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華 陳智云
【摘 要】本文緊緊圍繞“保增長、促創業、惠民生”這一主題,從稅收理念、稅收政策、稅收優惠、依法治稅、納稅服務等幾方面入手,對如何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保增長、促創業、惠民生的有效途經作一些探討。
【關鍵詞】稅收 保增長 促創業 惠民生
一、踐行科學發展觀,完善稅收理念
1.在稅制設計方面,科學稅收觀下的稅制安排要全面落實“公平效率觀”,在突出效率優先的同時,注重社會公平。既要適應市場經濟基本規律與經濟一體化浪潮的內在要求,不損害微觀市場主體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能動作用,又要充分考慮國家履行“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職能所必需的收入規模,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支持經濟的進一步健康發展。在兩者協調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稅收在調節收入分配、滿足社會福利,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國家權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2.在稅收實踐方面,科學稅收觀下的稅收工作應在“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下,正確處理好兩個層面上的服務關系:一是國家對稅務部門的服務保障關系。二是稅務部門對社會和納稅人的服務管理關系。
3.在工作績效評估方面,科學稅收觀下的稅收工作必須脫離長期以來主要以政治職能為實質目標取向的收入計劃考核機制,要根據各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稅務機關的稅收努力程度,建立一套涵蓋經濟職能、社會職能與政治職能履行情況的多元化綜合績效評估體系,以為實施適應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政治、經濟獎懲機制提供現實依據。
二、樹立稅收經濟觀,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的組織收入原則,為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服務科學發展和促進改進民生提供財力保障
1.要牢牢抓住稅收組織收入工作的中心,樹立稅收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觀念。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統籌兼顧。稅收的社會屬性要求稅務機關正確把握稅收增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樹立稅收經濟觀。我們要善于從經濟的視角研究稅收,建立科學、穩定的收入保障機制,使稅收收入的規模、速度、結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又要注重從稅收的角度研究經濟,充分發揮稅收的調控職能,認真落實稅收政策,引導市場主體合理配置資源,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2.要認真做好稅收征管基礎工作,建立和完善稅收經濟分析、企業納稅評估、稅源監控和稅務稽查的互動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征管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強化征管措施和手段,不斷提高稅收征收率和貢獻率,把經濟社會發展及時反映到稅收收入上來。
3.更加強調依法治稅,嚴格、規范稅收執法,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創造公平、公正的稅收法治環境,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稅收是法治經濟下的稅收。依法治稅是依法治國方略和依法行政要求在稅收領域的具體體現,是稅收工作的靈魂。這一本質特征要求稅務機關和稅務干部在對納稅人實施稅收管理時,必須遵循法治的要求。稅收執法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主要體現在:一是強調依法納稅和忽視依法征稅不協調。二是執法素質低與執法要求高的不協調。三是稅法的嚴肅性與執法的可操作性不協調。問題的產生,究其原因應該說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法治理念沒有真正形成,社會納稅遵從度不高,法治制度還不夠規范科學,法治手段還不夠嚴密高效,法治監督在維護稅法剛性過程中存在缺位現象。
三、樹立科學的稅收政策執行觀,注重發揮稅收政策導向作用,認真落實各項稅收政策,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為保增長、促創業、惠民生提供稅收政策支持
1.繼續推進稅制改革,按照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原則和實行有利于增長方式轉變、科技進步和能源資源節約的財稅制度的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稅制改革,進一步優化稅制結構,建立更加公平、科學、法制化的稅制體系。
2.認真落實各項稅收政策,嚴格執行國家稅收調整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增強抗風險、求創新的發展信心和發展能力,積極引導和扶持企業應對挑戰,支持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為努力實現“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的宏觀調控目標、科學發展和改善民生提供強大動力。
四、樹立稅收服務觀,進一步優化服務機制,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為納稅人提供全方位、系統的、綜合的、整體的服務,構建和諧的稅收征納關系
1.更新稅收服務理念。牢固樹立稅收服務是稅務部門法定義務和基本職責的理念,以納稅人的需求為導向,正確處理好執法與服務的關系,努力做到在服務中執法、在執法中服務,在不違反稅收法律的前提下,以納稅人的滿意度為衡量納稅服務工作的標準。
2.優化稅收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發揮稅收宣傳在推進依法治稅、提高納稅遵從度和依法誠信納稅意識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大眾媒體等方式,切實加強稅收政策法規特別是2008年第4季度以來新出臺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宣傳和輔導,增強稅收政策和稅務工作的透明度,幫助納稅人全面掌握和用好用足各項稅收政策,充分釋放稅收在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等方面的政策效應,營造良好稅收環境。
3.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優化辦稅流程,減輕辦稅負擔,為納稅人提供優質高效的納稅服務。
(1)通過大力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清理規范稅務行政許可和非許可審批事項,最大限度地減少審批項目、減少審批環節、減少審批時間,同時要嚴格實行統一的稅務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執行標準,強化對稅務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行為的監督、制約和規范,從源頭上防止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濫用,確保實施行政處罰行為的公平和公正,保護稅務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2)加強服務窗口建設,牢固樹立以納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把納稅人的需要作為第一需要,按照優化服務、提高效率的要求,統一和規范辦稅服務廳建設,不斷完善、規范辦稅服務廳的服務設施、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和考核管理辦法;
(3)優化服務機制建設,建立完善納稅服務的相關制度,完善配套的績效評價考核機制,優化稅收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方法,認真落實稅收服務承諾,取信于納稅人,取信于社會。
參考文獻:
[1]劉海峰,陳占鋒.國稅收優惠制度改革研究.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12-1.
[2]鄧保生.提升依法治稅水平促進社會公平和諧.當代江西,2008,(9).
[3]鄧子基,倫玉君.論科學發展觀下稅收理念的完善.稅務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