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當自重
在生活區里,常見到一些退休老人不拘小節。如有的為了“節約”家里的用水,到公用水池去沖洗拖把或洗衣服;有的深更半夜打開高分貝的音響,擾得四鄰無法入睡;有的到單位澡堂洗澡,獨霸水龍頭兩三個小時,全然不顧別人排隊等候,服務員提醒他快點洗,他還罵罵咧咧……這些老人自輕自賤的表現,既有損老人形象,又對下一代造成不良影響。老人當自重自尊,糾正這些不良行為。
陜西省西安市
亦杰
編者感言:新時代的老人應該講文明,樹新風,“勿以惡小而為之”。
高檔養老院應緩建
讀罷《老同志之友》5月(上)《建點高檔養老院如何》一文后,我覺得作者曉何同志的這個想法也是好的,但根據我國目前的國力財力,還是緩建為宜。因為時下的普通養老院都是“粥少僧多”,有大批想入養老院的老人都進不去,哪兒還有那么多的錢去建高檔養老院呢?所以我們還是要根據“端多大碗吃多少飯”的精神,多建點普通養老院為好。
陜西省西安市趙德銘
編者感言:高檔養老院的興建是否應該納入議事日程,需要政府相關部門調查研究后再作結論。
不要過早交“權”
老年人為兒女無私地奉獻了一生,但千萬別以為你老了他們會像你對他們一樣。如今孝子不少,“白眼狼”也大有人在。所以老年人要管好自己的財富!錢不要急著給兒女,房產證上的名字也不要急著改。現在不少將財富交到兒女手中的老年人,境況大都不怎么樣;而那些不過早交“權”的老年人,兒女大多數都很孝順。
北京市張東亮
編者感言:此文的建議出發點是好的。至于老人何時交“權”為宜,應以家庭實際情況而定。
“天書”處方有玄機
一天,包大爺到某醫院求醫。醫生問完病情后便在處方上寫了幾行字,讓包大爺到藥房交錢取藥。
包大爺拿著處方看了許久,不知開的什么藥,于是叫陪他看病的碩士生兒子看,兒子也認不得處方上字跡潦草的文字,便問醫生開的到底是什么藥。“你到藥房去,他們會認得的。”醫生不耐煩地回答。
據知情人講,一些醫生開處方可以從中提成,獲得一定份額的經濟利益。因而,他們常常在處方上寫字跡潦草的文字,讓患者難以看懂,目的在于防止你在外買藥。
四川省成都市
卞玉民
編者感言:為何把處方寫成“天書”,其目的不敢妄自猜測。但如像文中所說,那就太缺“醫德”了。
服務老人講實在
報載,長江一家輪渡公司多年來實行老人過江憑證免費,但老人們每年都要攜帶身份證證明在規定時間內去辦證。現在這種規定取消了,只要有能證明老人年齡身份的物件,就可免費乘坐輪渡。此舉不僅減化了手續,方便了老人,把實事辦得實在,也少了不必要的麻煩,減輕了大家的負擔。
安徽省蕪湖市鄭法光
編者感言:現在不少地方都出臺了一些優惠老年人的政策,但手續卻相當繁瑣,這家公司的做法值得其他部門借鑒。