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佛
在X市,老作家王二麻子說SQ的文章可以獲獎,SQ就能夠獲得市報副刊的征文獎和市政府的文化工程獎;老作家王二麻子又說,女詩人SB很有前途,于是,SB就很有前途,當上了市報紙副刊編輯;老作家王二麻子還說,女作家SM的作品是我們市最有實力的,女作家SM就成了X市的名作家。老作家王二麻子是X市的文學權威,就連市委書記和市長征求文化建設方面的問題都要請教他。
王二麻子已經到了耄耋之年,走路要拄拐杖了,過性生活要用偉哥了,但是精神矍鑠,才情不減,每到歲月的十字路口,他都會在本市的日報副刊,晚報副刊連篇累牘地發表雜感、隨筆和詩歌。致使很多文學愛好者,包括他的徒子徒孫們和崇拜者都會收藏發表他文章的那期報紙,為他祝壽,為他設宴。就連市領導也會打電話過來祝賀,對老作家王二麻子的才情推崇備至。
老作家王二麻子出的書很多,詩集、報告文學集、散文集和小說集總共有幾十本了,疊加起來比他日漸衰老的軀干還要高半頭。每有崇拜者和記者到訪他的兩室兩廳的寫作室,他都會為此炫耀。他舉起拐杖和豎立的書籍比高下,很滿意地說,古人說著作等身,我現在是著作超過身高了,我這一生沒有虛度啊。
老作家王二麻子是一個性情中人,在一個初夏暖融融的夜晚,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死了,送葬的人很多,連市委書記和市長都為他送了花圈,為他寫了挽聯還為他立了豐碑。為此,老作家王二麻子從睡夢中醒來,就把夢中的所見詳細地記錄了下來,在本市報紙的副刊上發表時,作了一個題記,保證是百分之百的忠實于自己的夢,沒有一點夸張。
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提前在夢中出現,這是還沒有死去的人最關心的問題。這篇文章發表后,在全市文壇和政界引起轟動。人們從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夢死之文章中得到了啟示,那就是死才是最可怕的。什么只要死了,就一切全無。那些蕓蕓眾生如草木一季,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人家青史留名的老作家王二麻子都怕死,何況我們乎?人生短暫乎,悲哀乎。
為此,市委和市政府的秘書代表他們的領導打來電話,詢問是不是生活中碰到了什么難題?還是我們關照不夠?老作家,我們市的文化象征和珍寶的回答很干脆,我有房子,我一個月七千多塊錢的工資,小車我就不要了……只是我還有一個心愿,希望領導給我批一塊地,建造我的墓地,墓地上立起紀念碑,把我所有的著作雕刻在紀念碑上,我就看著我的紀念碑,死在我的墓地里。如此浪漫的夙愿,沒有哪個領導會拒絕的。
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心愿很快就得到了落實。市政府還有比他更深遠的打算,等到死者下地,紀念碑聳起,就把這里改造成著名作家王二麻子的紀念館,成為我們市的文化遺產和名勝景點。
為了尋得一塊風水寶地,老作家王二麻子穿著青色的棉衣如紳士,戴著禮帽,拄著拐杖,乘坐特派的專車,帶著風水先生去尋找風水寶地。按照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風水秘訣,終于找到了一塊風水寶地。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風水寶地也有不完美的,那就是前面的朱雀不好,光禿禿的一片空地,好在可以人工栽種成一片茂密的竹林。
那塊地不太大,有八畝左右。西北和正北方向是連綿的小山,東邊不遠處是一條小河,南面是平原。圈好了地,就動工了。市政府請來了一個農民包工隊,連包工頭共十人,里面有兩個石匠。石匠的任務是在從玉制品廠買來巨大的石碑上面雕刻老作家王二麻子起草的關于自己生平和著作的文章。剩下的七人的任務是挖掘制造好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墓穴,在墓地的南面栽種一片翠竹林。翠竹林就是朱雀。有了朱雀就符合了風水要訣。翠竹林里還要留著八卦圖案的人行小道。老作家王二麻子會在里面行走思考生命的玄機,尋找創作的靈感。
一切都要按照夢中的所見設計。這是老作家王二麻子親身到達屬于自己的墓地,和藹地對包工隊的頭頭和施工隊的農民工們反復地表達的。墓穴在自己的墓地中間,石碑就立在墓穴的東南角。他將來火化的骨骼,腳蹬東南,順應風水之道。
在施工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兩個石匠要按照他們的意愿施工,就是讓石碑倒在地上,他們的腳踏在石碑上雕刻。這有辱老作家的臉面,他一定要石匠按照自己的意圖行事,把石碑先立起來,在光潔的石碑上進行雕刻。這就帶來了施工難度,要搭腳手架子的,還要費工。老作家王二麻子氣憤了,用拐杖杵著地,氣憤地說,多幾個工就是多給你們錢,糊涂蟲。包工頭才明白了過來,拍打著自己的腦袋,嘻笑著向老作家賠禮道歉。奸商包工頭有意把聲勢搞得很張揚,搭建了大大的腳手架子,為的是不耽誤挖掘墓穴建造墓地的工作。
老作家王二麻子才點頭滿意,千叮嚀萬囑咐包工頭,就是要求石匠不能錯誤雕刻一個字,質量比速度重要。他面對夕陽,開懷朗誦起夕陽殘照的凄美悲壯的詩歌來,使得那些勞作的農民工停止了干活,像欣賞殘陽里的飛鳥一樣欣賞老作家王二麻子,多么神奇。包工頭和那些農民工都奉承他說,您老這神情,得再活二十年。老作家糾正這些粗俗人的話,說,我要再活二百年再活兩千年。他的話引來出力人的哈哈大笑,他們私下說,烏龜王八也活不到這么長的。只有包工頭還算聰明,對遭到老作家王二麻子蔑視的農民工說,孔夫子死了兩千多年,我們還都在學習他的文章,孔夫子死了嗎?我們敬愛的老作家的文章也會隨著文章永垂不朽的。那些農民工才回過神來,跟著包工頭奉承老作家,說自己沒有學問,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老作家有海一樣的度量,不跟他們計較,臨走的時候對他們說,你們好好干活,完工的時候,我送你們每人一本我簽字帶圖章的書。
就這樣老作家王二麻子心情舒暢地離開了他的墳地,回到了市政府專門給他寫作的書房,也是住房。
沒有人認為老作家王二麻子會死在自己的夢中。他自己要永垂不朽,所以他就死了。死對他來說只是睡著了,對于這么大的名人早死晚死,那也只是一種名聲轉化的形式,不會影響到內涵,就是絲毫不會影響到老作家王二麻子的知名度。
老作家王二麻子具體的斷氣日期只有天知道。他的死是按照上天的神秘法則來完成的。大概是在石匠為他聳起石碑開始雕刻他的生平和著作的時候,把王二麻子四個字刻在石碑上之時他就斷氣了,進了天堂。只是我們這些俗人無法理解時間隧道里暗藏的等號密碼。時間是個啞巴而又狡詐的魔鬼。
王二麻子的死訊被最早發現的不是人,是充滿靈性的烏鴉。它們好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使者前來迎接這位才華橫溢的作家。像破碎的黑夜一樣的烏鴉,云集在王二麻子書房前的幾棵大柳樹上,呱呱亂叫,落下許多糞便。它們時而盤旋在老作家王二麻子住房的上空,落下巨大的黑洞。居民們出來驅趕,小孩子用彈弓打,還是無用。后來,有人拿來了獵槍,對著烏鴉開了火,這些烏鴉寧可粉身碎骨,也要完成它們的使命。烏鴉現象驚動了本市的各個媒體和政府官員們。他們帶著錄像機驅車前來。其中就有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徒弟和徒孫。他們看完烏鴉就想起了老作家王二麻子,想歇歇腳喝口水,順便采訪他對烏鴉事件的看法。他的房門緊閉,就打了他的手機和座機。里面有響聲,就是無人接聽。他們才警覺起來,同時也發現了問題。屋子里傳出來的臭味與烏鴉的到來有某種神秘的關系。他們開始了聯想和分析。他們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妙,就報警了。公安包圍了現場,砸開了門,才發現老作家王二麻子已經死在自己寬大的床上,死了好幾天了,尸體開始發出了臭味。
法醫也過來驗尸,是自然死亡,不是死于謀殺。他的家人過來搬運尸體到殯儀館,清除書房里的臭味。此時,那些云集的烏鴉也忽然不見了。烏鴉的糞便的臭味和老作家王二麻子尸體的臭味同時從居民中間消散。
關于老作家王二麻子的死因,還是有了傳聞。官方的訃告是,老作家王二麻子是累死在書房里的,是為人民而死,他在連夜修訂校對建國以來我市文學叢書,也是這套叢書的執行副主編。而小道消息就比官方多了些根須。老作家王二麻子確實是累死的,臨死前確實是在編撰本市建國以來的文學叢書,還抽出時間輔導那些愛好文學的青年,特別是女青年。他經常在床上輔導到半夜。驗尸的公安就在床角發現了一盒沒有用完的偉哥。這個不利于老作家名聲的細節被官方刪除了,卻在酒桌上沿著酒杯的聲音,分路傳播下去。
就這樣老作家王二麻子真實地死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按照他生前的遺愿和夢想掩埋他。就是讓他躺在自己的墓穴里看著自己的紀念碑死去。他放光的眼睛看不到了,只有自己的骨灰才能感知到這種場景的壯闊和波瀾。他的骨灰已經被他的原配夫人暫時安置在他的寫作室里,沒讓他進自己的老家,為此還與親戚與叫她師娘師奶的人發生了口角,她也翻了臉,對他們說王二麻子在我心里早就死了,他只是一個名義上的丈夫,一個還有用的外殼,我是他的掛名夫人,是一個真實的寡婦,而對外的解釋則是王二麻子是這個社會的良知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精神財富。
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家人還是請來風水先生,要看下葬的日子。他們一起到了墓地,看了進展的情況,很是生氣。墓地的建造還沒有完工,無法確定下葬的日期。他的原配夫人就給市領導的秘書打了電話,反映包工隊的工匠太不像話,都在磨洋工。石碑還沒有雕刻完三分之一,墓地還沒有開挖,就連墓地前面的朱雀,一片翠竹林也沒有造好。
秘書安慰了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夫人,一定會協調的,敦促他們抓緊施工,最后還把隆重的下葬儀式提前通告了,也是征求逝者家人的意見。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市領導還派秘書長前來參加追悼會,朗讀祭文。
在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夫人跟秘書打電話的第二天,天就下起了雨。雨一陣緊一陣慢的下著。如謎團一樣的霧靄籠罩的墓地傳來了眾人粗獷而又不和諧的歌聲。又來了一個包工隊,加入到了施工的行列去了,原先的出錢人,市政府改變了策略,按照計件拿錢,多勞多得。
落下大雨的時候,人們還在勞動。這是夏天的雨,溫暖,舒適。他們感覺很幸福,知道是為掩埋一位名人的儀式做鋪墊,就像建造舞臺一樣,目的是讓主角和小丑登場。
雨水順著人造的翠竹林流到了地面,像游動的蛇奔向墓穴;雨水順著刻字的石碑流下,流到了土地里,無聲地滲透到了墓穴里;雨水順著勞作的農民的脊背流下,經過屁股,流到了地面,又從他們的腳脖子邊流進了墓穴……
歌聲從他們沾滿泥水的手中像傳遞的水桶一樣,從墓穴傳向遠處,那是包工頭頭教他們一定唱會的老作家王二麻子的經典詩歌:
扛著紅旗喜洋洋嘍
四海五洲鬧解放了
咱出力人找到了
喂奶的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