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成
“海峽友誼”杯兩岸網球邀請賽,是2006年在閩臺兩地8個網球協會聯合倡議下創辦的。四年時間,四屆比賽,“海峽友誼”杯通過網球這項運動在兩岸架起了一座溝通交流的橋。
泉州,位于福建省的東南部,海上交通自古以來就十分發達,早在唐代就已經成為中國四大外貿港口之一。11月7日至8日,泉州再次敞開了它海納入方的懷抱,這次它歡迎的是來自臺灣、金門以及福建其他地區的朋友,第四屆“海峽友誼”杯兩岸網球邀請賽在泉州寶珊花園網球場隆重舉行,共有來自臺北、金門和福州、廈門、泉州、漳州、龍巖、南平等地的16支球隊參賽。
這是參與面最廣、比賽規格最高的一屆“海峽友誼”杯網球賽。從2006年創辦至今,“海峽友誼”杯網球賽見證了兩岸關系良好的發展過程。2007年,“海峽友誼”杯網球賽在金門舉行,但由于福建的四支球隊手續沒有及時辦好,無法按時抵達。僅有臺灣和金門的十支球隊參加了比賽。如今,兩岸已基本實現“大三通”。據悉。2011年,“海峽友誼”杯又將在臺灣舉辦,相信大陸的球隊再也不會遇到2007年時的尷尬。
在“海峽友誼”杯的賽場上,你根本無法從外表上分辨出哪些人來自大陸,哪些人來自臺灣。兩岸人民本就一家親,來自臺灣和金門的隊員與一些福建南部城市的隊員都可以用閩南語毫無障礙地交流。比賽期間。“海峽友誼”杯讓網球也成為了所有隊員之間溝通交流的工具。
輸了比賽,贏了友誼
如果要在參加第四屆“海峽友誼”杯的十六支隊伍里挑出一支最特別的,毫無疑問,那就是臺北市長安隊。這是一支平均年齡65歲的隊伍,最年長的隊員今年71歲,最年輕的隊員也已經58歲了。這次“海峽友誼”杯是團體賽制。設有40歲以下的青年組比賽、40到50歲的壯年組比賽,以及50歲以上的長青組比賽。但是因為長安隊所有球員的年齡全部都在50歲以上,他們不得不和比自己年輕十多二十歲的對手在場上較量。
被問及為什么不找一些年輕隊員加入時,臺北市長安隊的隊長蔡文雄講起了他們球隊的故事。原來這支球隊是由臺北市已退休的政府官員、公務員、大學校長、教授組成的。“因為臺北市政府的舊辦公樓在長安西路,所以我們球隊叫做‘長安隊。球隊創立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現在經常參加球隊活動的大概有20個人。”蔡文雄介紹道。
年齡上的劣勢使得贏球對于長安隊的隊員來說變成了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三場小組賽的前14場比賽,長安隊無一勝績。早已失去了小組出線的希望,最后一個上場的劉家華開起了玩笑:“我的對手多大啊?”“37歲。”“那還沒我兒子大呢。”結果,拼盡全力的劉家華還是輸了。但笑容依然掛在每個長安隊隊員的臉上,對于這些古稀花甲之年的老人來說,勝負一點也不重要,享受網球的樂趣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我們輸了比賽,但是贏了友誼。”看著不少小姑娘圍著劉家華要求合影,隊長蔡文雄邊笑邊說。
這已經是長安隊第三次參加“海峽友誼”杯了。不少隊員都是帶著太太一起過來的。“沒有了比賽任務。我們要和家屬們一起到湄洲島和武夷山好好玩玩了。”
最小的年紀,最多的關注
盡管所在的金門縣金城鎮代表隊在四分之一決賽里被淘汰了,但張容禎還是閑不下來,一些同樣沒有了比賽任務的球友主動找上他,希望能和這個17歲的小伙子切磋較量一番。面對大陸球友的邀請,張容禎爽快地答應了。
作為參加這次比賽年齡最小的選手,兩天的比賽時間里,張容禎吸引了不少對手和觀眾的關注,不僅因為他稚氣未脫的面容,更因為他出眾的球技。張容禎出戰青年組男單賽事,小組賽的三場比賽都輕松獲勝,展示出了準職業球員的實力。他兇狠的發球和犀利的正手讓對手難以招架,場邊的觀眾也頻頻發出驚嘆之聲。只可惜在四分之一決賽中,還沒等張容禎登場。金門縣金城鎮代表隊就已敗下陣來。
打起練習比賽,張容禎同樣干勁十足。趁著張容禎打完比賽,收拾球包正要離開賽場的時候,筆者趕緊上前和他交流了起來。一問才知道,眼前這個小伙子和臺灣網壇的“當紅炸子雞”楊宗樺原是師出同門。這次“海峽友誼”杯,張容禎是和父親張志生一同來參賽的。張容禎一家人現在生活在新竹市,由于張志生是金門人。所以父子倆這次代表金門的隊伍參賽。
張容禎最初接觸網球是在他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新竹市那一年推出了一個免費的青少年網球選手培養項目,抱著強身健體的目的,張志生把兒子送進了培訓班。“培訓班教練的水平很高。是臺灣省級教練趙高峰。當時。比張容禎年長一歲的楊宗樺也是在這個培訓班開始學習網球。”張志生回憶著,“這個班培養出了不少出色的青少年選手,但國中畢業之后,球隊里的很多人都到臺灣其他條件更好的地區發展了,只有張容禎在內的少數人還留在新竹市。”出于家庭、費用等方面的考慮,張容禎沒有離開新竹市,但他依然繼續著自己的網球夢想,今年已經上高中三年級的張容禎每天還是會從下午兩點訓練到傍晚六點。
“是參加職業比賽,嘗試進入職業網壇?還是利用網球特長進一所好大學?”面對關于未來的問題。含蓄的張容禎笑著說:“都有可能吧。”
主場冠軍,失而復得
最后的決賽是在東道主泉州一隊和廈門網球網隊之間展開的。廈門一直是福建省內業余網球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而為了這次在主場進行的比賽,泉州網協特地挑選了精兵強將組成泉州一隊。目標就是在主場奪冠。
老牌強隊遇上精裝部隊,第四屆“海峽友誼”杯的決賽被演繹得一波三折。在前兩場長青組的雙打比賽中,雙方各勝一場。第三場青年組雙打的比賽就成了決定比賽走勢的關鍵一戰,結果廈門網球網隊的顏六億和劉文濤發揮得更加出色,為自己的隊伍拿下了重要的一分。
此時,幾乎所有人都覺得第四屆“海峽友誼”杯兩岸網球邀請賽的冠軍要落入廈門網球網隊的手里了,因為接下來的壯年組雙打比賽,廈門網球網隊的黃撰禧和叢東明從實力上看要勝過泉州一隊的薛東風和洪火奇。然而。薛東風和洪火奇在開局落后的情況下,通過幾個好球打出了氣勢。在主場觀眾的助威聲中最終贏得了雙方的第四場比賽,奇跡般的將大比分扳平。
因為比賽結束之后有歡送晚宴,幾乎所有參賽隊員這個時候都回到了球場。跌宕起伏的決賽進程把現場的氣氛推向高潮。決勝場,單打實力出眾的吳金偉為泉州一隊完成了最后一擊,第四屆“海峽友誼”杯的冠軍最終還是留在了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