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 婧 范德廣
摘 要: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在小學實施教師聘任制,而甘肅的農村小學依然實行教師派任制,嚴重地阻礙了甘肅基礎教育的發展,所以在甘肅省農村小學實行教師聘任制勢在必行。文章著重從甘肅農村小學教師聘任制的現狀及現存問題、甘肅農村小學實行教師聘任制的思路及其可行性、改革甘肅農村小學教師聘任制的措施等幾個方面來對此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村小學 教師聘任制 實踐 思考
一、甘肅農村小學教師聘任制的現狀及現存問題
甘肅農村地區對教師的任用并不是聘任制,而是派任制。一般來說,實行小學教師派任制時,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與教師是行政關系。而行政活動具有國家權力性質,才使行政關系具有不對等性、單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等特征。教師派任制中,上級教育行政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作為國家權力的行政權具有命令力、強制力和執行力。這種派任制存在著很多問題,嚴重阻礙了甘肅省農村小學教育質量的提高。
1.學校沒有選擇人才的權利,人才沒有選擇學校的權利。
一般而言,派任制只是教育主管部門掌握著人事調動大權,是以教師的絕對服從為條件的,這樣容易使教師對工作產生消極的抵觸情緒,從而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同時學校沒有權利選擇他們所需要的教師,也不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如果學校和教師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做到雙向選擇,教師才能夠明確去哪個單位,擔任什么職務,有利于調動教師愛崗敬業的積極性。甘肅農村小學教育發展落后與這種派任制有著很大的關系。
2.大學本科小學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沒有進入招聘會場競爭崗位的權力。
由于甘肅省小學普遍實行派任制,這就意味著學習小學教育專業的本科生無法進入招聘會場去選擇自己要任教的學校,即使你很優秀,非本專業的招聘單位也不會給你機會面試或者試講。這對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有極大的不公平性,以同樣的分數進入同樣的學校,僅僅因為本專業用人單位沒有自主用人的權力,而造成如此大的差別,極大地挫傷了一大批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生的積極性。同時由于小學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不好,導致很多學生不愿報考次專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甘肅省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
3.派任制容易滋長教育腐敗
因為派任大權只掌握在地方少數教育主管的手里,容易造成他們濫用職權,用人唯親,長官意志,主觀臆斷等情況的出現,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權錢交易,有些人通過金錢就可以使與自己有關系的人進入到好的單位。近年來甘肅省小學教師派任制雖然不同于以往的直接派任制,而是實行畢業生考試末尾淘汰制,但是這種走后門、攀親、拉關系讓自己親屬進入好的單位工作的教育腐敗現象依然存在。這對于一大批沒有“后門”,又沒有錢的優秀畢業生來說存在著極大的不公平,容易使他們產生對社會的不信任情緒。
4.派任制無法調動教師終身學習的積極性。
眾所周知,教師一旦被派任到學校,意味著教師就擁有了旱澇保收的“鐵飯碗”,這種穩定性給了教師很大安于現狀的心理,從而不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工作,缺乏競爭力,這嚴重阻礙了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同時與現在提倡的終身學習理念相背離,這種安于現狀的教師無法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大流,自己沒有一桶水,不可能讓學生得到一杯水。
5.教師派任制制約了甘肅教師隊伍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由于實行派任制,教師屬于某一單位所有,其流動成為不可能。不同學校之間的小學教師處于相對封閉的領域,教師隊伍素質不高成為制約甘肅教育發展的一個瓶頸。因此,有必要改革舊的教師用人制度,讓甘肅的教育改革緊跟我國教育改革的大潮,甚至與國際教育的改革相接軌,建立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二、甘肅農村小學實行教師聘任制的思路及其可行性分析
(一)甘肅農村小學實行教師聘任制的思路
依據國家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我國發達地區中小學實行教師聘任制的成功經驗,甘肅省農村中小學實行新型的教師聘任制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教師聘任制試點階段。為了使改革不引起太大的社會沖擊,各個學校在實施教師聘任制時,實行校內全員聘任。同時,在進行聘任的過程中,通過教師自評、教師間互評、領導考核、學生評價等各種手段和方法,給一些平時工作不努力、業務不精通的教師敲響了警鐘。
第二階段,校內差額聘任階段。學校開始逐步實行差額聘任,即要有一定數量的教師下崗。但這些落聘的教師仍在教育系統內部為其尋找相應的工作崗位,或者進行業務培訓,以期在下次競聘中獲得相應職位。而且一般會給予這些教師兩到三次競聘機會。
第三階段,全面實施階段。除了對新畢業的大學生和在校教師全面實行聘任制外,還要和其他學校之間的教師進行流動,這個階段中,如果教師落聘,則逐步推向社會。
(二)甘肅農村小學實行教師聘任制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來,由于就業難現狀的存在,很多小學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愿意到農村中小學任教,而且在甘肅有一大批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還處于待業狀態,同時很多偏遠山區的小學急需科班出身的大學生去改變他們的落后面貌,所以說在甘肅農村小學實行教師聘任制不僅可以讓待業的大學生就業,而且學校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達到雙贏的目的。
三、改革甘肅農村小學教師聘任制的措施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師聘任觀念
甘肅農村小學在實施教師聘任制的過程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校長在嚴把教師質量關的同時,不能給教師過多的壓力,對教師的評價不能僅僅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升學率等來衡量教師工作價值的高低,更應該看到教師工作中所包含的對人的內在精神價值的塑造。所以,在教師聘任制的管理中應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二)教師作為主體充分參與到聘任制實施過程中
在我國發達地區實行教師聘任制的過程中,聘任合同是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單方制定,很少有教師的民主參與,這樣難免在合同中出現侵犯教師權利的條款。因此,甘肅省農村小學在實行聘任制的過程中,讓廣大教師成為實施聘任制的主體會與到教師聘任活動,這樣才能切實保障教師的權利。
(三)制定嚴格的法律程序,成立教師聘任制爭議仲裁機構
在教師聘任過程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校長的權利很大,一旦他們和教師有沖突,難免存在以官壓人的現象,所以制定嚴格的法律程序,成立專門的教師聘任制仲裁機夠,對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校長進行監督,以保證教師聘任制合法運行。
(四)加大對甘肅農村地區教育經費投入比重
農村小學教育之所以發展緩慢而且很落后與經濟資源的缺乏有著很大的關系,很多教師不愿在農村任教,導致農村師資力量短缺、城鄉之間教育工作者比例失調。目前我國農村小學的財政來源主要是靠鄉鎮政府撥付,由于經濟的限制,農村小學普遍校舍破舊、教學設備落后,因而難以吸引到優秀的人才。在農村實行教師聘任制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有充足的師資來源,經濟是決定師資數量和質量的決定性因素。
作者單位:石河子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