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浩
摘要:基站天線系統的配置是網絡規劃的一個重要部分。本文首先介紹了3G基站天饋系統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接著闡述了基站天饋系統安裝的整體思路,并分析了天線、跳線、主饋纜安裝程序。
關鍵詞:3G 基站 天饋系統 施工安裝
一、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一)來料檢驗
基站天線安裝用到的跳線、塔頂放大器、避雷器、部分天線在運送到施工現場前,進行來料檢驗,并進行性能測試。
在基站天線系統的安裝過程中,有一些物品時直接運送到施工現場的。對這些物品的開封、檢驗也是系統安裝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物品包括部分天線、主饋纜、安裝附件等。
(二)射頻傳輸相關部件的數量
1. 基站天線6面。
2. 如果系統配置包括塔頂放大器。需要6個塔頂放大器,跳線也需要增加6根。
3. 天線到主饋纜的跳線:分1.5m、2m、3m3種,須選擇合適的長度,用量6根。
4. 主饋纜:長度視具體安裝高度和機房位置而定。
5. 避雷器:每根饋纜上須安裝一個,用量6根。
6. 主饋纜到機柜的跳線:分1.5m、2m、3m3種,須選擇合適的長度,用量6根。
二、基站天饋系統部分安裝過程
(一)基站天線的安裝程序
嚴格按天線廠家提供的安裝說明書安裝(在每根天線的包裝內)。天線下傾角固定支架安裝示意圖如圖1所示。
安裝步驟如下:

1. 參考上圖順序,依次把天線下傾角固定支架安裝到天線相應位置,收攏支架,使之處于折疊狀態。
2. 確保天線輸入和輸出端口朝下。調節天線到正確高度,用螺桿和U型螺桿把天線下傾角固定支架固定在天線抱桿上。
3. 用指南針來確定天線輻射面的方向角,多取幾點作為參考。取正北0°為第一扇區,北偏東順時針120°為第二扇區,順時針240°為第三扇區。圍繞天線抱桿,轉動天線,調整相鄰天線之間的夾角到需要的角度。同一扇區的兩個天線指向應當一致。
4. 用扳手把圖中2、3兩處螺釘固定緊。
5. 利用天線下傾角固定支架來調整進行天線指向角的調整,調整天線下傾角到正確位置。
6. 天線的下傾角應該和天線下傾角固定支架上的角度指示相一致,誤差不超過正負1°。
7. 用扳手把圖中1處螺釘固定緊。
8. 檢查螺釘是否已全部固定緊。
9. 安裝完成后檢查:天線強度要求手搖不晃;方向角測定誤差為正負5°,傾角正負1°;現場需清理干凈。
(二)跳線安裝的程序
基站天線的饋纜系統安裝鏈接需要從收發天線到主饋纜的跳線和機頂到主饋纜的跳線。如果天饋系統配置中包括塔頂放大器,跳線數量還要增加。跳線數目將包括天線到塔頂放大器的連接跳線、塔頂放大器到主饋纜的跳線。

(三)主饋纜安裝程序
主饋纜一般為采用7/8英寸發泡聚四氟乙烯介質填充的50歐姆同軸線。由于送到施工現場的饋纜比較長,連接接頭一般沒有裝好,因此,首先需要裝好一邊的接頭。
安裝操作過程如下:
1.把接頭一段約150mm拉直;用刀把距頂端50mm的饋纜外皮繞著外導體切割并拔掉。
2.把饋纜頭放入切割工具的槽口里,使得切割工具的槽盡可能靠近饋纜外皮;輕輕合上切割工具,施加輕微壓力;從饋纜端口看,順時針旋轉切割工具;繼續旋轉,直到前面的刀片完全切割了內外導體;在輕輕施加壓力旋轉兩圈,確保后面的刀片割開了饋纜外皮。經過該步驟,饋線形成了平整的端面以有利于后面的接頭安裝。
3.拔掉割開的外皮。
4.把“O”形環放入饋纜外皮以外,外導體上的第一個波谷處,涂潤滑油。內有螺紋的一頭向外,把接頭緊固件套咋饋纜頭上,推入直到一個饋纜外導體上的波谷暴露在外。
5.把饋纜頭內的發泡材料用刀從外導體壓向內導體。
6.用刷子把發泡材料的銅屑清理干凈。
7.小心地把接插組件一頭導入饋纜的內導體中,裝上接插組件。
8.把接頭緊固件旋到接插組件上。用扳手,擰緊接頭到20.3~25.7N?m。確保接插組件不動,僅旋轉接頭緊固件。
9.拆開接頭檢查外導體的外擴情況。外導體的外擴應該均勻,沒有泡沫或銅屑。拆接頭時,先把接插組件擰松1/4圈;然后,保持接插組件不動,僅轉動接頭緊固件。
10.把接頭緊固件再旋到接插組件上。用扳手,擰緊接頭到20.3~25.7N?m。確保接插組件動,僅旋轉接頭緊固件。
11.饋安裝完畢,確定適當的長度后,可以按照另一接頭。
參考文獻:
[1]夏林、趙英立,GSM/CDMA天饋系統的優化[J]. 電信技術, 2006,(08) .
[2]夏林、趙英立、趙恩惠,天饋系統不匹配對移動通信的影響及解決方法[J]. 移動通信, 2006,(01) .
[3]崔燕祥,SCDMA天饋系統安裝及維護[J]. 通信管理與技術,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