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聶伯羅夫
艾伯特從歐洲旅游歸來,乘出租車來到父親的郊外別墅。
一個淺黃色頭發的陌生姑娘在花園里玩耍。父親在書房里,看上去很疲憊。父親說他已決定離開研究所了,只做顧問,他希望艾伯特能接替他的工作。艾伯特對此大為驚訝。父親的研究小組一直從事核酸的結構分析和遺傳密碼的破譯工作,成績不俗。父親總是拼命工作,尤其是在母親去世以后簡直到了發狂的地步,常常一連好幾個晝夜都不離開實驗室,怎么會突然想到退休呢?
艾伯特問起花園里的那個姑娘是誰。父親說她是住在卡勃列的一個老朋友埃利溫·沙烏里的女兒,叫米吉婭,沙烏里夫婦在一次空難中死去了,他就把姑娘接了來,只告訴她父母要在澳大利亞考察幾年。吃晚飯的時候他們幾乎沒有說話,艾伯特發現父親一直憂慮地凝視著米吉婭,也許是姑娘的命運使他不安。
艾伯特來到實驗室。研究所的伯克霍夫教授建議他從事確定男女性別的X和Y染色體的結構分析。晚上艾伯特來到父親的書房,告訴他自己的工作,父親的神色變得嚴峻起來,甚至帶有敵意。父親告訴他,從道德的觀點看,存在著許多完全不應該研究的問題。他說,科學家總是虛偽地保持中立,當突然發現他們的研究成果被用來殺害成千上萬的人時,他們會裝出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他們把自己裝扮成傻瓜,似乎連最簡單的事情——他們的研究和發現將會引起什么后果,都不能預見。艾伯特漸漸明白,父親認為對人的X和Y染色體的研究是一項有害于人類的工作。
艾伯特發現米吉婭是個可憐卻又非常可愛的小姑娘。她告訴艾伯特有個霍爾什先生經常去她家里,像是個醫生,每次去總是給她聽診、叩診,有時還抽她的血作研究。她非常討厭那個家伙。這天艾伯特回家比往常早了些,米吉婭從屋里跑出來,她驚慌地告訴艾伯特,那個霍爾什先生正在和父親談話,他想把米吉婭帶走,說是要搞醫學研究。
書房里傳出父親和另一個人嘶啞刺耳的聲音,兩人似乎在爭吵。艾伯特推門進去,父親臉色蒼白,坐在搖椅上,身旁站著一個高個子、黃臉、大顴骨、長著一頭濃密的栗色頭發的男人,他就是霍爾什先生。霍爾什一聽說是艾伯特,猛地跳了起來,一把抓住艾伯特的手臂,不知從哪里掏出聽診器、額鏡和放大鏡,精神立刻變得有些狂亂。艾伯特一把抓住霍爾什的衣襟,用盡全力把他推出了門外……
一個月后,艾伯特決定找霍爾什談一談,搞清楚他對自己和米吉婭的態度,他同父親究竟有些什么分歧,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艾伯特驅車來到卡勃列小鎮,一個神甫告訴他,米吉婭是一個棄嬰,16年前被兩位年輕的先生送到沙烏里家。神甫趕到沙烏里家,想給孩子做洗禮,卻遭到其中一位先生的拒絕。艾伯特又問起霍爾什。神甫有些憤怒地說,就是這個霍爾什先生不讓給孩子做洗禮的,他是個非常可惡的人。神甫還告訴艾伯特,霍爾什就住在附近的圣季卡的林中莊園。
霍爾什的宅第是一幢巨大、陰森的老式兩層樓房。艾伯特走進院內,按了門鈴,但沒人應聲。艾伯特爬上屋頂,用改錐撬開天窗,鉆了進去。他來到樓下,發現了一個寬敞的大廳,看上去像是個實驗室。
艾伯特發現屋角有一個由玻璃和鎳制成的儀器,各個玻璃容器上都有標簽:“營養物質…酶…‘核糖核酸”“三磷酸腺苷”等。艾伯特完全明白了,這就是科學家們稱之為的“生命的搖籃”的復雜而靈敏的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可以在實驗室里人工制造生命。
艾伯特的目光落到角落里的一個小鐵箱上。他端起箱子,打開箱蓋,發現這是一只用來存放文件的普通箱子。他下意識地朝箱子里一本綠色硬皮封面的記事本看了一眼,不禁心頭一顫。本子右上角一張白色標簽上用粗大的字體寫著:“索利維伊格,5號變體。”
索利維伊格!這是艾伯特的母親!打開本子,他發現每一頁上都是一串串數字……這是遺傳密碼!
艾伯特不記得自己是怎樣離開霍爾什的莊園回到家的。他感到自己精神被徹底摧垮了。克列姆佩爾和古斯特來看望他,興奮地告訴他,他們已經分辨出X和Y染色體的分子結構,他們認為父母們可以有一個理想的家庭結構,而政府則會有一個穩定的人口結構了。艾伯特痛苦地想:對人的分子遺傳學方面的研究,以及對人的神秘本質的結構研究,將使生活失去魅力。此刻他才明白父親所說的關于科學家對自己的發明后果應該負責的話是多么正確。
霍爾什又出現了。艾爾伯責問他為什么用這樣的手段制造生命,霍爾什的回答讓艾伯特震驚:人們制造原子彈、氫彈、病毒,他們是在制造死亡。而他和艾伯特的父親是要抵制那種想利用科學發明來消滅一切生命的瘋狂企圖。他們發誓要使人類能長生不老,與仇視人類的瘋子們作斗爭。他們決定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寫成一部著作,記下人類長生不老的公式。他們成功地按同一公式培育了幾個孩子,索利維伊格是第五個,其余幾個出生不久就死了。索利維伊格活了21年。艾伯特的父親和她相愛并結了婚,婚后就停止了這項工作,開始采取其他方法來為人類的永生而奮斗,他成了世界人民保護人類反對核戰爭委員會的成員。
霍爾什見艾伯特沉默不語,便問道:“您發現沒有,米吉婭非常像索利維伊格?”艾伯特腦子轟地一響。霍爾什告訴他米吉婭是6號變體。這時一個聲音深深地扎進了艾伯特的心房:有時候,科學為什么這樣無情。
(插畫:文藝芬)
(責任編輯: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