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為什么說林志玲聲音有“缺陷”?
從唐老鴨到孫悟空,李揚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幕后聲音,人們熟悉的不再是一張臉,而是一副嗓子。僅用聲音就能征服一代人,讓一代人記憶猶新,也只有在中國會發生。李揚,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中央電視臺工作,參與了大量譯制片的配音工作,在無數中國人中記憶最深的就是可愛的唐老鴨和酷勁十足的孫悟空。
1978年,李揚就讀當時的北京廣播學院,課余閑暇,天生有一副獨特嗓音的李揚,就會向同學們模仿各種電影里的角色聲音,同學們都說,“你學得太像了,你就應該去做配音。”大學畢業時,李揚毛遂自薦跑到中央電視臺,希望能夠從事譯制片配音的工作。1980年的時候,中央電視臺引進美國迪斯尼的《米老鼠與唐老鴨》動畫片。李揚天生獨特的嗓音讓他從眾多聲音中托影而出,被美國迪斯尼選中,為最具品牌形象的“唐老鴨”配音。其實在這之前李揚在配音界已經很紅了,但真正讓他在老百姓心里扎下根的,就是“唐老鴨”這個角色。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人,都知道李揚就是唐老鴨,唐老鴨就是李揚。李揚笑言:“直到現在,走到大街上,還會被人拉住問,你是不是那個?唐老鴨?我知道他是想問是不是我配的音,但我也只能說,是,是。” 李揚自己也對這個角色的情結深厚,在他的辦公室里至今還有兩件不同的唐老鴨工藝品。
中國的配音工作,跟搞藝術一樣。在國外似乎很難找到哪個國家像中國那樣,一度把配音演員捧到了明星的地位。在那么多配音同行中,李揚坦言:“在當時的配音界,有許多堪稱大師級的人物。而我最佩服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邱岳峰老師,他把所有對生活的熱情都投入到配音工作上,比如大家熟悉的《簡愛》中的‘羅切斯特一角,將角色的矛盾性格用聲音展現得淋漓盡致。”對于配音界今后的生存之路,李揚認為依然需要培養好的配音演員。現在的配音演員并非是后續乏人的狀態,還是缺少發現和培養,隨著國產動漫事業的發展,我相信一樣會出現優秀的配音演員。
現下流行的“明星配音”現象,觀眾較于前幾年已經習以為常,專業配音的李揚對此卻仍持保留意見。他承認,明星的加入會給影片帶來眼球效應,也可以給媒體提供話題,但是如果明星的聲音并不符合角色,實際上既損害了影片的質量,也同樣損害了明星自己的形象。所以李揚堅持認為,“找明星可以,但一定要符合這個角色的要求,實在不符合,還不如交給專業的人士去做。”對于林志玲《馬蘭花》中的配音,李揚說:“林志玲聲音不叫有特點,叫有缺陷。”他認為國語不標準,咬字不清楚,這都是“缺陷”,是這些“缺陷”導致了人們所謂的“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