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光學



入刊理由:
麗江華麗的存在已遠播世界。每個到過麗江的人都無不為她的精彩,為她特有的氣質所吸引。雪山、泉水、小橋、民風、洞經音樂……麗江的這一切,有上天的眷顧,更有麗江領導者們對她卓越的管理和精心的呵護。王君正,現任麗江市長。從2007年5月來到麗江主政,就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傾注在這片土地之上。為了麗江的更加繁榮和發展,王君正和他領導的團隊正大踏步讓麗江的容顏在無聲的歲月中發生著巨變……
2009年10月新中國迎來了她的60華誕,喜慶的歡聲響徹華夏大地。當天安門廣場雄壯的閱兵式和優美的歌舞讓我們久久不能平靜的時候。麗江也在新中國前進的主旋律下走過了她改革開放的30年。駐足麗江街頭,祥和的陽光撒滿了城市的每個角落。現代的氣息無時無刻都展現著這座地處西南邊陲古城的興旺、發達。再走進古城區,被玉龍雪山水滌蕩著的民居卻依舊古樸動人。什么是麗江最合適的城市坐標?什么是30年來讓麗江長足發展的最基本因素?麗江的前世我們已經看到,她的未來又該走向何方?
帶著這些問題,2009年10月17日是個星期六,下午1:30分,時代名流雜志的記者一行三人如約抵達了王君正市長的辦公室,對王君正市長的獨家采訪也隨即開始了……
鍛造世界 山水輝煌
記者知道,在2009年世界文化旅游論壇上,麗江被授予“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榮譽稱號,而王市長同時也被評為“推動文化旅游建設杰出貢獻人物”,這充分說明麗江的旅游與文化發展一直都是外界關注的話題。王市長認為;麗江為世界認可,被評為“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是麗江幾代人共同努力奮斗的結果。而自己被評為“推動文化旅游建設杰出貢獻人物”是因為評委們愛屋及烏、把對麗江的愛輻射到了自己的身上。麗江地處云南省西北部,在云貴高原與青藏高原連接部位,與迪慶藏族自治州和大理白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自古就是“茶馬古道”要塞和“藏族走廊”的民族重鎮。這種獨特的地理結構,決定了麗江無可替代的自然風光和絢麗的民族文化形態。
王市長告訴記者:經過長期的發展,麗江確實是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麗江將美麗的自然風光與絢麗的民族文化有機結合起來,著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探索出一條充分體現麗江特色的文化與旅游深度結合、互動發展的路子,促進了兩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0年來,麗江成了中華瑰寶,世界名城。成了無數人向往的一處“身心和靈魂的棲息之地”。麗江開創了一個文化與自然保護協同發展的“麗江模式”,并且先后獲得“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記憶名錄”三項聯合國授予的桂冠。麗江接待國內外游客從2002年的337.5萬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530.9萬人次,年均增長9.5%;旅游收入由23.4億元增加到58.2億元,年均增長20%,以旅游為龍頭的服務業拉動就業達10萬之眾。第三產業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0%以上。直接間接來自旅游業的收入占麗江市財政收入的70%以上。
旅游經濟的實質是體驗經濟,游客注重的是愉悅和愜意的過程,只有在旅游發展中注入足夠的文化內涵,才能說明旅游的經營與消費滿足了游客的需求。如果沒有文化的支撐,再好的風光也會讓人感到蒼白和單調,只有兩者的有機結合才會有震撼力、吸引力,才能讓人們意猶未盡、流連忘返。為此,麗江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旅游與文化的有機結合作為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的重要工作,切實將本地民族文化的傳承、弘揚作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使文化與旅游高度融合,渾然一體,相得益彰,讓游客在神奇美麗的自然風光中領悟深邃的民族文化,在品味厚重的民族文化中倘徉于如畫的仙景。
在具體的實踐工作中,王市長堅持要求把旅游產品打造成“真品”“精品”和“絕品”。王市長向記者解釋,所謂“真品”,是指看得見、摸得著、感悟得到的真實存在,真實的東西最具有生命力,震撼力和長久的魅力。麗江原始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就是真實存在的。是可體驗、感受和觸摸的真品。所謂“精品”,就是把最美麗、最吸引人、最震撼人心的東西通過保護性開發展示在世人面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游客通過一個“點”看到一個“面”,通過一個具體的旅游產品感受到麗江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族風情。所謂“絕品”,就是排他性的自然風光與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完美結合而形成的無人可以取代、無法進行復制的旅游產品。像玉龍雪山、瀘沽湖女兒國、老君山國家公園等自然景觀,像納西東巴文化、母系婚姻制度、他留文化等民族文化就是獨具特色的。兩者的高度融合,就成了高端的人無我有的旅游產品。其實,這何嘗不是是王市長對麗江旅游發展高屋建瓴的獨到思想?
關于如何堅持好旅游與文化的結合,王市長認為有下面幾個原則是必須把握好的:第一是以自然為本。現在常講“以人為本”,對旅游來講,其實就是“以自然為本”,就是要保護好原始的自然風光,保護好麗江的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為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讓每一個來麗江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大自然大好河山的壯美。要牢固樹立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正確處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關系。第二是以特色為根。特色就是旅游的核心競爭力,是旅游的生命力。麗江旅游的特色就是自然風光與民族文化的結合,形成自己獨特的產品,有效的避免了旅游的同質化,有力的提升了旅游產品的檔次。第三是以市場為導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商品都要適應市場規律,因此旅游產品的開發要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只有堅持立足實際,適應市場要求,不斷創造出更多旅游者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旅游文化產品,才能滿足旅游者多元化的要求。
每個城市其實都有屬于自己城市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美麗的自然景色毫無疑問都是上天的恩賜和先輩們的創造并留給我們的。開發、利用自然景觀實際是把雙刃劍,有可能在效益產生的同時,自然環境的破壞也在加重。這方面的例子在中外都不少見。在這個層面上,王市長的內心充滿著一種自豪感。因為麗江無論是她的過去,還是今天都以她良好的發展證明了自己的優秀。
麗江不僅成為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而且自身也在發展中不斷探索,創造了“民族文化與旅游經濟之間的良性互動”這一發展模式。當麗江旅游成為世界級品牌的同時,在文化和自然保護方面也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2008年10月,麗江市被評選為“中國十八個改革開放的典型地區”之一,是我國西南地區惟一的入選城市,中央調研組認為,麗江市利用當地優勢特色資源,做大做強旅游產業,以旅游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發展成為富足繁榮文明和諧的旅游文化名城。2009年被授予 “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這充分證明了“改革”與“文化旅游”在麗江達到了最好的和諧。
作為這兩大事件的親歷者和當事者,王市長卻一直把我們的采訪話題轉到麗江的總體發展和具體的事件上來。他始終謙遜地認為麗江的發展得宜于黨中央、國務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以及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本地管理者的積極配合和麗江廣大人民群眾的精心呵護、廣泛參與。在這些喜人的成績面前,值得自豪,卻不能驕傲。縱觀國內外旅游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旅游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一個城市的決策者和管理者,對此應該保持清醒的認識。當前,麗江的形勢雖然是一片大好,但還處于一個旅游的“二次創業”的關鍵階段,抓住這個機遇期,不斷的創新發展,麗江完全可以實現爭當旅游發展的“排頭兵”的目標。具體的實施步驟是:第一,要抓硬件建設,進一步完善旅游設施。如繼續加強立體的交通通訊網絡建設,提供便捷的交通通訊服務;加強自然環境的保護和景點景區建設,打造更加舒適的旅游環境;加快特色旅游產品的開發,滿足不同層次的旅游者多樣化的需求等等。第二,以人為本,加強軟件建設,提供一流的管理和服務水平,讓每一個旅游者都能暢心如意的享受生活。旅游經濟是體驗經濟,游客體驗的是過程的快樂,不僅要有新奇、不可不來的感嘆,而且還要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這樣,我們的軟環境建設就顯得十分的重要,必須要通過不懈的努力,著力于建設國際精品旅游勝地的需要,提供良好優質的管理服務水平。第三是打造特色,將凝重的歷史文化、厚重的民族文化與現代時尚生活結合起來,營造一片令旅游者流連忘返的樂土,使旅客有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感受,尤其在多彩多姿的自然風光和特異的文化風情的體驗上,都有耳目一新、蕩滌心靈、凈化靈魂的深切感悟。
船行萬里應東風,帆動云端作舵手。如果僅僅以游客的身份來到麗江,你是幸福的。而2009年10月的秋天的一個下午,我們第一次來到麗江。有幸走到了世界麗江的管理者和決策者的面前,王君正市長以自己明晰的思路為記者解讀著麗江,分析著麗江,展示著麗江,讓記者得以洞悉了幸福麗江背后的“天機”。
其實早在2008年11月15日,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上,麗江獲“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稱號。王君正市長被評選為“中國十佳綠色新聞人物”,同時入選“十佳綠色新聞人物”的還有曲格平、袁隆平等10人。“首屆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是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支持下,由中國生態學會、中國生態道德教育促進會、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等單位發起并主辦的一次以“綠色、和諧、發展”為宗旨,以“綠色責任和低炭經濟”為主題的高層次、高規格的專家學者論壇會議。麗江市長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保護生態、發展綠色產業為目標,大力加強和開展保護森林、植樹造林,加強生態環境法制建設和監管工作,走出了一條具有麗江特色的生態產業發展之路,為二十一世紀綠色革命做出了貢獻。因而,經過百強榜提名推薦,廣大網民投票,經百名專家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與海淀、深圳等10個城市從參選的178個參評城市中脫穎而出,位居綠色城市前十,獲得“中國十佳綠色城市”桂冠。麗江市長王君正也因為在諸多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被評為“中國十佳綠色新聞人物”。
王市長多次向記者闡述搞好麗江旅游的指導思想應該是“以人為本”,王市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因為麗江在這個方面一直堅持做到:不斷強化硬件建設,加強機場、道路交通和城市建設,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良好的服務設施及環境;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通過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帶動整個社會管理服務水平的提高;把軟件與硬件結合起來,走麗江的特色之路,有了這些堅強的行為準則,游客還會懷疑麗江的生命力會不強嗎?
在采訪的過程中,王市長還關心地問了一下記者到麗江的交通過程細節,記者告訴王市長:在記者驅車從昆明到麗江的路途中,我們看到有許多旅游車仍然滿載著乘客向麗江奔馳。2009年10月1日——8日的黃金周已經過去,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仍源源不斷,足以證明麗江所具有的魅力。狹義上講,這是麗江的驕傲!廣義上說,我們為云南擁有麗江驕傲!再從更廣的意義上說,我們為中國的麗江而驕傲!記者到麗江時,月亮已在梢頭。寬廣的道路和交織的華燈無不流露出城市的活力。當記者把沿路中的所見、甚至在市中心的鬧市吃飯也只花了合適的費用這些告訴王市長后,王市長很高興,他說;“這是個兩好的事情,當地百姓好,外來的客人更好!”
印象麗江魅力天堂
詩人于堅在他的散文《麗江后面》一文中寫到:“其實麗江,不,整個云南甚至中國西部的價值就在于它們還保留著許多荒的部分,就世界所夢想的那種樂園來說,它們與生俱來的就是,根本不需要現代。”詩人有些憂慮,他敏感的神經其實是在擔心現代過度的商品化沖跨了麗江在他心目中的神圣——那片“荒”!那么現代的發展是不是應該繞開原始的部分?而使其停留在一個歷史的階段成為凝固的永恒?其中有沒有一種既保存、又發展的可能呢?
王市長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令記者豁然開朗:根據2009年上半年的統計,麗江古城里面仍然有2萬多當地人在正常地生活著。對于四方街上的商品銷售,麗江市委、市政府實行嚴格的商品準入制,從源頭就杜絕了過分商品化的可能。對于開發與保護的問題,僅僅只強調其中的那一個方面都有違事物發展的規律。過分的、不講科學的發展,無疑會破壞原有的歷史留存。而完全的不發展,肯定不符合廣大人民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的需求。如何解決這個世界性的難題?王市長對記者說:保護和開發是所有旅游地區都會面對的一個共性問題,這是一個辨證的問題,沒有開發就很難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保護就沒有物質支持。過度開發就變成了掠奪和破壞,就不可能實現持續發展。因此,麗江確定的大方針是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揚長避短,相互促進,不論是古城的保護還是環境的保護,麗江市委、市政府都堅持這個方針和原則。
為了讓記者能更清楚了解麗江保護與發展的實際情況,王市長專門以古城為例子講述了麗江市委、市政府所做出的工作決定:首先是堅持依法保護,不斷完善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了《麗將古城保護管理條例》,切實把古城納入法制化的管理軌道。其次,制定嚴格的規劃,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凡是與古城相關的經營活動或行為,必須以服從規劃為前提,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不遵守或者破壞規則。第三,做好人性化的保護。麗江古城的市民不僅是麗江歷史的、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傳承者,到目前為止,麗江市政府鼓勵古城居民住在古城,為古城的保護盡一份力,同時,2萬多的居民住在古城也讓人們看到了活生生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第四,不僅保護著名建筑和名人故居,而且對涉及群眾生活的民間文化也大力進行保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保護體系。第五,適度開發。一個地方如果沒有了商業,就會變成一座死城,但如果過度開發的話,肯定會破壞古城的文化生態。所以麗江市委市政府實行了古城的準入制度,凡是與古城無關的工藝品和與文化傳承無關的文化產品均不得進入古城市。這樣既保護了古城古老和寧靜厚重的特質風貌,又使人感覺得到它是充滿活力、魅力四射的。
王市長指出,文明的傳承、保護與開發與麗江古城的保護與發展一樣,關鍵在于科學合理的規劃,重點在于精細的管理和服務,根本在于切實掌握好度。適度開發有利于更好的保護,更好的保護是為了長遠的開發。
當旅游和文化產業不斷發展的同時,麗江也加大了保護世界遺產的力度,并起得了令國內外贊譽的好經驗。頒布實施了《云南麗江古城保護條例》,組建了古城保護管理局,加大投入改善古城基礎設施和環境質量。10年間累計投入10多億元資金用于保護古城。從2003年至2009年,共投入了230萬元完成了古城299戶民居、236個院落的傳統民居修復工作。2007年,麗江古城遺產保護修復項目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2007年遺產保護優秀獎”。另外,束河古鎮開發模式也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
在自然環境的開發與保護上,麗江的作為也同樣令人稱道,根據國家的新政策,麗江一方面封山育林,一方面整頓森工企業,封斧存鋸,大力實施環境保護項目。在群眾中普及科普生態知識,樹立他們優良的生態道德觀和生態保護意識。僅到2005年,麗江市的森林覆蓋率就從1995年的40.3%上升到了52.5%。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區。而在瀘沽湖的管理上,因為有了一系列到位的措施,從而真正實現了“不讓一滴污水進入瀘沽湖”的目標。
開發與保護的平衡點這個世界性的難題,被麗江的管理者找到并且破解了。談到這里記者問了王君正市長一個問題:“一個城市會有她自身的性格嗎?”這位做過區委書記、組織、宣傳、司法、黨政、經濟等領導工作、且很有成就的博士市長告訴我們:“肯定有!”“麗江的性格是什么?”“公而忘私、患難與共、自強不息、搶抓機遇、勇往直前!”的確,“性格決定命運”,麗江用自己的“城市性格”選擇了自己輝煌的命運。
麗水金沙燦爛明天
2008年對世界經濟而言是不堪回首的一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浪潮洶涌而來,看著雷曼兄弟銀行瞬間的坍塌,看著通用、福特汽車這樣的巨無霸申請破產保護。看著珠江三角洲大量的企業關門,我們知道中國同樣面臨全球經濟衰退大潮的沖擊。麗江在過去的一年是否受到這個浪潮的波及呢?
王市長告訴記者:在過去的2008年,麗江市的財政總收入較2006年翻了一番!而取得這樣驕人的成績,并非麗江處在世外桃源完全不受外部世界的影響,而是長期以來麗江全面發展的結果。與全國發展的道路一樣,麗江的發展道路也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對國內、國際經濟發展形勢的認識不斷深化、對自身的發展優勢不斷全面掌握的基礎上形成的。王市長說,過去麗江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地區,改革開放30年來,歷屆黨委、政府自覺地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麗江的實際相結合,推動了麗江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縱向相比,麗江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橫向比,在某些方面還存有差距。所以,麗江市委市政府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進一步把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與麗江的實際相結合,自覺把麗江的發展放到了全省、全國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來思考和推動,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認真實施“六大戰略”,著力打造“生態產業發展基地、清潔能源基地和國際精品旅游勝地”三個經濟發展平臺,全面提升麗江的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戰略目標。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全球經濟危機對麗江的影響就是因為有了長期以來打造的“三個基地”這樣的戰略目標而有所減弱?王市長覺得是這樣的,他認為:麗江除了具有旅游方面的優勢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優勢,比如麗江國土面積大,立體氣候明顯,氣候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突出的特征,同樣具有發展生態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要突出比較優勢,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正確處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加快生態保護和綜合開發,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政府宏觀調控作用,逐步建立起優質高效、競爭有力、充滿活力的現代生態產業體系,充分發揮生態產業的多種功能,最大限度的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生態產品與服務的多樣化需求。
其次,通過調整農業內部的產業結構來增加農民的收入,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通過調整林業產業結構來調優林業產業內部結構,通過培植龍頭企業,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和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聯系起來,堅定不移的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路子,把第一產業做大、做強、做出特色,以提高農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質量,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對于農業產業的結構調整,麗江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從麗江的自然資源出發,培育農業中的優質產業,象金沙江優質煙葉基地的培育,就是麗江市政府近年來重點抓的一項工作,目前已經見到成效。金沙江優質煙葉所具有的特殊口感,目前在國內外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因為有國家煙草專賣局和省煙草專賣局的大力支持,使麗江的這個煙葉基地的建設不斷邁出新步伐。
同時,通過調整林業產業的結構增加農民的收入,達到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豐收。這幾年,麗江市農民的收入都保持了一個較高的增長水平,2009年上半年農民收入較2008年同期增長18%。2008年麗江市種植的經濟林木接近100萬畝,2009年還將繼續種植100萬畝經濟林木,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讓麗江每個農民擁有5畝左右的經濟林木,為林業經濟的調整,農民的收入穩定增加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于麗江水資源的開發問題,大家知道,麗江處于三江并流的重要地區,金沙江流經麗江651公里,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國家的西部開發為麗江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根據規劃,在金沙江中游將建設有一庫八級水電站,總裝機超過2000萬千瓦以上,建成后年發電量就可達1000億千瓦,這為麗江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是麗江調整產業結構的最佳時期。麗江市委、市政府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正確處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三者的關系,積極發展以水電為龍頭的清潔能源,同時延長水電產業鏈,走礦電結合的路子,建設節能新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麗江還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等清潔新能源資源,開發潛力和價值巨大,是麗江新的經濟增長點。2009年6月,麗江和國電龍源集團簽暑了風能資源合作開發框架協議書,麗江清潔能源開發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從宏觀的發展方向而言,王市長說:通過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加強保護,努力把麗江建設成為新型工業化的城市。通過新型化工業來進一步調整麗江的經濟結構,從而增強麗江的經濟實力,培育麗江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旅游業是麗江的支柱產業,對于麗江未來旅游業發展的總體方向,王市長成竹在胸:旅游業是麗江的支柱產業,如何把麗江向國際精品旅游勝地的方向邁進,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一方面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推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實現由政府主導向政府引導調控、市場主導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康體會議等綜合型轉變,由目的地向既是目的地又是集散地轉變、由單純行政管理向依法治理轉變。一方面要進一步豐富旅游業的內涵。把獨特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發揚光大與旅游結合起來,使麗江的旅游不斷增加新的內容,保持自身的特色,不斷煥發青春活力。在細節上要進一步加大麗江旅游業的基礎設施建設,鞏固和提升老景區的檔次,進一步提升玉龍雪山和古城的管理服務水平,讓人民感到更加舒適,讓城市更加美麗,讓游客更加滿意。其次是要創造條件積極開發新的景點:一是打造老君山國家森林公園,這個項目計劃投資30多億,目前正在加快建設;二是打造瀘沽湖女兒國旅游勝地,這個項目在2009年已經啟動,要投資30個億把瀘沽湖打造成為一個以國際核心文明活動發生地、生態休閑度假目的地、地方民族保護聚居地為一體,集生態觀光、文化體驗和休閑度假相結合的綜合旅游產品。同時瀘沽湖機場的建設也將盡快啟動。經過三至五年的努力,把這兩個景區打造成為一流的景區,為麗江建設成為國際精品旅游勝地再增添一張靚麗的名片。
現在,有許多麗江人都記得曾有一個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國王和王后到麗江,標志著麗江地區改革和對外開放已經達到了一新的水平。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國王是不會輕易到麗江來的。”這個人是前云南省省長和志強,1997年10月28日,他曾陪挪威國王和王后來到了麗江。12年過去了,我們肯定這個 “麗江與國王”“童話般的故事”已經有了更為精彩的注解。而經歷了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機浪潮后的麗江已變得更有勇氣挑戰一切和創造更多奇跡。
海納百川麗江乃大
2007年5月,王君正從昆明來到了麗江。從那天起,他是麗江的主權者,也是麗江的市民。麗江的一切都融入了他的生活、他的世界。二年多的時間雖然不算長,但他已經把麗江當作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家。他如愛自己的家那樣愛著自己的城市。
長達三個多小時的采訪行將結束時,記者讓王市長總結一下魅力麗江的“特色”。王市長為記者概括了四個層面:一是觀念新。麗江始終發揚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敢想敢試的精神,在改革開放中努力的探索,積極的追求,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麗江的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二是有特色。麗江無論是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上都提出要走特色之路。所以,游客看到麗江的建筑,都有麗江的特色。麗江的經濟,不論是旅游經濟的發展,還是其他經濟的發展,都力爭走一條特色之路。因為麗江的經濟總量在云南不是最大的,但是麗江的經濟發展的結構是有自己特色的。麗江提出建設生態產業發展基地、清潔能源基地和國際精品旅游勝地,這就是麗江經濟發展的特色。在社會發展上麗江也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努力把文化和風光有機結合起來,像宣科先生用麗江古樂讓人們了解了麗江,深刻的感受到麗江文化的底蘊,像《麗水金沙》和《印象麗江》向游人展示了麗江的獨特民族文化。三是促開放。麗江過去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鎮,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地方。麗江始終把開發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努力把麗江建成一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所以在麗江,無論各種思想觀念、各種生活方式,只要你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都會受到保護。任何一個企業,只要在麗江合法經營,政府就會為其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無論膚色,無論地域,無論種族,只要到麗江不違背法律,他的合法權益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這是一個地區開放的標志。有了一個容納和諧的社會環境,開放就成為促進和諧的重要途徑,一個封閉的地區,是不可能形成和諧局面的。四是人民得實惠。麗江黨委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好一些。所以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在做工作的時候,在作決策的時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說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經濟的發展,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決策為民,興邦為民,王君正市長把工作的核心放在了“人民”的身上!這是麗江人民的福音!
最后,記者讓王市長從一個普通麗江人的角度說說自己對麗江的感受,他說:麗江非常有魅力,所以我喜歡麗江,我體會其最大的魅力在于麗江有多彩的文化、美麗的風光、淳樸的人民、和諧的家園。所有這些都足以讓來到麗江的人找到美的所在,同時又讓自己的心靈有一個美好的歸宿!我相信我和國內外的游客一樣,只要抵達麗江,就能根據個人的品味和需要各取所需,這就是魅力麗江之所在。
走近王君正市長,你能感受到他內心對麗江的深厚感情。與他交流時,你能輕易感覺得到他的平和及友善。記者知道,人們常常稱呼王君正市長為“博士市長”,而實際上更愿意把自己當作知識分子市長的王君正經常會在“市長信箱”的網絡上認真關注網民提出的意見。而有時是不知名的外地游客寫給自己的信,提出的一個公交車的問題,他都會認真開會解決。出國到日本高山市訪問時,百忙之中,王君正市長也要抽空去看望6名交流到那里學習的麗江籍學子……
采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王市長辦公室的窗外有兩座山盡在眼前,稍左,為天下有名的玉龍雪山;稍右,為象山,因其山形如象而得名。玉龍雪山在陽光下更顯料峭和雄偉,象山則逶迤得有些溫和。白云因為無風,悠閑浪漫的無主題,陽光到倒是有種滲透語言的感覺。面對此情此景,記者在想:王君正市長的胸中早就融進了玉龍雪山和雪山下的世界。因為愛這個世界,所以他給她打了98分以上的高分。因為愛這個世界,所以他為這個世界的美麗和發展而不懈地工作著、忙碌著、奮斗著、操心著……
學者于丹在回答“你一生中最享受看書樂趣的是在什么地方?”這個問題時,是這樣回答的:“在一個燦爛的藍藍的烈日晴空下,在麗江古城,你背著雙肩背包,晃晃蕩蕩的,在古城找一個咖啡館那么一坐,然后你看著1600年的大石橋底下的那個流水嘩嘩的激流涌蕩沖過去,橋頭上馬幫的布農玲哐啷啷地在風中響著,那個陽光啊,極奢侈大把大把地灑在你的書上,然后對著咖啡,看著流光飛逝,你會覺得浪擲浮生,原來這么瀟灑,把那個陽光切進咖啡里,然后把陽光喝下去,讓自己散在光線中,這是一個讀書的境界。”
這是于丹心靈深處的麗江。也是人類向往著的麗江,更是王君正市長和麗江人民為世界所有人守護、創新和粲然著的麗江。
相關鏈接
王君正簡歷:
王君正,漢族,1963年5月生,山東臨沂人,博士研究生學歷。自擔任麗江市市長以來,著力構建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效能政府、陽光政府,致力于把麗江建設成“生態產業發展基地、清潔能源基地、國際精品旅游勝地”。
1988年—1994年 歷任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處、正處;
1994年9月—1998年11月 歷任昆明市官渡區委副書記、書記;
1998年11月—2007年4月 歷任昆明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組織部長,市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宣傳部長,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等職;
2007年5月 任中共麗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07年11月 當選為麗江市人民政府市長;
2008年 麗江被中央評選為全國改革開放18個典型地區之一,榮膺“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王君正榮獲“中國十佳綠色新聞人物”稱號;
2009年8月 王君正被2009世界文化旅游論壇評為“推動文化旅游建設杰出貢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