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目前,造成中小學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種,如,教育思想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等等。課堂教學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教師累、學生苦、負擔重、效率低”的困境。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當務之急。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夠很好地利用多媒體,課堂教學就會精彩無比。也能夠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下面就我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充分運用多媒體,加大教學密度,突破重難點
思品課堂教學中,教師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信息量大,則學生理解深刻,激情有效,辨別是非能力增強。反之,則理解膚淺,收益甚少,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傳統的教學方法,內容靠口述,重點靠板書,分散了教師的教學精力,且傳遞信息不足,而錄音、幻燈片、投影儀、多媒體電腦等電教媒體的運用,可以有效地節約時間,加大信息傳遞量,把教師從繁鎖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在教學九年級《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一課時,設計使用了八張幻燈片,2段電視錄像,2個電視小品,2段錄音小故事,課堂結構緊湊,氣氛活躍,效果良好。據測算,比不用電教媒體這節課的信息量多出三分之一以上。在教學材料分析題時,運用多媒體的優勢,將材料中的重點問題,通過“變色”“閃爍”“移動”等手段來突出,刺激學生注意,尋找條件和問題,幫助學生審題、理解題意,啟迪思維。可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學的輕松,教師教的省力,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思品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把被感知的對象形象直觀地呈現出來,通過生動豐富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配音等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能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的無意注意,使他們的注意力更為集中,穩定、持久、思維更為活躍,徹底改變了“一塊黑板一支筆,一冊課本一張嘴”的空洞說教模式,從而更好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如,在教學九年級《燦爛的中華文化》這一課,怎樣從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上來呢?我就從舞蹈《千手觀音》入手,精彩的畫面,夢幻般的場景,一下子把學生帶到了舞蹈世界。優美的舞姿,手臂重疊的絢麗,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我不失時機地提問:同學們,看到如此美妙的舞蹈,你有何感想?很好地引出了課題,不僅如此,還使學生對燦爛的中華文化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了深化對課文的理解,我又出示了一幅幅中華文化的代表作:古老的文字、京劇藝術、名揚世界的萬里長城、科技工藝等等。這些畫面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里,為后面教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奠定了基礎。這樣的設計,視聽結合,聲像并茂,新穎有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適時運用多媒體,激起情感共鳴,曉之以理
情感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愛憎好惡的態度。通情才能達理,感情起了變化,就自然會引起思想和行為的變化。在學生知情意行過程中,理解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也是思品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所在。大綱指出,思品的教學必須“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更加受著情感因素的影響,他們理解道德知識,掌握道德觀念,辨別道德行為,形成道德動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的支配。因此,在思品教學中,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把學生的情感激發起來,他們才能更有效,更自覺,更積極地接受這些道理。
九年義務教材七年級下冊《感受法律的尊嚴》一課的教學,新授前先放兩段錄像片:十字路口,交通繁華之處,行人車輛各行其道,交通民警正在緊張、認真地工作,指揮疏通來往的行人與車輛,交通井然有序。另一段則沒有交通規則,南來北往的、東行西去的,各不相讓,爭槍阻擋,交通混亂不堪。通過兩段錄象的鮮明對比,讓學生懂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從而引入課題:法律。如講《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一課,在學文明理之后,學生懂得了個人服從集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我受到一位老師構思的啟發,穿插了電影《邱少云》中的一個片斷,當學生看到邱少云為了戰友的安全,為了戰斗的勝利,爬在烈火中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動不動,直至最后壯烈犧牲的場面時,怎能不引起情感的共鳴呢?學生會深深地認識到,集體的利益高于一切,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沖突時,必須無條件地服從集體的利益。
四、巧妙運用多媒體,加強行為引導,培養學生能力
人們的認識規律是感性→理性→實踐,這樣才能把學到的道德知識轉化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運用多媒體教學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品德課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就是要讓學生把明白的道理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但是學生在思想到行為的轉化過程中,難免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偏差,加強對學生行為的引導,預防學生行為的偏差,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多媒體在這里可以大顯身手,它能將現實生活真實再現在學生眼前,把種種是與非鮮明、生動地展現出來,引導學生進行地辨析,從而把學生的行為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如在教《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時,根據以往經驗,學生在商量問題時極易出現或對所商量事情漠不關心,或不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意見等現象,針對這些情況,我精心選取了一幅幅身邊的畫面:草地上肆意踐踏的人們、旅游景點的滿地垃圾、考場上各種作弊現象、電腦算命、公交車上站立不穩的老人、高超的小偷等等。這些在生活中時常出現的畫面,在多媒體的顯示下卻引起了學生異常的反應:學生不再沉默,不再逃避,討論的非常激烈。學生在辨析人物行為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正確的做法。
綜上所述,多媒體在思品教學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既可以活化教材,又可以拓寬教材,還能夠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真正做到“減負增效”,使思品課成為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其高尚行為的凈土。這也是我今后繼續努力探索的方向。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三星口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