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 寶
周蕓生喜歡開車,很大一部分原因緣于“遺傳”——他的父親是舊社會過來的一名老駕駛員,那時的駕駛員鳳毛麟角,小小年紀的周蕓生總是夢想著手握方向盤風光一把。小時候的周蕓生非常調皮,但這種人聰明。他進技校學駕駛的時候,一位古板的老師對他這類學生向來看不順眼,有一次就當著大家的面,有意無意地說:“你們看周蕓生這小子,現在讀書不用功,調皮搗蛋,要是有一天他也能當上全國勞模,見到毛主席了,那我這個老師也光榮了。”
這話刺激了周蕓生,他無論如何得為自己爭口氣了。16歲拿到駕照的時候,正趕上大躍進。“大躍進就是不讓人睡覺,白天黑夜的跑”。幾年以后,他不再大煉鋼鐵了,他開始跑長途,瑞麗、保山、麗江、大理、臨滄,那時的公路彎多、坡陡、路面狀況差,但那時的司機技術很好,再險的路都不出事,而且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964年,成昆鐵路又開工,據說毛主席以他特有的幽默鼓勵建設者:你們趕緊把鐵路修好,如果修不好,我就只有騎著毛驢來看你們了。
為了支援鐵道兵完成中國鐵路建設史上最艱巨的工程,昆明汽車運輸總站抽調年紀輕、身體棒、技術過硬的駕駛員組成了戰備車隊,周蕓生作為戰備車隊的一員,經常拉著水泥等基建物資來到工地上,很多工地不通路,而且坡陡路渭,車子過不去的時候,就由鐵道兵前拉后推。
修筑云南楚雄境內的隧道時,周蕓生和很多鐵道兵戰士成了朋友,可是下一次再去時,有些人再也見不到了,而就在隧道外邊的山坡上,卻壘起了一座座新墳,一根樹樁插在墳前,就當是簡易的墓碑……可以說,成昆鐵路是用鐵道兵戰士的鮮血和生命修筑起來的,也凝聚了其他勞動者辛勤的汗水。
前幾年,周蕓生和老伴故地重游,專門坐車前往當年修路的地方,可幾十年已經過去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高樓大廈代替了當初的茅草房,他完全認不出來了,唯有感嘆“天翻地覆慨而慷”。
“文化大革命”時,各種斗爭會此起彼伏,周蕓生對此難以適應,有一次領導找到他說:“你能不能干出點像樣的成績來?”周蕓生回答:“開車可以,其他的不行。”
要做就做最好。周蕓生開著4噸的載重車,簡直跑瘋了,連續幾個月,每月都跑了上萬公里,而且必須是載貨運輸,空車不算。在當時的路況條件下,平均每天300多公里,這在當時的云南是絕無僅有的。
周蕓生說自己那時是個“夜游神”,每天休息二三個小時就夠了,而且不需躺在床上。到了目的地,別人裝卸貨時,他就倒在駕駛室里補瞌睡。有一天深夜,他獨自駕車行駛在勐臘縣的一座山頭上時,汽車突然拋錨了,前不巴村后不著店,公路兩邊凈是原始森林,小鳥的歌唱和野獸的嘶吼此時聽起來都像鬼叫一樣。此時周蕓生真是害怕極了,但總不能坐以待斃呀,他只好拿出自己帶來的一點肉和酒,以此作為禮品,又從車上拿來工具和配件。點亮工作燈,自己給自己壯膽說:“喂,這個地方的孤魂野鬼,還有土地老爺、山神老爺,我在這里修車了,你們陪我在一起,這里有吃的,有喝的……”
采訪進行到此時,周蕓生的老伴在旁邊說:“那時他連家也不回了,幾個月都見不著人,娃娃說,爸爸像什么樣子也認不得了。”
當初那位老師的話最終應驗了:1973年,周蕓生當選為中共十大代表,見到了毛主席;1977年,他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