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生
剛過30歲的曉娜,平素身體一向很好。今年6月一天夜間受涼后“感冒”,晨起咳嗽,咯少許白痰,痰液里帶點血絲。到社區診所檢查,低燒38度。服用抗感冒藥3天,熱退了,咳嗽也有所緩解,自以為“痊愈”。但說來也怪,自打那次感冒之后,就隔三差五的咳嗽,低熱不斷,到社區診所吃點藥就好,慢慢的感覺體重輕了,身子懶了。8月初,細心的愛人帶她來到我們醫院,經過影像科、呼吸科、胸外科等專家會診,發現曉娜的右肺中葉長了一個核桃大小的腫瘤,已經堵塞了支氣管,氣管鏡檢查明確診斷為肺癌。胸外科專家及時為她做了肺癌根治切除手術,術后恢復良好。
肺癌主要癥狀有咳嗽、咯血、胸痛和發熱等。肺癌病人的咳嗽是因為支氣管黏膜受到刺激引起的。在門診就診的肺癌患者中,約70%主訴有咳嗽。肺癌的咳嗽主要為慢性咳嗽,痰液多少不定。如果發現連續咳嗽并痰中帶血(血絲或小血塊),就應警惕肺癌的可能。近年來,肺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年齡趨向年輕化,尤其是青年女性發病率持續攀升。筆者就曾經遇到多例十幾歲少年患肺癌的病例。究其原因,可能與15-19歲吸煙(不論是主動吸煙還是被動吸煙)相關,尤其是未成年人吸煙,與發癌率、死亡率明顯相關;其次,也與遺傳易感性、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有關。
青年人肺癌為什么會發生誤診?主要是病人及醫生未重視青年人肺癌的問題,以為肺癌應該是中老年人的病;報刊雜志上登載的醫學科普文章或醫學教科書上,對肺癌的發病年齡也大都認定是在45歲以上,忽視了年輕人也可得肺癌。因此,遇有咳嗽的年輕人,總是與呼吸道感染、結核病或者肺炎相聯系,缺乏對肺癌應有的警惕,容易麻痹忽視。部分醫生對肺癌的影像資料缺乏診斷經驗,有些基層醫生或年輕醫生還有不會看、看不懂影像學資料,缺乏肺癌病情分析判斷和鑒別能力,等,都可能是誤診因素。
面對肺癌發病不斷年輕化的趨勢,應對公眾加強肺癌知識的宣傳,以免病人麻痹誤診;對肺癌的高危人群,如長年吸煙尤其是從青少年開始吸煙者,吸煙指數(每天吸煙支數×吸煙年數)大于400以上者,具有癌性家系者,有職業性致癌物質接觸歷史者,等,尤應引起重視。對發現肺部x線檢查有陰影,同時發現有咳嗽、胸痛、反復痰中帶血絲或小血塊的病人,在抗炎、抗結核治療療效不佳時,更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應反復留痰查找癌細胞,必要時行纖維支氣管鏡、經皮穿刺肺活檢或胸腔鏡輔助小切口剖胸切除病變,以有效診斷和避免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