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巍 李 侃
中圖分類號:TS2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0-254-01
摘要: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但在加工和儲存過程中,過分依賴食品添加劑,會使產品失去原有的口味和效果,同時,人們食用太多的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直接損害人體健康。
關鍵詞:食品添加劑;質量安全;危害
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紿終是廣大消費者所關心的根本問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直接影響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什么是食品添加劑呢?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品種多樣,功能各一。據統計,全世界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目前有3000~4000種,我國經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技術委員會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批準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也達1200多種;根據我們的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分為防腐劑、著色劑、發色劑、甜味劑、抗氧化劑、漂白劑、消泡劑、乳化劑、面粉處理劑、營養強化劑、凝固劑、疏松劑、品質改良劑、酸味劑、增稠劑等22類。這些物質在產品中不影響食品的營養價值,但其對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調整食品營養結構,提高食品質量檔次,改善食品加工條件,延長食品保存期限等,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在承認食品添加劑具有特殊貢獻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其危害。
食品添加劑引起的食品質量安全事件比比皆是。日本西部發生小兒貧血、食欲不振、皮疹、腹瀉、嘔吐,患者達12000人,死亡30人,經調查是因為食用了含砷的“森永”奶粉所致,日本使用多年的防腐劑AF-2,近年證實有致崎作用;2006年9月,上海發生瘦肉精中毒事件,300多人中毒入院;同年11月大批“紅心鴨蛋”被查出含有蘇丹紅Ⅳ號,致癌物蘇丹紅再次進入人們視野,以及大閘蟹、多寶魚、桂魚等便紛紛被爆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綠以及違禁抗生素。對于出現這么多的食品安全問題,很多都是出在食品添加劑上。據2006年10月20日國際在線報道:英國一位下院議員日前提出,一種包含在6000多種食品、飲料和藥物中的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應該被禁用,因為據今年7月份,意大利科學家公布的一份研究結果稱,動物實驗證明,阿斯巴甜可導致老鼠患上癌癥。阿斯巴甜的使用在早期引起社會廣泛爭議,有些研究發現不能排除阿斯巴甜引發腦瘤、腦損傷以及淋巴癌等嚴重后果的可能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因此并未通過加入阿斯巴甜於食品中達數年之久。這些發現與制造阿斯巴甜的企業有明顯的利益沖突,在審批認證過程中引起很大爭議。1983年起參考更多的實驗結果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逐漸放寬阿斯巴甜的使用限制,直至1996年終於取消所有限制。由于阿斯巴甜在人體胃腸道酶作用下可分解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苯酮尿癥患者無法代謝此胺基酸,對于此疾病患者就必須避免接觸阿斯巴甜。
據調查,從蜜餞到餅干、從冷凍食品到熟食制品、從醬油到飲料,大多數食品配料里都含有食品添加劑,其中多數食品含有2種以上添加劑,最多的某品牌膨化食品,添加劑多達16種。日常加工食品中95%以上都含有添加劑。人們從早上起床到晚上休息,都離不開添加劑:早飯一杯牛奶,含防腐劑;一根松脆油條,加了疏松劑硫酸鋁鉀;一塊面包,含多種添加劑;包子,含面粉處理劑、膨化劑;一盤咸菜,含染色劑、防腐劑。午飯、晚餐的菜肴與調味品里,同樣含有各種食品添加劑。雞精是一種復合食品添加劑,跟雞基本沒關系;各種飲料、葡萄酒內,大多添加了食用香精、安賽蜜和甜蜜素;速溶咖啡的香味,是食用香料在起作用。凡此種種,讓人看了觸目驚心。很多專家學者都出來說,食品添加劑不影響食品的營養價值,不象大家想象的那樣讓人恐怖,其實不然。大多數專家都不會說食用含有添加劑的食品絕對不會有問題。就食品添加劑本身而言,觀其成分、結構式,真的不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但很多種類本身并不穩定,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會發生轉化,生成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還有一些食品添加劑,只是暫時的未發現對人體有害,但并不代表其就是絕對安全的。比如日本以前長期使用的防腐劑AF-2,后來被認定為有致癌、致突變性;再比如阿斯巴甜的使用,也不是經過長期使用才發現對一些苯酮尿癥患者及兒童有害嗎;還有一些企業為了達到某種效果,又不超過GB2760中規定的量,在食品中加入同效果的不同種類的添加劑,比如在冷飲中,加入三種甜味劑(糖精鈉、甜蜜素、阿斯巴甜)……
越來越多的添加劑被應用,不能不讓人揪心。對于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我個人認為應該有所注意。首先,不能超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其次,應限制在產品中加入添加劑數量,不能讓人們食用全部由添加劑組成的食品;再次,監督部門應多向企業宣傳食品添加劑的相關知識,增強其質量意識,不能為了追求某種特殊效果,在食品中任意添加相應的食品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