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雪林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水花花,泥巴巴》這首歌,對山區的生活有所體驗,從歌曲中感受樂觀的情緒;
2.學會用輕巧、活潑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
教學重點:學會用輕巧、活潑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這首歌。
教學難點:體會歌曲的情緒,感受山里孩子上學的艱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攝像機、信、鋼琴。
學具準備:手型“劈啪器”
教學過程:
一、音樂活動,放松緊張情緒
(課件出示音樂:花兒與少年)
師:恩!今天有不少客人老師來聽課,老師感覺到同學們有點緊張!讓我們先跟著老師來做一套放松操,它能讓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思維更加活躍,對音樂的感覺更加敏銳。請輕輕地起立!雙手叉腰,準備好了嗎?(跟老師做放松操)
師:請輕輕地坐下,感覺怎么樣,是不是放松多了?
生:放松多了!
(設計意圖:一方面,通過輕松活潑的音樂活動,教師與學生同時放松緊張的情緒。同時,集中注意力,進入課堂教學的氛圍中!另一方面,教師與學生在音樂活動中,互相配合,心神交會,進一步和諧了師生關系。為后面教學互動,做好了準備!)
二、創設情境,營造積極的教學情境
師:同學們,還記得去年我們學校組織開展的《愛心獻給災區的群眾和孩子》捐款活動嗎?
生答:記得!
師:后來,老師在將你們捐助的錢寄給了江西地震災區的一所學校,名叫江西瑞昌桂林小學,它坐落在美麗的廬山腳下。之后,老師收到一位同學寄來的一封信和幾張照片。我看了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今天,老師把它帶來了,相信大家看了之后,聽了之后你們的心情肯定也不會平靜的。(課件出示桂林小學受災的圖片,配樂。請一位學生有感情的朗誦“桂林小學學生的來信”)
師:是啊,山里的孩子學習條件很差,這么多年連一節真正的音樂課都沒有上過。而我們有音樂教室,有鋼琴,還有多媒體,有這樣的學習條件同學們更應該好好學習。為了讓山里的同學真切的感受到我們認真上課的情景,今天老師特地帶來了攝像機,將我們這節音樂課拍下來,作為禮物,送給桂林小學的同學們,好嗎?
生:好!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看江西瑞昌桂林小學真實的受災圖片,傾聽桂林小學同學充滿期待的,飽含深情的來信,激起學生對山里孩子生活的共鳴,使課堂教學進入積極的教學情境之中!)
三、知識復習和視唱識譜,提前解決難點
師:好,現在我們得全神貫注的上課了,請看大屏幕!有幾個小音符正在開音樂會,讓我們一起和小音符打個招呼吧!(多媒體課件出示圖)
(師指著第一個小音符)
師:這是誰呀?
生答:Si!
師:讓我們一起說:嗨,Si!
(指導學生依次與小音符打招呼)
師:這幾個小音符稍為變化一下,就能變成一句很好聽的樂句。(課件出示第一樂句)
師:來聽一聽它們這個組合應該怎么唱呢?
師:有一個小音符溜出去玩咯,他們的組合發生了變化!
師:這個組合應該怎么唱呢?
(師彈琴,學生聽唱,練習)
師:又有幾個精靈,趕來參加音樂會了,他們是誰呢?創作了什么樂句呢?
(設計意圖:通過小音符開音樂會的形式,將知識復習與識譜教學結合起來,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識、記譜能力,為視唱歌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學習歌曲,完成教學目標
師:同學們,老師來考考大家剛才學習的樂句是否記住了。馬上,老師在鋼琴上彈奏一段音樂,當你聽到熟悉的樂句時,可以向老師搖搖你的小手,表示你已經熟悉它并且記住它了,OK!!
師彈奏《水花花,泥巴巴》的旋律,生傾聽。
師:真棒!同學們,剛才老師演奏的旋律就是今天我們大家要學的歌曲,請大家把書輕輕翻到第7頁,讓我們一起用優美的聲音來讀一讀歌名。
生:有感情朗讀。
師:讀的真有感情。讓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歌,在聽的時候有兩個小問題要請你解決!
1.聽完之后你能告訴老師,這首歌它的情緒是怎樣的,是快樂的呢!是悲傷的呢!是抒情的呢!
2.請你輕輕的拿出鉛筆,把你不熟悉的那個樂句畫出來!
(1)傾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想象音樂形象。(多媒體出示,帶歌詞)
(2)聯唱歌譜(出示總譜,無歌詞)
師:你能說出歌曲的情緒嗎?生動腦筋答。師:有誰愿意上來把你找到不熟悉的樂句告訴大家呀?請生到大屏幕處指出!!
師:呀!找得真準!這兩句樂句怎么唱呢?請認真聽一聽!
(師教唱沒有學過的兩個樂句,指導、比較、演唱相似的第四和第八樂句。)
師:我們先用悄悄話的聲音,慢速將所有的小音符唱一唱,好嗎?
生:在老師的琴聲伴奏下演唱。
師:老師加快點彈琴速度,看看你能不能跟得上!
生:加快速度演唱。
師:唱得真棒!下面老師請你隨著音樂伴奏按老師要求用輕巧的聲音、百靈鳥般的聲音,輕輕地跟著音樂伴奏唱唱歌譜,準備好了嗎?(音樂伴奏起)
師:OK,棒極了,再來一遍,這次老師要求同學們達到一個小音符都不唱錯的水平,有信心嗎?
(師指導唱休止符部分,比較感受讓學生區別,師指導結束句的唱法)。
(3)學唱詞
A.師:同學們學得可真快,老師非常地高興!讓我們都變成山里的孩子,走在雨天的山路上,開開心心去上學吧!請輕輕地拿出書,用悄悄話的聲音,有感情的讀一讀歌詞(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B.師:請跟老師的琴聲用悄悄話的聲音,唱第一段歌詞。
C.師:試試跟琴唱第二段詞。(師指導結尾的唱法和感覺!)
D.指導學生用輕巧活潑,象百靈鳥一樣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E.分小組唱、男女生唱(播放伴奏)
①分兩小組唱,一組唱詞,另一組唱譜
②男生唱女生拍手伴奏,(第一段);女生唱,男生拍手伴奏
(4)音樂游戲,鞏固學習實效。
師:歌曲中間出現了不少噼啪和踢踏的聲音,這是什么聲音呀?我們現在做這樣一個游戲,歌詞中有噼啪踩雨聲的地方我們用手中的劈啪器來表現,沒有的地方用悄悄話唱歌詞,踢踏踩泥巴聲的我們用腳來表現!能行嗎?(課件播放歌曲)
老師到學生中間與孩子共同游戲。
師:指導學生再次用輕巧、活潑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和語感(跟音樂伴奏唱)
提問:山里的孩子上學條件這么艱苦,他們為什么這樣高興呢?
生:動腦筋回答(1.因為他們知道有許多的好心人在關心他們,愛護他們;2.因為他們知道讀書是改變大山面貌一個好辦法;3.因為他們知道通過自己的學習,一定能讓家鄉富裕起來,讓自己的學校改變面貌,讓自己的親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師:對,正是有了許許多多的好心人,才有了希望工程,才有了山里孩子快樂的、勇敢的上學身影,我們應該在踩雨、睬泥巴的地方唱出他們的快樂,在抒情的地方唱出他們的勇敢。
跟音樂伴奏,學生帶感情唱歌曲。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教學中心,通過讓學生帶著問題聆聽歌曲,邊聽邊結合歌詞了解歌曲內容,想象歌曲描述的音樂形象。邊唱邊學習、分析歌曲旋律等手段,引導學生反復體驗歌曲,自主學唱歌曲,生動表現歌曲。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歌曲的表現形式,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緒,體會歌曲的感情內涵。)
五、感受山里孩子的生活,提升意境,升華感情
課件出示照片,山里孩子生活上學的情景
(結合圖片教師隨著音樂,深情地介紹著、敘述著。)
雖然大山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可山里的孩子卻十分渴求知識。為了上學他們不畏艱難,不怕危險,起早貪黑,走幾十里山路去上學。他們和我們一樣有著一顆飛翔的心,和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的追求,我們為他們著急,為他們緊張,更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師:當這盤錄像寄出的時候,你最想對他們說些什么話呢?
生:(動腦筋回答!)
甲同學:我想對大山里的同學們說:“親愛的同學們,雖然你們受了災,但我們是你們堅強的后盾”。
乙同學:我想說:“桂林小學的同學們,我敬佩你們,雖然你們學習的條件這樣艱苦,但是你們卻十分樂觀,你們不畏艱辛,不怕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會一直支持你們”。
……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山里孩子,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堅持上學的圖片,讓學生感受與體驗山里孩子上學、生活的艱苦。體會他們的吃苦耐勞、不畏艱難、樂觀向上的精神和他們渴望知識,認真學習的熱情。結合自身的學習環境,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進一步培養愛心與感恩意識!)
六、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深受感動,希望我們的幫助,能夠讓桂林小學的師生感到快樂,也希望許多有愛心的人,一起參與到關心、幫助大山里孩子的愛心工程中來!
七、教學反思
這次江蘇省實驗小學課堂教學展示活動,結合我自身教學的風格和特點,我選擇了蘇教版第八冊《水花花,泥巴巴》一課。它從孩子很感興趣的事“踩雨”入手,用簡練的音樂語言,表現了一群山里孩子雨中嬉戲的生動畫面。歌曲節奏比較規整,旋律也容易上口,歌中象聲詞的使用栩栩如生,極好的刻畫了孩子們踩雨時的“情”與“景”。剛好本學期,我排練了一個兒童群舞《雨中情》中間有一段踩雨動作的設計。于是我將舞蹈語匯進行了簡化,讓孩子們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師生在“踩雨”互動中放開了手腳,快樂充滿了整個教室,興趣盈滿了孩子們的心田,使學生上公開課的緊張心情,得到了有效地放松。
我將這節課定位為以歌唱為主的綜合課。首先,我從孩子們熟悉的“愛心手拉手”江西九江瑞昌桂林中心小學受災圖片入手,坍塌的屋頂,開裂的墻壁,砸爛的課桌,在帳篷里學習的孩子,給了孩子們深深地震撼。一位同學深情地讀起一封真實的來信,讓孩子們的情感達到了一個快接近沸點的狀態,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情感上與山區兒童產生了強烈地共鳴。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了災后山區兒童生活條件、學習條件的艱苦,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桂林小學同學們樂觀向上的學習、生活態度。然后,利用“讓我們上一節優秀的音樂課作為禮物送給他們”這句話,讓學生自覺強化課堂教學常規,從而保證了學習的狀態和效果。最后,讓學生的思想境界在學習、生活條件更加艱辛、場面更加感人的圖片當中得到升華!新課程改革中有這樣一個理念“歌曲的情感體驗必須以聽覺為先導,以動覺為切入,在感知中喚起情感,引發想象”是學生在歌曲的情緒、節拍中感受歌曲意義所在。在一次一次的觀察中孩子們理解著、感悟著,從他們濕潤的眼眶中,從他們端正地坐姿中我看到真情盈滿了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市華陽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