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麗
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杜威提出了“興趣中心論”,他說:“興趣是生長中的能力的信號和象征,興趣顯示著最初出現的能力。”因此,多方面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進行教育的關鍵。
一、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源泉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首先,我們要關愛學生。心理學研究表明,想得到別人的愛和愛別人,這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要。一個孩子在家有父母疼愛,進入學校以后,教師很自然會成為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老師的一言一行,即使是關注的一瞥,一個信任的點頭,在孩子們眼中都是一種愛,是一種安慰和鼓勵。其次,不能“冷落”所謂“差生”,更不能歧視打擊他們,應給每位學生均等的學習機會。課堂上應激勵和信任每一位同學,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再次,注意學生在學習上的點滴變化,經常表揚,鼓勵進步,將鼓勵語言滲透到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消除單調感、枯燥感、疲勞感,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例如,展示新穎而有吸引力的直觀教具,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各種實物、彩圖、繪畫、色彩,或者教師親自制作的各種教具和道具,是學生獲得英語知識的一種最直觀、最捷徑、最理想的教學手段。學生學習的是一種外國語言,缺乏一定的語言環境,我們要盡可能地把這些語言材料放入各種能聽、能看、能觸摸的情景中去,調動學生的眼、耳、腦等各種分析器官協同活動,使學生感受不是語言的機械記憶和儲存,而是語言交際的實際運用。
三、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求知的興趣
調節學習氣氛,保持良好情緒。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的將知識從一個腦袋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理接觸,是情感的交流。”積極的情感才能激發學生的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因此,教師要有積極飽滿的情緒,以最佳狀態進入課堂。這樣,不僅可以充分激發教學靈感,而且學生在情緒感染下,也能精神抖擻,提高情緒,有利于智力活動。其次,在調節教師自身情緒的同時,還要善于調節學生的情緒。把游戲、競賽、表演引入課堂,把枯燥乏味又孤立的教學內容引入游戲、競賽、表演之中,使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和生活化,來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開展游戲、競賽、表演等活動。
四、開展課外活動,也是激發興趣的重要途徑
學習英語不僅限于短短的45分鐘里,也不限于那單調的教室里。我們應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開展英語課外活動,讓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激發他們的求知欲、開口欲,發展廣闊的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避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避免從文字到文字,失去語言功能。
作者單位:香河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