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峰



入刊理由:
因舉辦一次極具影響力的芒果文化節而聲名遠播,因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而成就工業的迅猛崛起,因擁有稀有的立體氣候而成為特色農業地帶。這就是麗江市華坪縣,它獨具魅力的民族文化令人遐思神往,涼爽宜人的山谷幽洞引人入勝。
從貧困的山區小縣變為風采焯焯的繁榮城市,華坪縣以它獨有的風格,在云南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工業化道路,構建了一個興盛、風情的世界。華坪,正以翻天覆地的變化凸現著……
伴著“美麗的華坪芒果飄香.....”的歌聲響起,芒果飄香的時節已經悄然來臨,芒果之鄉——華坪的芒果熟了,沉甸甸地掛滿枝頭,同時也迎來了2009年首屆麗江華坪芒果文化節。
這座盛產芒果的縣城位于江面寬闊、水急浪大的金沙江河谷地段,這里氣候干熱,雨水干燥、陽光普照。這里有豐富的煤炭、石灰石等礦產資源,獨特的溶洞景觀,26個風情萬種的民族。近年來,圍繞著工業強縣、產業富民的戰略目標,華坪縣工業優勢不斷增強,特色農業經濟效益不斷凸顯,全縣經濟實力得到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步入新臺階,被有關部門評為“晚熟芒果之鄉”“優質茶葉基地”。
華坪是目前中國最北端的芒果生產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華坪生產的芒果具有色澤鮮艷、風味濃郁、營養含量高、極晚熟的優良品質。因此,華坪被美譽為“晚熟芒果之鄉”。
“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云”,涼爽濕潤,空氣清新,云霧裊繞,山高雨多是華坪縣立體氣候的真實寫照,也營造了非常適合茶樹生長的自然環境,使華坪縣成為茶葉生產的新區,“優質茶葉基地”這一稱號又給華坪增添新的魅力。
芒果飄香 錦繡華坪
又是一年秋風爽,恰逢碩果累累時。一陣秋雨過后,秋風送來縷縷涼意,樹葉便一茬一茬地改變著自己的顏色。秋風掃過,處處秋高氣爽,處處秋景宜人。隨著芒果的成熟及麗江華坪芒果文化節的成功舉辦,華坪陶醉在秋的愜意之中,品嘗著秋天金燦燦的果實。
在這個秋天,華坪收獲的不僅是芒果,還有近年來縣域經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走進華坪,清漣的鯉魚河畔樓房櫛比,透過縣城中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樓,匆匆而過神情堅定行人的精神面貌,昭示出這是一座朝氣蓬勃、充滿希望振翅騰飛的城市。這些都激發著記者深入了解這座縣城的愿望。
2009年10月17日下午,在麗江市黑龍潭公園附近的龍潭茶室,記者見到了年輕的曹金明縣長。在清幽的環境中,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極富魅力的華坪通過曹金明縣長精辟的解答顯出了清晰的輪廓。采訪伊始,曹金明縣長向記者介紹了華坪的地理優勢。他說,華坪縣毗鄰鋼城攀枝花,處在攀枝花工業經濟圈中,具有豐富的煤炭、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和良好的區位優勢,是一塊流光溢彩的富饒寶地。
如何搶抓機遇,使沉睡于“寶藏”之上的華坪騰起,歷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開始了不斷的探索和思考,并形成共識:華坪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工業發展。曹金明向記者強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立足全縣資源和區位優勢,找準突破口,才能充分發揮工業經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主導力量的作用,使之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產業結構演進的有效方式,提升區域競爭實力的根本途徑。
圍繞這個共識,近年來,華坪緊緊依靠全縣各族人民,深入實施工業強縣、非公有制經濟富縣、科教興縣、全方位開放戰略,使全縣呈現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良好局面,先后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示范縣、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全國天保工程示范縣、云南省平安創建活動試點縣、云南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試點縣、云南省重點工業強縣等諸多殊榮。同時,華坪經濟開發區是云南省十五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之一,是云南省首批20個循環經濟試點單位之一。
勤勞智慧的華坪人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走出了一條“工業興縣、工業富縣、工業強縣”的路子,全縣經濟社會實現大飛躍。華坪縣生產總值連續3年以11%以上的速度增長,2008年達到了18.9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1528元,位居全市第2位、全省第39位;財政總收入平均每年以8000萬左右的速度遞增。在芒果成熟的季節,華坪人帶著豐收的喜悅迎來了華坪錦繡的新面貌。
工業強縣 再譜新篇
為實現工業夢,華坪人歷經艱辛。工業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任何一個經濟強盛的地區,都必然有強大的工業作后盾。華坪位于川滇交界的“三江”成礦地帶,擁有各種有色金屬和煤、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礦藏資源,為華坪工業發展帶來極為有利的條件。同時,華坪縣緊緊圍繞“工業強省”的戰略決策,舉全縣之力,發展工業,為華坪發展新型特色工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華坪縣把工業化上升到“富民強縣第一推動力”的高度,實施“工業興縣、工業富縣、工業強縣”戰略。利用“礦產、水能、光熱”三大優勢資源,逐步培育起以電力、煤炭、石灰石開采加工、化工、建材為重點的工業群體,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確立了工業經濟在華坪縣域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曹金明縣長向記者闡述道,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華坪縣的主要做法是“圍繞一個目標,發揮兩大優勢,推進三個轉變,培強四大產業,處理好五個關系”。
圍繞一個目標。以打造云南省工業強縣為目標,力爭用3年的時間,到201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超過40億元。通過工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推動華坪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發揮兩大優勢。充分發揮礦產資源豐富的資源優勢、地處攀枝花工業經濟圈的區位優勢,著力把資源和區位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經濟優勢,把競爭優勢和經濟優勢轉變為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推進三個轉變。推進工業經濟發展由資源型向經濟型轉變、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始終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培強四大產業。做大、做強、做優“煤炭、建材、化工、電力”四大支柱產業。狠抓煤炭產業提質增效,積極穩步推進資源整合,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安裝煤礦瓦斯監測系統,加快推進煤炭產業增長方式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建材產業;培育壯大化工產業,認真解決公司的環境影響問題和周邊群眾的實際困難,營造和諧的生產環境;著力解決電力“瓶頸”問題。華坪縣引進了南方電網公司投資2.4億元建設了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有效解決了制約華坪縣經濟發展的電力“瓶頸”。
處理好五個關系。處理好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的關系;處理好工業與農業的關系;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處理好工業發展與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關系;處理好工業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華坪縣努力實現著由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變。經過30年的光輝歷程,理清了發展思路,明確了發展方向,改善了發展環境,如今,華坪工業經濟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熱鬧景象。
華坪人正逐步實現著追逐了多年的工業化夢想,工業增長速度實現驚人一躍,1978年,華坪縣工業總產值只有579萬元;2008年,華坪縣完成工業總產值26.2億元,占麗江市工業總產值的45.9%。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工業成為華坪縣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華坪縣被確定為云南省40個工業強縣之一。
產業富民 固本浚源
“求木之長著,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的確,根生方葉茂,源遠而流長。河谷中的華坪,農業是哺育當地人民的重要渠道。工業能提升華坪縣的綜合經濟實力,而全縣廣大人民能直接受益的則是農業。因此,華坪縣提出了產業富民的政策。
豐富的光熱資源和獨特的立體氣候為華坪發展特色農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曹金明縣長向記者敘述了華坪縣產業富民的戰略,他說,華坪縣經過近20年的發展和結構調整,按照“開發熱區資源,打時間差,季節差,走熱區特色農業創收”的思路,圍繞 “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的總體要求,以熱區資源為依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建設熱區特色農業強縣、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優化農牧業的區域布局、產業布局和產品布局,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
曹金明進一步告訴記者,通過不斷優化產業布局,華坪具有以榮將、石龍壩、中心等鄉鎮為重點的熱區優質晚熟芒果基地7.72萬畝;以河谷區的無公害冬早蔬菜、山區半山區的夏秋蔬菜生產基地3.5萬畝;以永興、船房及中心等鄉鎮的山區為重點的優質茶葉基地1.3萬畝;以船房、興泉、石龍壩等鄉鎮為重點的優質蠶桑基地1.2萬畝; 以船房、新莊、通達及中心等鄉鎮的山區為重點的優質烤煙生產基地0.7萬畝;以河谷區生豬,山區、半山區優質牛、羊生產為主的畜牧業養殖基地和履蓋全縣的糧食產業基地,全縣基本形成了大果園、大菜園、大茶園、大糧倉、大牧場的農業產業化格局。
據此,華坪縣形成了幾個主要的富有地域特色的農產業:優質晚熟芒果產業、無公害茶葉產業、無公害蔬菜產業、優質糧食產業、畜禽產業。這些特色農產品都依賴于華坪縣的立體氣候環境。
優質晚熟芒果產于華坪縣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區,熱量豐富,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具有生產優質晚熟綠色食品芒果的優越自然條件。華坪是中國最北端的芒果產地之一,也是云南省獨有的優質晚熟芒果基地,素有“金秋芒果之鄉”的美譽,它生產的芒果以成熟晚、色澤鮮、品質優而深受人們喜愛。華坪縣委縣政府對發展芒果產業高度重視,使華坪芒果產業發展規模和綜合效益不斷提高,優質晚熟芒果產業蓬勃發展。目前全縣已建立了3個芒果科技示范村,6個千畝優質晚熟芒果示范園區,22個百畝以上的科技示范園,30個科技示范戶;有7.8萬畝芒果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有1萬畝芒果獲得綠色食品基地認證;有2項芒果生產技術獲得省農業廳科技進步獎;種植芒果年收入萬元以上的農戶有2000多戶,收入10萬元以上的40多戶,30萬元以上的3戶;成立了芒果專業技術協會和營銷公司,建立了一條芒果原汁生產線,初步形成了“公司+協會+科技+基地”的芒果產業化經營格局;并且篩選出了海頓、凱特、圣心、愛文、臺農、肯特等六個主推優質品種,注冊了“金川紅玉”芒果品牌。
曹金明縣長繼續向記者敘述道:通過發展芒果產業,改善了生態環境、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提高華坪芒果的知名度,打造華坪芒果品牌,促進芒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華坪縣策劃并舉辦了“2009首屆麗江華坪芒果文化節”。這次芒果文化節,是華坪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活動。通過舉辦此次芒果文化節,提高了華坪和華坪芒果的知名度,促進了果農增收,全縣人民對發展芒果產業的認識更加統一、思路更加清晰、廣大果農對發展好芒果產業的信心更加堅定,有力促進了芒果產業的發展。
優質茶產業是華坪縣人民直接受益的又一項農產業。在海拔1700-2100米左右的山區,氣候涼爽,空氣清新,云霧繚繞,無工礦企業的污染,非常適合茶樹生長,生產中基本不施用農藥,污染少,為建設無公害茶葉基地、生產優質高效的茶葉產品創造了有利條件。華坪縣生產的烏木春產品1991年榮獲云南省“銀纓”獎,2004年烏木春注冊商標被認定為“云南省著名商標”;雨臺綠蕊 2002年在中國云南第二屆茶葉交易會上榮獲名優茶銅獎。華坪縣還重點發展了烏木春茶業有限公司、雨臺山茶廠、而苴茶廠三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華坪縣茶業生產合作社,為華坪茶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優質糧食產業方面,華坪縣成立了以鮮玉米為原料的加工企業洪全鮮玉米有限責任公司,成功開發出了鮮玉米布丁酥、鮮玉米湯圓、鮮玉米窩窩頭、紅薯窩窩頭等營養豐富的無公害系列食品。該公司生產的鮮玉米系列產品已獲得2002年第十屆中國專利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2004年獲得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無公害產地認定”、2005年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外觀設計和生產工藝專利證書”。華坪縣玉米開發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目前,華坪縣的畜禽產業已經呈現出規模化的趨勢。華坪縣為大力發展畜禽產業,組建了綠野生物資源開發公司、亨達畜禽業有限公司、恒華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王定洪肉鴨養殖場、華坪縣華榮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華坪縣雨臺山天然蜂蜜廠、華坪縣永綠養殖有限公司、華坪縣磊源添華畜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華坪縣德琳養殖有限公司、華坪縣和愛養殖協會等養殖龍頭企業,為大力發展畜禽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化娛民 旅游旺市
“偶來遠壁塵囂,問洞邃山深,疑有當年隱士;久坐莫嫌荒僻,待酒酣茶罷,暫作半日神仙。” 這是民國六年華坪縣知事王履和所撰,贊美華坪縣境內系懸崖上的天生石洞——仙人洞的詞句。仙人洞前古樹蔥籠,山花燦爛,澗底一泓流水,門前一帶長廊,環境秀麗幽靜。原有過廳,門上懸掛兩副長聯,其中一副就是王履和所作。仙人洞內有水,清風習習,涼爽宜人,各種溶巖似筍似花,千姿百態,潔白如玉。
在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獨特自然景觀的華坪,類似仙人洞這樣的好去處還有很多。匯集泉水為潭,清澈見底,令人遐思神往的龍宮洞;古樹蔥籠,清風習習的仙人洞;氣勢磅薄,水汽朦朧的滴水巖瀑布等。
華坪居住著漢、傈僳、彝、傣等26個民族,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如傈僳族“闊時節”、彝族“火把節”、苗族“花山節”等。曹金明縣長在分析華坪的民族文化時這樣告訴記者,為了傳承弘揚民族文化,華坪縣專門設立了民族文化研究室,并以舉辦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為載體,大力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華坪縣致力于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的挖掘與整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達傈僳族鄉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今后,華坪縣委政府領導班子將按照“文化搭臺,旅游唱戲”的思路,充分發揮傈僳族地區生態植被良好的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真正把傈僳族文化與麗江旅游經濟融合起來,推動華坪快速發展。
近年來,為了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曹金明指出華坪縣已加大了旅游資源的開發與投資力度,并計劃重點投資四個旅游項目:一是華坪獅子山公園建設項目,新建道路、廣場、水、電、綠化、景觀建筑等工程,計劃總投資4800萬元;二是華坪薩伊納伊生態旅游開發建設項目,對興泉鎮青龍村50平方公里的生態旅游進行開發,計劃總投資6596萬元;三是華坪縣民族文化生態村建設項目,新建民族文化歌舞坪、民族文化陳列館,扶持壯大民族文化藝術團;四是新莊葫蘆坪溶洞景區開發項目,對溶洞外景區開發及增加燈光照明等設施建設。
在“2009首屆麗江華坪芒果文化節”上,華坪縣傈僳族、彝族、傣族、苗族等民族民間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既豐富了華坪縣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又向外界展示了一個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新華坪。
“歌舞頌盛世、丹青繪宏圖、豪情抒壯志”。曹金明縣長告訴記者,多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華坪縣文化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經久不衰,以時代氣息濃郁、主題積極健康、社會影響廣泛、參與人數眾多、表現形式多樣等特點,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有效載體。華坪已形成了群眾愛文化、參與文化、文化活動遍地開花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繁榮了地方文化。
未來華坪 和諧惠民
改革開放30年以來,華坪經濟社會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十一五”以來,華坪縣經濟總量成倍增長,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曹金明縣長指出:保民生既是保增長的目的,也是保穩定的基礎。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只有始終關注民生、不斷改善民生,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圍繞中央“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華坪縣始終把教育、就業、社保、醫療等社會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點。一是優先發展教育。千方百計加大投入,不斷改善教育基礎設施條件。華坪在麗江市率先實施了“兩免一補”政策,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教科書費和教科雜費,并給予初中、小學住校學生生活費補助;堅持因地制宜、穩步推進集中辦學的原則整合教育資源,引進激勵機制,在麗江市率先完成了教育綜合改革,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二是多渠道擴大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保民生首要的任務就是保就業。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華坪縣始終把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作為民生工程來抓,認真落實各項政策,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曹金明縣長強調,社會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網”“減壓器”和“生命線”。華坪縣堅持把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事來抓:高度重視農村貧困人口和失地農民的生活問題,建立健全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有效解決了被征地農民的后顧之憂;加大低保工作力度,由縣財政籌資,新增農村低保人數,提升全縣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助標準,進一步提高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全縣累計有11000人納入了農村低保;有6987名城鎮低收入居民納入了城市低保;實施廉租房建設,認真解決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向縣城所在地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戶發放房屋租賃補貼;加強老齡工作,率先在云南省給7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保健、長壽補助。四是加快推進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華坪縣對大力發展公共醫療衛生事業高度重視,加強了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啟動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由縣財政對全縣低保對象、五保戶、重度殘疾人、計劃生育家庭個人繳納的參合資金給予全額補助。新改擴建了3個鄉鎮衛生院、9個村衛生室,并為全縣每個村衛生室配備了診療設備,不斷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廣大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迅速緩解。
在談及華坪縣未來五年的規劃時,曹金明縣長胸有成竹的說,華坪縣將堅定不移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集思廣益、結合實情、腳踏實地推動華坪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在產業發展上,突出工業的主導地位,牢固樹立“工業興則華坪興;工業衰則華坪衰”的思想,轉變工業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持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力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2%,努力把華坪建成云南省的工業強縣;始終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堅持穩糧調結構,大力發展芒果、核桃、茶葉等特色農產業,實現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力爭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4%,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8%;以社會化、產業化、現代化為方向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實現一產、二產和第三產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在城市發展上,緊緊圍繞建設“亞熱帶山水園林城市”的目標,突出規劃、建設、完善、管理四個重點,加強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和水土保護,抓好老城區鞏固和新城區提升工作,城市品位不斷提升。曹金明縣長在談到華坪具體的城市規劃時向記者透露,華坪縣開展了縣城總體規劃評估、老城區控制性詳規和鄉鎮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堅持以科學規劃引領城鎮發展、引導項目建設;籌資1820萬元實施了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增城市綠化面積7000平方米;重建、新建了鯉魚河橋、河西環城路等路橋工程;按照“政府主導、嚴格監管、市場運作、企業開發”的原則啟動了興華橋片區開發,融資1個億,啟動了興華橋片區“八路”“四橋”“三場”(農貿市場、停車場、市政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開發建設步伐,力爭年內開工建設縣城至榮將一級路。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按照“擴容提質、拓展骨架、完善功能、塑造特色”的發展方針,繼續加大交通、水利、社會事業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長15%,使城市功能更趨完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全縣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在和諧社會建設上,華坪縣按照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要求,以科技教育發展為基礎,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為中心,以擴大就業為重點,以文化建設為支撐,以法制建設為保障,努力構建和諧華坪。
最后,曹金明縣長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這些遠景目標歸結起來,就是要通過未來幾年的發展,使社會經濟達到一個新的水平,使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采訪接近尾聲,曹金明縣長顯得有些興奮,對于未來,他表示:“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銳意改革、加快發展,華坪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以芒果文化節作為載體,華坪縣的青山秀水、立體的氣候、多樣的民族文化在世人面前得到了完整的展示,讓我們陶醉不已。對曹金明縣長短短兩個多小時的采訪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結束,曹縣長對華坪經濟社會的深度了解,對華坪未來發展的信心,對華坪深深的熱愛讓記者感受至深。相信在“工業強縣、產業富民”兩只翅膀的帶動下,華坪縣的經濟社會將實現迅速的騰飛!我們期待著。
相關鏈接
曹金明簡歷:
曹金明,摩梭人,1966年8月生,云南寧蒗人,碩士研究生文化。1983年3月參加工作,1984年7月入黨,現任中共華坪縣委副書記、華坪縣人民政府縣長。
責任編輯:董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