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煥宇
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涉及的范圍很廣泛,考查方式也是豐富的、開放的,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與能力的綜合運用、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融通、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因此,進入新課改后,以語文綜合性學習為考查內容的試題迅速被納入了語文中考的范圍。
一、“語文綜合性學習”類試題的特點
一是生活性。強調生活即語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處處能學語文。試題材料直接取材于生活實際,體現了生活即語文的大語文觀。
二是語文性。活動的設計立足于語文學科,能夠充分體現語文“工具性”這一特點的實踐過程,旨在考查學生語文的知識積累和能力遷移的水平。
三是綜合性。綜合運用各種語文知識,解決綜合性的語文問題。
四是實踐性。《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實踐是語文學習的主要途徑,實踐必須依托于具體的語文活動。
五是開放性。“語文綜合性學習”類試題具有命題的靈活性和答案的不唯一性。
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命題趨勢
1.命題的思路體現課改新理念,重視“三維”目標的整合,考查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
2.考查方式以開放性試題為主導,越來越多的省(市)把“綜合性學習”單獨設立為一個板塊。
3.命題加強了語文與生活、自然、社會、個性品質的聯系,命題走出課本、走向社會、走向自然、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人格品質與社會責任感。
4.命題材料以國內外大事、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環保、旅游、教育、文化,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等為載體考查學生以語文知識為主,綜合運用政治、歷史、地理、生物、數理化等學科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試題類型有:語言創作類;材料整理類;圖表轉述類;活動參與類;各種類型融為一體。
三、全國各地中考試卷中涉及的綜合性學習考題大致類型劃分及分析
(一)設計語文綜合性活動類
能根據活動的主題設計活動宣傳口號、活動步驟等。
例:學校準備舉辦“推廣普通話活動周”活動,同學們都積極參與。
(1)請你設計一條富有感染力的宣傳語。
(2)你認為在活動周中應開展哪些語文活動?列舉三項。
(3)就學校如何推廣普通話問題,請你向校長提出一條富有創意的建議。
(4)一個時期以來,廣播電視上方言節目頻頻出現。校報記者請你結合此現象談談對推廣普通話的看法。
(二)提取、概括信息類
要求簡潔、明確地概括出一段或幾段文字的主要內容或根據材料提煉觀點。
例:閱讀下面文字,探究問題。
在非洲的戈壁灘上,有一種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僅僅兩天的工夫,便隨母株一起香消玉殞。然而誰能想象,依米花為了這兩天的短暫開放,付出了多少艱辛和努力?在戈壁灘上,根系龐大的植物才能生長,而依米花的根卻只有一條,蜿蜒盤曲著插入地底深處,通常它要花費5年時間來完成根莖的穿插工作,然后,一點一點地積蓄養分,在第六年春天,才在地面吐綠綻翠,開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鮮花。這朵僅僅開放兩天的四色鮮花,依米花母株為此付出了它6年的光陰。
你通過對上述材料的探究,得出一個怎么樣的結論?
(三)口語交際語言運用類
題目要求結合所設置的具體情境,準確、得體、簡潔地完成口語交際任務。
例:4月23日,你班準備在教室開讀書活動的主題班會。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請語文王老師參加這次班會活動。請你將對王老師說的話寫出來。
(四)語言積累類
重點考查學生平時的課外文化積累。
例:學校舉辦的“成長與讀書”活動進行到“讀古人詩文,明做人道理”的環節時,主持人安排了《曹劌論戰》和《過零丁洋》的朗誦,請你為連接這兩個朗誦寫幾句串場詞。
(五)綜合類
考查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例:在文學采風的綜合性學習中,同學們收集到一些材料,請你按要求答題。
①飛機上作報告——空話連篇。②春雨貴如油,點滴無白流。③老鼠進書房——咬文嚼字。④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⑤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描述貴州雨多、山多)。⑥茅臺酒的出名有一段神奇的故事。1915年,茅臺酒廠家把茅臺酒送往巴拿馬世界博覽會去參展,博覽會的美國贊助商見到茅臺酒黃色的土罐罐,覺得太難看而拒絕接受,中國代表一氣之下將一瓶茅臺酒摔碎在地上,頓時令人飄飄欲仙的酒味充滿了大廳,各國代表為之傾到。結果茅臺酒獲得了博覽會金牌。
1.請寫一條你收集到的材料,并注明類別。
①材料:
②類別:
2.把上面的資料進行分類。
(1)諺語類:
(2)歇后語類:
(3)民謠類:
(4)故事類:
3.從諺語、歇后語、民謠、故事中任選一類說出其特點,并舉一例作簡要分析。
四、“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應考策略
第一,重視積累,關注課外語文知識以及其他學科知識的滲透。
第二,注意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試題,在平時學習和應考時掌握技巧。
第三,注意信息的收集與整理,關注課外,積極思考。
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1.關注科學、人文和自然、社會、人生以及歷史、現實、未來等科學文化、道德藝術各個領域的綜合性知識表述。
2.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3.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資料,能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研究報告。
4.注重實踐活動的參與,并在其中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同時把自己在活動中的設計、體驗和收獲,用文字表達出來。
5.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每年讀2~3部名著,以擴大閱讀范圍,拓寬自己的視野。
綜合性學習的題型非常靈活,涉及知識面廣,學生在平時學習時要多積累,老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建立“大語文觀”,引導學生擴大課外閱讀,重視知識積累,這里所說的積累,不僅指語言積累:古詩文、現代詩文的積累背誦、詞語、成語、俗語、諺語、名言警句、文學文化常識的積累,還包括山川名勝、風土人情等人文常識及其他學科的積累。特別是時代性、地域性較強的綜合性知識表述。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清華路婁山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