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迪
隨著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教育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多媒體——這項九十年代以來計算機領域發展的新技術,以其利用計算機的交互科學性、界面友好性、反饋及時性的特點,在教學中集圖、文、聲、像多形態信息為一體,使虛幻的音樂形象具體化、使復雜知識簡單化、使零亂知識條理化,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給音樂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但在實際應用中,如果忽視了如何使用多媒體的問題,將直接影響到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換言之,多媒體是音樂教學的一把雙刃劍。
一、多媒體的定義及在音樂教學中的意義
媒體指的是用于傳遞和加工信息的一種中介性方式、手段或工具。應用于教育領域里的媒體,具體是指各種教學傳遞方式,而把多種教學傳遞方式結合在一起使用就屬于廣義上的多媒體。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指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視聽系統幫助或代替教師執行部分教學任務、傳遞教學信息,向學生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直接為學生學習服務。它把教學內容、教學經驗和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在一起,完成教學的各種功能。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教學由靜態到動態,由無聲到有聲、變抽象為形象,擴大了課堂信息容量,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廣泛的知識。
二、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在音樂教學中,精心設制、合理運用多媒體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較多的知識,切實地解決教師無法講清課本中的某些重點、難點,達到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一)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性
在傳統的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對單一的聽老師演奏(唱)或放錄音帶感到枯燥、單調,這樣往往使得學生在欣賞音樂時顯得很被動,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充滿美感的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綜合信息,則能自然地調動起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感受音樂的力度、速度、情緒,學生在欣賞優美畫面和音樂的同時,腦海里產生種種生動的想象,仿佛身臨其境,容易激發學生強烈的音樂表現欲和創造欲。
(二)直觀形象,突破難點
心理學家認為,動態刺激遠大于靜態刺激,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教學中,以靜態方式存在的教學材料,通過多媒體的手段可恢復其鮮活的面目,變得有聲有色。采用多媒體動態圖像演示,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不僅能把學生難懂的知識直觀顯示出來,而且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知識結構。
(三)創設教學情境,增強教學效果
“美感仿佛可以摸得著”是藝術鑒賞的佳境,是理解音樂藝術的一項實踐活動,也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但學生的經驗有限,無法獨立地去理解一部音樂作品,教師千篇一律的空口說教根本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而多媒體教學則將美妙的音樂與生動的圖像聯系在一起,再輔以簡單的語言講解,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聯想與想象,引發學生心靈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鳴,使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感知音樂作品的內涵。
(四)能擴充容量,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在中小學音樂教材中,音樂欣賞約占每學期總時數的25%,這是一個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樂欣賞、戲曲欣賞和曲藝欣賞等內容。那么如何獲得欣賞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學錄像帶。通過錄像,學生可以把樂隊演奏時的規模陣容,指揮的風格手勢,音樂的情感形象,樂器的音色特點以及演員的服裝道具,演唱時的動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聽得清清楚楚。這樣既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又獲得了美好的藝術享受。
三、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及思考
由于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具有形象生動、直觀性強、能優化教學過程等優點,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容易,的確是一種提高教學效率的好方法。但要清楚地認識到,多媒體的運用是為了提高授課效率,而不是追求形式。
誤區一:喧賓奪主,只圖表面熱鬧
多媒體集文、圖、聲、畫于一體,與以前“一張嘴一架琴一支粉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有些教師在制作課件過程中,往往會情不自禁地追求表面的新穎、動感,不注重實際,一心只想使自己的課“花”一些、“亮”一些,特別是遇到上公開課、評優課時,不管什么教學內容,不管有沒有必要,都要使用多媒體。這樣雖看起來課堂上熱熱鬧鬧,但實際效果卻很一般
思考一:形式為內容服務,多媒體的應用應注意實用性
多媒體的使用一定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體現其實用性。只有找準多媒體使用的最佳時機,注重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
誤區二:喜新厭舊,忽視其他媒體
多媒體教學雖然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但也不能忽視其他媒體。現在許多學校的多媒體教室里沒有了黑板,有的老師不惜把課本插圖、教學掛圖通過掃描制成課件
思考二:手段為目標服務,多媒體的應用應注意合理性
多媒體課件突破了傳統的媒體限制,以其隨機、靈活的特點,把知識形象生動地傳授給學生,為廣大教師所青睞。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多媒體課件與傳統的教學手段一樣,都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因此,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才是我們的根本出發點和著眼點。
誤區三:音像播放,代替師生互動
有的老師在教學中過分依賴于多媒體教學,課件貫穿于課堂的始終。教學從傳統的“人灌”變成現代的“電灌”場面,教師成了計算機的操作員。
思考三:教師為學生服務,多媒體的應用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更需要注重師生情感的交流。教師充滿感染力的范唱范奏、鼓勵的眼神是電腦永遠替代不了的。多媒體教學必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決不能成為電腦的奴隸。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將是音樂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音樂課程標準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但作為音樂教師,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多媒體是音樂教學的一把雙刃劍,只有找準多媒體使用的最佳時機,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媒體的巨大功能,使學生能更為有效地參與到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過程中來,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