型人才。會后,記者采訪了該校黨委書記李紅梅。李紅梅說,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同時也提出“實現全體人民學有所教”,特別是提出“要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她說,這是對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功能的新要求和新定位。也是電大發展面臨的最好歷史機遇。
如何抓住這一最好的歷史機遇,充分運用“天網、地網、人網”的信息化優勢,為促進海南經濟發展,提升海南人民的文明素質,打造全民終身學習平臺,特別是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培養更多更好的實用型人才呢?李紅梅說,海南電大自1983年創辦以來,已向社會輸送了3萬多名本、專科畢業生,3700多名中專畢業生,開展各類培訓項目20多個,培訓人次高達6萬多人。為海南經濟發展輸送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人才。
而面對新的歷史機遇,海南電大將一如既往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行業、面向農村、面向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辦學方向,努力擴大辦學網絡,以省電大為“龍頭”,依靠現有遍布全省的16個分校(教學點),把辦學觸角伸向基層,城市延至社區,農村延至鄉鎮,以點帶面,輻射全社會各類企業、機關,社會團 體等,把各市、縣電大分校(教學點)建成當地的遠程教育基地和社區教育中心,全面推進平民教育,最大限度地為地方,為基層,為農村,為邊遠貧困的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適應國際旅游島建設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