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時報》12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龍圍繞印度建鐵路網 中國向來視鐵路為外交與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自1985年以來就開始投入巨資擴展或重建鐵路,構建新時代的歐亞大陸橋,這幾乎相當于中國經濟及軍事力量發展的生命線。
中國在印度北部建成號稱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并似乎有意將之延伸至中尼邊境,并最終直接連通加德滿都。如此一來,經由加德滿都與拉薩,將北京與印度東南沿海港口連接起來就不難想像了。在印度東部,中國鐵路及公路網絡也在迅速地將其與東南亞連接在一起。東南亞國家聯盟正在推進的新加坡-昆明鐵路線項目得到中國的大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印度西部側翼的擴展讓印度產生不祥預感。中國計劃通過位于喀喇昆侖山脈的紅其拉甫山口,將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與新疆喀什連接起來。
此外,中國鐵路部門還在填補東盟國家間的鐵路運輸缺口。一旦這些缺口填補完畢,新加坡或印尼的交通網絡就可與中國主要鐵路干線相連。中國還在中亞國家參與修建鐵路等基礎設施,體現自身的長期戰略及在該地區的經濟投資情況。
建立起如此密集的鐵路網后,中國正忙于以多種方式將邊境地區與鄰國連通起來,以推動貿易流通,確保能源供給和大規模武器及部隊運輸,從而支持它的全球戰略雄心。
中國大力推進與周邊國家建立鐵路網還意在對印度形成戰略圍堵之勢,建立反印勢力圈,通過“硬實力”宣告其地位不斷上升。但驕傲自滿、自鳴得意的印度卻未能采取積極措施,在緬甸、尼泊爾和不丹修建公路鐵路網。如今,印度需要不失時機地彌補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恢復這些小國對印度的信心。▲(作者拉古·達亞爾,曾鏵譯)
環球時報20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