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湖南省沅陵鶴鳴山小學每年都舉辦“校園科技活動節”、科技制作匯演和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這些競賽活動都極大地吸引著學生的參與,特別是小發明、小制作等興趣小組,幾乎是全員參與,2000年,張春曉、瞿吉圣老師輔導張倩等六位同學參加湖南省教育廳、文化廳聯合舉辦的做新世紀小主人小發明、小制作比賽,其中《方便掛圖架》榮獲一等獎,《多功能銀幕演示示教裝置》《多功能錘起》《農家小院》等五項作品獲二等獎。曹穎等同學的《鉛筆,森林,地球》《環境保護從我做起》《植物生存條件的實驗》小論文參加2003年由懷化市教育局舉辦的全市中小學生優秀論文評選,均獲小學組一等獎。
自1996年張倩同學發明的作品《按摩磁療保健火箱》獲第十五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后,陸續有近四十余件小發明、科幻畫作品獲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大賽的獎勵,其中鄭蘇升同學的小發明《方便擔架》榮獲第十八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朱瑩、粟果莎倆同學的科幻畫《空中行走的雨傘》《森林蟲的克星》獲三等獎。學校也多次榮獲省、市、縣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2005年4月被授予市“十佳科技教育先進單位”;同年5月榮獲懷化市“科普文明大院”光榮稱號。2005年1月學校被評為懷化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5年6月學校被評為湖南省綠色學校,2007年10月學校被授予沅陵縣“青少年科技活動示范基地”光榮稱號。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鶴鳴山小學,看看同學們的小發明吧!
方便擔架
鄭蘇升
在搶救傷員、危重病人的時候,都離不開擔架。雖然擔架的種類繁多,但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要把病人從擔架上抬到病床上去,往往很費事,不僅延誤了就診,也給病人帶來了不小的痛苦。
為了使擔架功能更多,使用更方便,同時減輕傷病員的痛苦,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研究,我在原擔架的托布距側邊約三分之二的地方安裝了一條拉鏈,通過拉鏈的拉開縫合使擔架分離(如圖一、二)。
為了使擔架的功能更完善,在擔架的兩端分別安裝兩個可以充氣的氣袋,做枕頭或抬高雙腳之用,同時再配備一個氣筒放置在擔架手柄的空管處(如圖三)。
改進后的擔架能夠很方便地把病人抬到病床上,特別體現在遇到危重病人或肢體骨折、腰椎骨折病人的時候。它不僅能節省搬運病人的時間,減少搬動的次數,也極大地減輕了病人的痛苦。(該項發明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工程學二等獎)
(輔導老師:張春曉)
會變臉的保暖烘罩
李毅恒
日常生活中,許多用具季節性較強,如電風扇、取暖器等,不用時拆卸、收藏比較麻煩。針對這一問題,我產生了拓展它們功能,達到一物多用的念頭。
我的基本思路是:研制一種適合家居需要的組合裝備,使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功能多、適用性強,能滿足家居活動的多種需求,運用創新性原則和相關知識,結合家庭需要設計出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功能多的家庭工具。
研究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通過參加學校科技活動興趣小組的學習,針對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不方便之處提出課題設想,并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信息,確立課題。第二階段:收集資料,掌握相關知識,初步擬定設計方案和收集采購制作材料。第三階段:通過反復實驗、論證,完善作品。例如:“會變臉的保暖烘罩”在由桌變為梯子使用時原方案采用插銷固定,后經實驗使用發現插銷固定欠牢固,幾經修改后最后確定選擇活動夾片式掛鉤固定效果好。
保暖烘罩是南方地區冬季人們取暖常用的輔助器具,它罩在電熱取暖器上面,能縮小熱輻射的范圍,減少熱量流失,因而它以保暖、舒適、降低能耗而備受人們喜歡。可是一旦冬季過去,其功能和價值得不到利用。為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增加它的功能,我尋思著改進它。在科技教師的輔導下,我設計出了這種會變臉的保暖罩,它可由保暖罩變成桌,由桌變成茶幾,由茶幾變成單人梯,由單人梯變成雙人梯。變化過程一人可獨立操作完成,既方便又實用,還可一物多用。該發明作品具有重量輕、方便安全、適用性強、可折疊、不占空間、便于收藏等優點,同時易于批量生產,可成為家庭生活必備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