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德勇
摘 要:在信息社會中,學習的資源無限擴大、異常豐富,學習的內涵和外延都在不斷地擴展。要使學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解決實際問題就必須教育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從被動性的學習轉向自主性的學習。
關鍵詞:自主學習興趣 激勵
當今世界,社會變化加速,科技進步突飛猛進,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才能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前進。而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話題。信息技術課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發展學生的創造才能。經過筆者的實踐與積累,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建立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石
1.要體現課堂民主性:建立師生和諧關系,是新課程所需要的。要使學生有強烈的自主學習的欲望,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必須拋棄“師道尊嚴”的束縛,除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主動關心學生,更要學會尊重學生與眾不同的提問,尊重學生與眾不同的觀點,把學生作為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這樣學生才會從束縛和緊張的陰影中擺脫出來,煥發出其好奇的天性,主動探索,不斷創新。
2.要體現課堂主體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的主動權應掌握在學生手中。因此,必須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地開展主體性學習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發現和探索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3.要樹立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自信心:教師要發展學生的潛能,指導、組織、幫助、激勵學生去學習,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獲取知識、掌握學習策略的能力,使學生更具創新精神、創造能力。教師應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要盡可能多地把學習活動交由學生自主地安排和進行,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
二、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自主學習”教改實驗的出發點和歸宿應落實到課堂教學上來。因為課堂是主渠道,只有發揮主渠道作用,“自主學習”才能取得成效。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這樣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學習興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躍,接受能力強。
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人的認知需要的情緒表現,在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增強學習的自主性,“任務驅動”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首先,教學內容或教材主題要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其次,給予學生個體選擇的機會,在選題方面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在教學內容方面最好有一定的彈性;再者,照顧好學生的認知水平;最后,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要注意盡量給學生展示、說明的機會。
三、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方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中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自學基礎的時候,學生對自學后的成果感到滿足,對自學感到興趣,自學的勁頭也就會更大。在學的方法上,依據信息技術學科特點,強調采用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法、資源學習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種學法的優化組合,鼓勵學生以研究型的方式將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同其他各科的學習整合起來。
四、拓展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創建有利于自主性學習的環境及資源利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學習信息技術課程。在組織安排教學過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時間用于組織講解教案上,而是放在為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資源上,把精力放在簡化利用資源所經歷的實際步驟上。可以利用網絡系統,共享資源,讓學生學習如何從多媒體教學軟件中,從局域網絡或互聯網絡中獲取信息,得到多種學習材料,培養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查詢、檢索、探究并解決問題。所以無論是理論性較強的課還是實踐操作性較強的課,在教學中我都注意指導學生養成看書的習慣,看懂書的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體獨立參與學習,發揮主體作用奠定基礎。
五、適時進行激勵,強化學習動機
在教學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激勵,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我們的激勵措施有:一是期望激勵。我們從著名的皮格馬列翁效應中獲得啟示,運用期望激勵學生。老師們以滿腔的愛心關心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對每一位學生的期望,使學生受到鼓舞。二是表揚激勵。在教學中,教師注意多表揚,少批評,尤其對于那些學習有困難而自卑感很強的學生,教師盡力發掘其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幫助其樹立自信心,激發其奮發向上的動機。三是反饋激勵。我們通過多種方式使學生及時獲悉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學習成績,及時反饋掌握知識情況,及時反饋學習方法的有效性。四是成功激勵。我們運用分層教學,并且努力創設各種活動,使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使學生經常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激發其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計算機教育》
2.《初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教學法》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第二十五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