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晨
不知何時起,網絡上突然刮起一股“移軸”風,大家爭相把自己拍的大場景照片后制成超小景深以造成微縮景觀的效果,甚至有少數極度發燒的愛好者干脆買來一只移軸鏡頭進行拍攝。其實作為一種專業工具,只是拍拍小景深效果的照片對移軸鏡頭來說真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下面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移軸鏡頭的作用。
移軸鏡頭兩大功能:傾斜與移軸
鏡頭名稱中的所謂TS—E,是Tilt(傾斜),Shlft(移軸)和Electro—maqneticDiaphragm(電磁驅動光圈)的首寫字母組合。使用傾斜與移軸功能向各種角度和位置轉動鏡頭,可以移動合焦面或對被攝體的形狀進行補償。簡單的說,傾斜功能就是將鏡頭上下或左右傾斜,控制臺焦面,以制造特殊效果。比如拍攝斜對相機的一座橋時,通過傾斜使焦平面與橋的側面平行,這時即便開大光圈也可以保證橋整個側面的清晰度,或者是正對相機的一幅畫,通過傾斜可以只讓畫面的一部分清晰,而其他部分虛化的特殊效果。而移軸則是將鏡頭前部上下或左右平移,改變拍攝范圍。其最大作用是調整透視感,尤其是廣角鏡頭在上仰拍攝建筑時會因透視關系拍出上窄下寬的照片,并不符合建筑攝影的特殊需要,而通過移軸則可有效避免,拍出正常比例的照片。另外在一些不便移動的場合還可以通過移軸來回避正前方的障礙物進行拍攝,非常方便。
在實際拍攝中,經常頻繁地將這兩種效果結合使用,當從下往上拍攝大樓時,常使用傾斜對大樓墻面整體臺焦,并通過移軸對建筑物上部變窄的現象進行修正。而網上常見的“微縮模型效果”則是通過“反向移軸”的手法實現的,具體操作為在相機俯視拍攝大場景照片時,使用傾斜功能將鏡頭向天空方向大幅傾斜,只讓畫面一小部分合焦。因為傾斜方向與上面提到的正常用法相反,往被攝體相反的角度進行傾斜,故稱為“反向移軸”。此外,還可利用移軸機構,拍攝兩張大范圍風景照片,之后用圖像處理軟件拼接成全景照片,因為移軸鏡頭的畸變相當小,所以非常適合拼接。
17mm,最廣的移軸鏡
在Canon TS—E 17mm f/4L發布之前,各家移軸鏡頭焦段均止步于24mm,此次佳能的17mm移軸可謂是創造了世界最廣移軸鏡頭的紀錄。104度的對角線視角包容能力強大,應用到建筑、風光攝影將更容易制造震撼人心的效果,而在狹窄的室內則可游刃有余的進行商業拍攝。不過該鏡并不僅僅是廣而已,具體的技術參數也是相當強悍:侶片12組的設計中包含4片UD超低色散鏡片,可有效控制色像差,保證被攝物體邊緣沒有色散(即通常說的“紫邊”),鏡組第二片采用大口徑高精度的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GMo),以補償像面彎曲和歪曲相差,保證平整的成像并實現從邊緣到中心的成像均有較高畫質,同時該片鏡片后還涂有佳能全新的防反射鍍膜“亞波長結構鍍膜”(SWC),以有效抑制鬼影和眩光干擾。鏡頭中間采用浮動機械結構鏡組,在對焦時能有效矯正球面像差。鏡頭后部使用8片光圈葉片,其構成的圓形光圈可實現美麗的虛化效果,相信這也是不少發燒友看重的特性。
作為專業移軸鏡頭,TS—E 17mm f/4L的移軸偏移量達到+12毫米,傾斜角度也有+6.5度,特有的TS旋轉功能可以使傾斜于移軸方向在垂直和平行之間自由設置,從而使得傾角與偏移功能的搭配使用更加方便。為方便操作,該鏡頭的所有旋鈕均比一般移軸鏡頭大一號,更加人性化。為了實現足夠的移軸量,其成像圈遠遠大于普通EF鏡頭,直徑達到67.2mm,成像面積亦是普通EF鏡頭的2.4倍。在不進行移軸操作時,可以使用傾斜鎖定鈕將鏡頭鎖定在中心位置,當成一般的廣角鏡頭使用。由于使用大成像圈的中心部分,因此光學性能非常不俗,邊緣畫質極高,高素質的成像應該能滿足要求苛刻的專業攝影師和發燒友。作為破紀錄的超廣角移軸鏡頭,TS—E 17mm f/4L獲得了2009年度TIPA最佳專業鏡頭獎,今后也將在建筑,風光及室內商業攝影中占據一席之地,亦是喜歡擺弄移軸特效的高端發燒友的好玩具。
移軸頭和三腳架的故事
玩移軸頭,還是得有個穩固的架子和精密的云臺,以及慢條斯理的性子,最好還要有雙視力極佳的眼睛。移軸頭得慢慢用,一點點的轉動旋鈕,一遍遍的調整畫面,有一點偏差都只能出來張廢片,好在5D有實時取景和井字形網格線,因為暗光下有些環境看清楚都很困難,真是很幫的上忙,感謝科技的進步!當然作為一個國內玩家,如此之廣的移軸頭可能沒多少用武之地,能夠獲得一座建筑的拍攝權就很費周折了。當然利用反沙氏定律把街景拍的跟沙盤模型一樣,倒也是件有趣的事情,架子也不用了,不過這種玩法的景深極淺,焦點動輒偏差幾十米,更需要好眼神了。
一切向更好用看齊
我對移軸頭情有獨鐘,慢慢調整刻度的時候,總想起上幾何課時用的角度尺。這款佳能的TS—E 17mm f/4 L讓我想起老師手里那個巨大的木質角度尺,因為17mm,這是移軸鏡頭的一個新記錄。新造型比前作稍顯圓滑,旋鈕和刻度字體都更大,更便于操作,原來的紅色“警戒”刻度線也取消了。新的TS旋轉機構提供了更為自由的偏移和傾角方向,這是最實用的改進。可惜因為超廣的焦距和超大的像場,第一片玻璃不得不做成個燈泡,又不能使用后置濾鏡,在一些需要使用偏振鏡和漸變鏡的情況下就不方便了。實際使用,像場確實超大,移軸到最大刻度也沒有暗角,不過邊緣分辨率稍有下降,不知道是不是機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