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仙
一次自習課時,班上的個別同學故意弄出些洋腔怪調,惹得同學哈哈大笑。我誤以為是“調皮大王”所為,就不分青紅皂白,批評了他一通。事后,他很是想不通:老師冤枉了自己,想找我理論,被他的爸爸勸住,答應由家長找我說明緣由。凡事都事出有因,我應該把事情了解清楚后,再做認真分析,然后再解決問題。作為教師,應該用寬容的眼光看待他們:只有在您的寬容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精神得以提升和張揚;或許在您的寬容眼光的呵護下,成長起了許多個性鮮明的學子;或許在您的寬容的目光中,會涌現出許多愛迪生、牛頓的身影;或許就因為你的寬容,也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教育還是一種感動。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我踏進了辦公室,正趕上語文課代表交日記本,課代表告訴我只有張勇作業沒交,還告訴我好幾次都沒交了,我一聽很生氣,讓課代表告訴他來辦公室,可等了好久都沒來,于是我到教室看個究竟,原來課代表告訴他了,他不來,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他怯怯地走進來看著我。“你的家庭作業呢?”我厲聲問道。“忘在家里了。”他低聲回答。“沒做還為自己辯護,叫你還不來,罪加一等。”我的聲音更大了。“老師……”他還想申辯什么,可是我抑制不住心火,一陣“疾風暴雨”劈頭蓋臉的向他潑過去,數落了他的種種不是,直到他低下了頭,落下了眼淚,我才停止。看到他落下了眼淚,我失望的搖了搖頭,冷冷地說:“你回去反思吧!”他抹了抹眼淚,對我說道:“老師,謝謝你。”我的心咯噔一下,他的舉動太意外了,我突然覺得自己有點過分和粗暴。我又納悶了,這個孩子怎么了?我追上去,用溫和的語氣說:“老師剛才太著急了,態度不好,老師相信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能告訴老師嗎?”他一臉釋然。臉上還掛著淚痕說:“我知道你為了我好。”聽到這里,我真的被感動了。為他的純真。他慢慢地抬起頭,淚光閃閃地說:“我想我媽媽了!”我恍然大悟。我怎么忘了他爸爸和他媽媽離婚了呢?我的心被刺痛了,淚在眼里打轉。我摸著他的頭說:“你爸爸對你不好嗎?”他說:“有時好,有時不好”。“我已經好長時間沒見到媽媽了”。他的淚流了下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微笑地對他說:“張勇,你已經長大了,是個男子漢,應該去面對所有的事情,把它變成你學習的動力,相信你媽媽會為你感到驕傲的。老師相信你!有什么事就和老師說,會理解你的,好嗎?”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說:“我會的,老師”。望著他的背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一個缺乏母愛而又善解人意的孩子。我領悟了教育的又一個真諦:教育需要感動。讓感動來點燃我工作的熱情和創造的激情,讓感動來煥發我睿智的思想和博大的胸襟吧!
我為自己是一名老師而感到陶醉。對學生的愛,有時如凌厲、赤裸的西北風,有時如愜意、恬淡的春風。更多的情境下是“閑敲棋子落無聲”的“溫柔沖撞”,是“相關情無限”的詩意,是“衣襟比散絲”的柔情,是“無理而妙”的機智,是心與心的溝通,愛與愛的融和,情與情的撞擊。
作者單位:河北省鹿泉市獲鹿鎮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